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身為繼子女,為何有人無需贍養繼父母,有人卻需承擔責任?
典型案例
叢玉文與第一任妻子在相親后組建家庭,婚后經營起煉油作坊,家境逐漸殷實。生意場上見多識廣的他開始對妻子百般挑剔,從衣著打扮到言行舉止,處處嫌棄。在這樣的爭吵聲中,他們的兒子叢峰漸漸長大。2007年,這段滿是裂痕的婚姻終于走到盡頭,兩人協議離婚,兒子歸叢玉文撫養。
同村的李秀芬遭遇喪夫之痛,獨自拉扯兩個女兒。經媒人撮合,叢玉文與李秀芬在2008年年初相識,很快走到一起。起初,兩人同居的消息在村里引發了不少閑言碎語。為了堵住眾人之口,他們在當年的5月登記結婚。那時,叢峰10歲,在讀小學;李秀芬的大女兒王冬冬17歲,在酒店打工;二女兒王珊珊11歲,也在讀小學。
婚后,李秀芬與叢玉文齊心協力經營煉油作坊,共同打理三坰耕地,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孩子們也很爭氣,叢峰、王珊珊順利完成學業,找到了理想工作;王冬冬依舊在酒店上班,休假時常回家探望。
然而,就在孩子們成家立業后,叢玉文和李秀芬的婚姻卻亮起了紅燈。兩人爭吵不斷,李秀芬不滿叢玉文的大男子主義,叢玉文厭煩李秀芬的嘮叨。2023年年初,這段婚姻在法院的判決下宣告結束。
離婚后,叢玉文的煉油作坊因無證經營被舉報關停。叢玉文身患多種慢性疾病,僅靠耕地收入與兒子叢峰給的生活費無法滿足看病就醫與日常生活需求。于是,他將王珊珊和王冬冬告上法庭,要求她們每月支付1000元贍養費。對此,王珊珊表示是母親李秀芬辛苦將她養大,王冬冬也認為自己從未依賴過叢玉文,她們都拒絕支付。
法院經審理認為,叢玉文與李秀芬結婚時,王冬冬雖不滿18周歲,但已滿16周歲,并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在法律上,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叢玉文與王冬冬未形成撫養關系。
王珊珊在成長中受到叢玉文的撫養教育,彼此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叢玉文年老且身患多種疾病,缺乏勞動能力,有權請求王珊珊給付一定的生活費。
因王珊珊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寬裕,綜合考慮王珊珊與叢玉文的經濟狀況、叢玉文的實際需求等因素,法院最終判決王珊珊每月向叢玉文支付生活費800元。
律師分析
一、如何認定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是否形成撫養教育事實
這個問題在訴訟實務中有爭議,相對而言,法院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一般情況下要綜合考量下列因素。
繼子女尚未成年,隨生父母一方與繼父或繼母共同生活時,繼父或繼母對其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生活費、教育費。
有長期、穩定的共同生活的事實,繼父母對繼子女給予生活上的照料與撫養;或者雖未與繼父母共同生活,但繼父母對其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生活費、教育費。
關于如何認定“受其撫養教育的期間”,司法實務中沒有統一的答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在2025年5月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二)理解與適用》中認為,“總體來看,俄羅斯法律規定的5年是一個長度比較合適的參考區間。具體如何認定,應當結合個案中的其他相關事實予以綜合判斷”。
1.繼父母與未成年繼子女共同生活,對繼子女進行了教育和生活上的照料,即使未負擔撫養費用,也應認為形成了撫養關系。
2.繼子女對繼父母的撫養教育行為表示接受,雙方之間存在父母子女間的情感交流。
二、離婚后,叢玉文與王冬冬、王珊珊姐妹是否仍存在繼父母子女關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72條規定,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lt;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gt;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第19條規定,生父與繼母或者生母與繼父離婚后,當事人主張繼父或者繼母和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再適用民法典關于父母子女關系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繼父或者繼母與繼子女存在依法成立的收養關系或者繼子女仍與繼父或者繼母共同生活的除外。
因此,在叢玉文與李秀芬離婚后,叢玉文與王冬冬、王珊珊之間的繼父母子女關系解除,不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
三、叢玉文是否有權要求王冬冬支付生活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lt;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gt;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第19條第二款規定,繼父母子女關系解除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繼父或者繼母請求曾受其撫養教育的成年繼子女給付生活費的,人民法院可以綜合考慮撫養教育情況、成年繼子女負擔能力等因素,依法予以支持。但是,繼父或者繼母曾存在虐待、遺棄繼子女等情況的除外。
依據上述規定,叢玉文有權請求曾受其撫養教育的成年繼子女給付生活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lt;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gt;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第18條規定,對民法典第1072條中繼子女受繼父或者繼母撫養教育的事實,人民法院應當以共同生活時間長短為基礎,綜合考慮共同生活期間繼父母是否實際進行生活照料、是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是否承擔撫養費等因素予以認定。
本案中,叢玉文與李秀芬結婚時,王冬冬已經17周歲且一直在酒店打工,只有休假時回來看望母親與妹妹王珊珊。叢玉文并未與王冬冬共同生活居住,也未對王冬冬履行生活撫養、教育、照顧的職責。叢玉文與王冬冬之間屬于純粹的姻親關系,叢玉文對王冬冬不享有撫養、教育的權利義務。與之相對應的是,王冬冬對叢玉文亦無贍養扶助的義務。因此,叢玉文無權請求王冬冬支付生活費。
四、叢玉文能否要求王珊珊支付生活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lt;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gt;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第18條、第19條第二款規定,結合本案事實,王珊珊在叢玉文與李秀芬結婚時正在上小學,并跟隨母親李秀芬與叢玉文長期共同生活。叢玉文與李秀芬共同對王珊珊履行撫養教育、照顧的義務,直至其大學畢業、結婚生子。雙方已經形成撫養關系,即使叢玉文與李秀芬離婚,婚姻關系解除,叢玉文與王珊珊之間已經形成的撫養關系也不能消失。因王珊珊接受過叢玉文的撫養教育,根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王珊珊應對年老體弱、生活困苦的叢玉文盡贍養扶助義務。因此,叢玉文有權要求王珊珊支付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