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房地產廣告用“美輪美奐”去形容樓盤的時候,總讓我想起“美輪美奐”中的“輪”!
記得高中語文老師講到這個成語時,突然拍案而起:“你們知道嗎?‘輪’根本不是指‘輪廓’。”全班愕然的表情我至今難忘。原來,《禮記·檀弓下》記載“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
晉國大夫趙武新建宮室時,張老贊嘆“美哉輪焉,美哉奐焉”,這里的“輪”專指古代建筑的一種獨特結構。
蘇州園林的造園大師計成在《園冶》中寫道:“輪者,旋繞之勢也。”這正是對屋檐曲線最傳神的描述。
考古發掘也證明,“輪”指的是古代建筑里帶有收分的夯土臺基。能想象出來,商周時期的宮殿,它的底部是由一層層往里收的土臺組成的,而且這些土臺就跟車輪的輻條一樣排列得很整齊。在那個時候,這樣的技藝真的可以說是建筑上的奇跡。而“奐”表示彩繪裝飾,把這兩者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對建筑完整的夸贊。
建筑學家梁思成在《中國建筑史》中也明確指出:“輪謂檐牙高啄,盤旋如輪。”
我曾在山西見過一座保存完好的春秋時期臺基遺址,那層層收分的夯土結構,與車輪輻條的排列驚人相似。導游說:“看這就是‘輪’的本義。”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這個字的重量——它承載的是中國建筑最原始的智慧結晶。
下次再聽到有人說“ 美輪美奐的舞蹈”“美輪美奐的蛋糕”時,不妨把“輪”的故事講給他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