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港,我的家鄉,是一座海濱城市,是充滿生活氣息的改革名城,是古老漁村與現代都市交織的農民城。一代又一代懷揣著夢想的人們在這個小小的城市中揮灑著汗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群海上的冒險家。
天未破曉,潮聲便漫過龍港的屋檐。祖父的漁船“浙漁1527”泊在碼頭,銹跡在月光里浮沉,像一條脊背斑駁的老龍
十五歲那年,我踩著露水鉆進船艙。海上涵涌的波浪猛烈地拍打著漁船。在柴油與海風咸腥交織的氣味中,祖父遞來半塊麥餅,他掌紋中的鹽粒在黎明中閃著微光。起錨的剎那,浪頭咬住船幫,咸澀的海風撕開晨霧,成千上萬片銀鱗在浪尖跳躍—原來大海在黎明時會褪去溫馴的偽裝。
老漁民們立在船頭談笑,古銅色的脖頸隨浪起伏。當第一個浪峰迎面砸來時,我的胃袋翻涌著尖叫,而祖父卻不動聲色,腳下的布鞋像生了根,腳踝處盤踞著暗紫色的靜脈,那是四十年潮汐刻下的年輪。我帶著崇拜的口吻問道:“爺爺,您沒有覺得頭暈,或者想吐過嗎?”祖父笑著拍拍我的背:“適應了就好,我們都是這么一步一步過來的?!?/p>
海風不停地拍打在我的臉上,很冷。終于,我們到了此次航行的目的地。祖父把一張大網拋向海中,我們開始等待。等了好一會兒,祖父決定收網。原本輕輕的漁網此時變得沉重而堅實。興奮的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抓住網繩拼命往上拉。收網時分最見功夫,尼龍繩勒進掌心,漁網裹挾著東海的力量,祖父的手背暴起青筋,裂紋里滲出的血珠混著海水,在纜繩上綻開細小的珊瑚。我看到銀鯧在網眼間彈跳,鱗片的反光濺滿甲板。
中午,烈日高照,汗珠如雨水般灑落,漁民們只穿著一件背心在船上活動。祖父露出的臂膀上貼滿了膏貼,有新的、舊的,大的、小的,密集地貼在他的臂膀上。我摸著膏貼憂心地問:“爺爺,您疼不疼?。俊弊娓钢皇切πΓ骸疤凼翘哿它c,忍忍就好了,不吃點痛怎么賺錢養家呢?”我看著那些膏貼,新的慘白,舊的已成濁黃,那是他跟生活搏斗的勛章。
暮色中歸港的船隊拖著霞光,碼頭上響起磅秤與算盤的協奏曲。祖父把皺巴巴的鈔票裝進藍布口袋,那動作讓我想起他撒網時的弧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祖父每天重復著這些辛苦的工作,有人問他不會覺得生活很無趣嗎,他卻說:“在龍港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拼命工作,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家人更加幸福?!?/p>
當蒸汽漁輪取代木船時,我總忍不住在新型鋼殼上尋找老“浙漁1527\"的影子——那些被淘汰的龍骨,正在海底化作新的珊瑚礁。看著海上一艘艘先進的漁船,我總會想起祖父的身影。我想,這個城市還有千萬個像祖父一樣為家人奔波的漁民,也正是這些人,讓龍港這座城市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指導教師:李甫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