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給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和更高效的管理工具。然而,隨著數據規模的急劇增長,數據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會遇到信息泄露、數據篡改等安全問題,對企業的財務安全與合規性造成了巨大挑戰。探討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數據安全管理問題,分析當前的安全風險及其防范措施,可以確保會計數據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大數據時代
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數據安全風險
數據泄漏風險。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可回避,需依賴海量電子數據的保存與處理,而這些數據往往包含企業財務情況、稅務資料、業務秘密等重要內容。如果此類信息遭到泄露,將會給企業聲譽、客戶信賴以及股東權益造成極大損失。隨著信息化系統不斷推廣,企業的數據存儲及傳送路徑變得更為繁雜,信息外泄的概率也就進一步增大。黑客攻擊事件、系統漏洞或人員失誤等情況,都可能致使數據泄露事件的發生。黑客利用網絡攻擊手段,比如SQL注入、跨站腳本攻擊等,能夠突破常規防護措施,盜取企業機密數據;員工操作失誤、權限設置不當或者經營者疏忽,均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
數據篡改風險。數據篡改即未經許可的人采用技術手段或者內部人員實施惡意操作來更改會計信息里的數據或內容,從而達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目標的非法行為。在會計信息化系統中,特別是在大數據環境下,數據源很繁雜,而且數據處理流程既龐大又非常依賴自動化,于是就存在比較大的數據篡改風險。黑客也許會攻擊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憑借系統漏洞直接改動重要的財務資料,如賬簿、報表或者交易記錄,使得財務報表失實。內部人員同樣有可能在自身利益的驅使下,利用在系統里具有的權限去篡改數據,以此遮蓋自身的不法行為或者通過調整報表數據掩蓋違規操作。大數據環境下信息極為繁雜,所以數據篡改很難立即被察覺,特別是當篡改者有著較強的技術水平時,要想追溯以及展開審查就變得更為復雜和艱難。
數據丟失與損壞風險。隨著會計信息化系統變得越發復雜,數據量持續增多,數據丟失或者損毀的風險變得越發普遍。其一,硬件故障是數據丟失的常見因素之一,不論是硬盤損壞還是服務器癱瘓,都有可能導致企業的會計數據徹底無法恢復,特別是當數據存儲在傳統的物理設備上時,數據丟失的可能性就更大。其二,系統軟件出現故障同樣會造成數據丟失或損壞,特別對于那些數據處理流程比較繁雜的會計信息化系統而言,一旦系統出現故障,可能會致使一部分數據不能按時存取或產生數據混亂。數據損壞同樣有可能源于惡意軟件感染、病毒或者木馬程序侵入,會致使原本完好的數據遭到更改甚至刪除。而有些時候,一些自然災難或者人為災禍,比如火災、地震、水災等,可能會給企業的數據中心帶來打擊,進而導致大量會計資料遺失。
大數據時代
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數據安全管理策略
加強數據訪問控制與權限管理機制。遵循員工的工作職責,分配不同級別的權限,確保員工只能訪問與其工作相關的信息。例如,財務人員可訪問財務數據,但不能修改或刪除關鍵信息;核查人員可以查閱核查日志,但無法修改財務記錄。對訪問權限要定時復查和更新,防止員工辭職或崗位調動后仍持有不必要的權限。企業要實施多因素認證(MFA),也就是讓使用者登錄系統時,除了輸入密碼,還要提供其他身份驗證資料,比如手機驗證碼或者硬件令牌,以此來提升身份驗證的安全性。采取諸如RBAC和ABAC這樣具有靈活性的訪問控制手段,按照不同的數據敏感程度以及用戶自身的需求制定對應的訪問規則,對于所有的訪問行為予以細致記錄并加以審查,尤其是針對那些有關敏感數據的訪問與修改操作。審查日志有助于企業盡早察覺潛在的安全漏洞以及不正當的行為舉止,從而給后續的追究責任和考察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加強數據加密與備份管理。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往往需要在諸多節點之間傳遞并存儲,特別是在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得到全面推廣后,數據泄漏以及被篡改的可能性變得更大。為了保障會計信息的安全,企業應對所有處于存儲或傳輸狀態的敏感數據進行加密操作。對于那些存放在本地數據庫或者云端的會計資料,企業務必使用高強度的加密手段來保護它們,利用諸如AES(高級加密標準)之類的加密算法將數據鎖住,這樣即便數據遭到竊取,沒有得到許可的人也不能查看其中的內容。而且,當數據正在傳送的時候,企業也要通過SSL/TLS協議對其加密,防止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被別人截取或者破壞。至于加密鑰匙的保管,應當實施嚴密的鑰匙管理辦法,包含鑰匙的產生、存放、更換、復制以及銷毀等階段。同時,密鑰經營體系需獨立于一般體系之外,其可靠性與抗打擊能力要強。企業也要建立完備的數據備份制度,定時對會計資料及重要數據進行備份,解決因數據遺失或者損壞而造成的問題。
加強員工安全意識培訓。企業要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安全意識培訓,幫助他們了解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安全風險,提高發現安全威脅和抵御攻擊的能力。培訓包括密碼保護、電子郵件詐騙、社交工程攻擊等常見安全威脅,還要讓員工遵守公司制定的內部安全規章制度,例如針對敏感數據的保密措施、數據訪問權限的管控規范等,培養員工的安全行為習慣,規定員工按時更改密碼,不能用弱口令或重復口令,防止因為密碼泄露出現安全問題。企業要是想妥善應對可能發生的數據安全事件,就應該建立完善的應急反應機制。如果出現像數據泄露、被人篡改或者遺失之類的數據安全事件,就要馬上采取有效的舉措來減少損失,并且立刻告知有關部門來解決。這個應急反應方案應當包含事件匯報流程、事件調查流程、技術修補與復原流程等部分。企業也要指定專門的安全小組,對這些事件進行即時的監測、回應和處置。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創建進程中的數據安全變得越發復雜和關鍵。要想保證數據安全,企業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鞏固數據訪問權限保護,加強加密和備份手段,重視員工安全意識培養以及應急反應能力提升,從而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現數據泄漏、遭篡改或者遺失。伴隨技術不斷發展進步,數據量極速擴充,企業務必持續改良數據安全運作計劃,進一步優化防護層級,保證會計信息始終處于安全合法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