在巴黎圣日耳曼與國際米蘭的歐冠決賽中,一名男子哭泣的畫面經電視轉播傳遍了全世界。當時比賽進行到第75分鐘,巴黎圣日耳曼4比0領先,這名國際米蘭球迷情緒低落,下唇顫抖,眼含熱淚,仿佛看到整個世界正在自己的眼前崩塌。
足球迷常常在觀看比賽時投入強烈情感,做出外人很難理解的行為,比如因喜悅或絕望而哭泣,與陌生人擁抱,或者因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動怒。從本質上講,觀看足球比賽讓人們暫時將生活中的所有磨難和煩惱拋到一邊。足球運動擁有激發情感的非凡能力,承載著球迷的希望與恐懼,牽動著他們的情緒,為他們提供了一處庇護所。
高級治療師莎莉·貝克解釋道:“這是一種宣泄體驗。在公共場合,男人很少被允許表達情緒。不過,他們看球時可以毫無心理包袱地宣泄,甚至講臟話。因此,足球場是一個安全的地方,為男人提供了發泄情緒所需要的獨特環境。”
今年5月,在溫布利球場進行的足總杯決賽中,水晶宮1比0擊敗曼城,奪得俱樂部歷史上第一座重要的冠軍獎杯。一位名叫若昂·布蘭科的記者離開座位,拍攝了水晶宮球迷慶祝的視頻。他笑著說:“ 我確實用鏡頭捕捉到了一些特別的東西。當時我的想法是場面太不可思議了,我必須努力保持鎮定。我拍下了許多球迷慶祝的畫面,視頻開頭部分那對夫婦尤其令我感動。”
在布蘭科拍攝的視頻中,一名上了年紀的女子激動地撲進身旁男子的懷抱,那名男子滿頭白發,眼里噙滿了淚水。在他倆身后,另一位年紀相仿的球迷獨自站在看臺上,高舉雙臂慶祝。有些球迷難以置信地捂住嘴,還有人在用圍巾擦眼淚。布蘭科補充說,“我感覺眼前的一切太美了。另外,現場并沒有多少球迷拿著手機拍來拍去,大家都沉浸在那一刻。”
2019年,加里·皮克爾斯觀看了曼城客場對布萊頓的一場英超聯賽。曼城即將贏得冠軍,皮克爾斯站在看臺上,舉起手機拍攝周圍的球迷。“我突然留意到我的兒子尼爾雙手抱頭,淚流滿面。曼城即將奪冠,他卻哭得泣不成聲。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尼爾那會兒大概25歲,不是小孩了。”老球迷皮克爾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支持曼城,他說:“如今回頭來看,我猜測尼爾當時可能遇到了心理問題,觀看比賽有助于他發泄情緒。”
隨著時代發展,無論球員還是球迷,男性在足球場上哭泣不再被認為是丟臉的事情。貝克指出:“以前人們有這樣一種刻板印象:如果男人在觀看足球比賽時展現情緒,那種情緒通常是憤怒。事實并非如此。與過去相比,男球迷更愿意也更有能力表達多樣化的情緒,不只會發脾氣。”
幾十年前,男人在觀看足球比賽時也不是不流淚。據足球記者艾米·勞倫斯透露,在1989年阿森納客場對利物浦的比賽中,邁克爾·托馬斯在最后時刻打進戲劇性的一球,幫助阿森納鎖定聯賽冠軍。她看到了一個獨自哭泣的男性球迷。勞倫斯說:“我身旁站著一名男子,看起來就像上世紀80年代的足球流氓。他是個身材魁梧的光頭,全身上下布滿了文身,可我發現他淚流滿面,像個孩子那樣哭得稀里嘩啦。時至今日,我仍然能想起他的樣子,那一幕太令人難忘了。”
2004年,利茲聯在英超保級戰中1比4輸給博爾頓,年僅11歲的小球迷里奇·奧爾曼哭了。當電視轉播鏡頭對準博爾頓的客隊看臺時,奧爾曼脫下球衣,讓人們看到了他在胸前寫的幾個字:“誓死追隨利茲聯”。奧爾曼回憶說:“我的下巴脫臼了,完全無法控制。媽媽在家看電視直播,她哭著打電話問我:‘兒子,你還好嗎?你上電視了,我看到你在哭。’聽到媽媽這句話,我更是哭得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來。”
2024-25賽季英格蘭足總杯結束后,許多水晶宮球迷也大哭了一場。水晶宮忠實球迷、作家兼喜劇演員凱文·戴說:“終場哨聲響起后,我有整整1分鐘說不出話來。我環顧四周,發現只有我沒哭,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有很多相識多年的朋友,平時從不哭泣,卻也流下了眼淚。我從未感受過如此巨大的喜悅。次日上午9點,29歲的兒子來看我,他就像5歲時那樣撲進我懷里,然后情不自禁地抽泣。”
凱文·戴想起已故的父親。他說:“許多球迷希望將電話打給已經離開人世的親人或朋友。我想,當時肯定有大約300萬水晶宮球迷在天堂觀看那場比賽。足球確實推動了社會變革,讓人們意識到男性表達情感是可以被接受的。無論如何,每當回想起水晶宮球迷慶祝奪冠時的場面,我都會激動得全身起雞皮疙瘩。”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