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產生了一個新問題,你可以先丟給AI,看看它會有什么奇思妙想,再去問老師、朋友。作為AI小白,你甚至可以直接問它:該如何利用AI?總之,萬物皆可問!
不懂就問
為啥AI給出的回答好像總是不合你的心意?描述問題的方式很重要!
? 比如,抽象的描述往往得到模糊的回答,而具體的例子能讓AI迅速理解你想要什么;
2 精準提問
? 比如,明確告訴AI你的背景和需求,如“我是一名初三學生,請用我能理解的語言解釋神經網絡的概念”,從而獲得更符合自身情況的回答;
0 比如,向AI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不是問“這個學習計劃有什么問題”,而是問‘我覺得這個學習計劃可能不夠全面,你覺得可以從哪些角度補充”;
0 你甚至可以反向操作,假裝向AI解釋某個概念,然后讓它指出錯誤或補充,特別是你在說自己不確定且高深的問題時,不是問“量子計算如何工作”,而是問“我理解的量子計算是利用量子疊加原理同時處理多個可能性,這個理解對嗎,還有哪些關鍵點我遺漏了”。
當然,一次性提問就能得到完美答案的情況很少,請保持耐心,持續地對話和精煉,這是獲得最佳結果的關鍵!把AI視為一個可以幫助自己思考的伙伴,而不是向其簡單地索取答案,這樣使用AI的效果會好很多。
3.解決問題
不僅要把AI玩起來,更要把它用起來,利用AI來解決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小到制訂學習計劃、旅游攻略,大到做一款軟件、一個項目,請參考本期專題的故事,讓AI為你所用!
4 現實驗證
當你發現AI“真香”時,不要一味地沉浸于與AI的對話循環中,依賴它給你的各種反饋。很多時候,反饋不在AI,而在這個世界本身。走向真實的世界,去驗證、做實驗,這很重要。
公共意識
在人手AI的時代,真實信息和AI胡編亂造的虛假信息混雜在龐大的網絡世界中,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比如引用AI提供的文獻資料,結果發現這段歷史根本不存在。更有人故意利用AI編造虛假信息來博取流量。
如果你用AI創造了內容并想發布到網上,記得一定要注明該內容是由AI生成的,不能魚目混珠,放任它以一種不可辨識的方式流入互聯網。營造一個真實、安全、可靠的網絡環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