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爺爺房間的柜子里,放著一個頗有年代感的盒子,里面裝著一把黑色的口琴,口琴的側面滿是歲月留下的劃痕,湊近細聞,還有股淡淡的陳舊氣息。每當看到爺爺驕傲地拿出來吹時,我就會想起無數個與爺爺共度的時光。
小時候,我喜歡去爺爺家。爺爺是個老頑童,家里有數不盡的新奇玩意兒。這把口琴,是他的心頭寶。爺爺每學到一首新曲子,就會興奮地拉著我和弟弟聽他吹。這時,我和弟弟就會扮起小評委。“嗯,這首好聽,我喜歡,100分!”“這首曲子雖然悲傷,但是還能聽出幾分活力,97分吧…”爺爺只要聽到不是100分,就會一連好幾天吹那首曲子。我和弟弟不喜歡一直聽同一首曲子,后來就會盡量打高分。
有時候,爺爺吹我和弟弟都很熟悉的曲子時,我們就會跟著哼唱。爺爺一聽到我們哼唱,就更來勁兒了。夕陽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細碎的光影,落在我們身上,那畫面至今讓我難忘。
后來,學校舉辦才藝表演,我滿心期待,卻又不知表演什么好。爺爺得知后,拍拍胸脯,自豪地說:“爺爺教你吹口琴!”他的眼中滿是鼓勵與期待。從那以后,每天放學后爺爺都會教我學口琴。練習《友誼地久天長》時,口琴的音色溫暖而深沉,像是老友在耳畔深情地傾訴。在爺爺的鼓勵和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這首曲子

表演當天,站在舞臺上,我看到了舞臺下的爺爺,他的眼中滿是欣慰。我笑了,深情地吹奏起來,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時,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再次看向爺爺,他的眼晴笑成了一條縫。那一刻,我為自己的勇敢嘗試而感到無比驕傲,心中也充滿對爺爺的感激與愛,
隨著學業漸忙,我去爺爺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但我永遠忘不了那把口琴,它見證了我的童年,承載著爺爺對我的愛與期待。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尚思小學 指導老師鄭文慶吳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