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鎮黨委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戰略目標,持續強化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組織轉型升級的核心作用,通過構建“政策集群 =-4 集體資源 + 科研陣地 + 創新力量”的“創新雨林”生態體系,不斷拓展重大科技項目發展空間,助推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實驗室將致力解決隧道工程領域的重大問題和技術難題,培養一批領軍創新人才,助力我國從隧道大國向隧道強國跨越。”2024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隧道工程災變防控與智能建養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隧道國重”)主任何滿潮在隧道國重工作會暨總部大樓揭牌儀式上表示。這家實驗室位于海淀區東升鎮八家股份經濟合作社(以下簡稱“八家股份社”)出資建造的匯清大廈內,成為推動隧道工程領域科技進步的重要科研基地。
“我們通過構建‘政策集群 + 集體資源 + 科研陣地 + 創新力量’的創新生態體系,不斷拓展重大科技項目發展空間,希望更多創新項目在這片‘創新雨林’中生根發芽。”八家股份社黨總支書記魏育新表示。
商業樓宇變身創新基地
八家股份社是2008年8月正式成立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位于海淀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域。這里曾面臨“黃金地段、低端業態”的尷尬:約30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樓宇,整體出租給第三方經營,業態低端復雜,樓宇管理混亂。鎮黨委在調研中發現,粗放式租賃導致空間價值與區域定位錯位、資產收益與科技勢能脫節、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失衡三大矛盾凸顯,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發展和全鎮總體建設。
“不能捧著金飯碗要飯!”在鎮黨委的統籌指導下,魏育新下定決心要闖出一條改革新路。股份社黨總支重新謀劃樓宇發展定位,以“不靠瓦片靠服務”為自標,推進樓宇經營權收回工作。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空間需求,集中大量資金完成樓宇硬件升級和結構改造,為“騰籠換鳥”奠定基礎。
在推進硬件改造的同時,八家股份社黨總支明確發展定位,以匯清大廈為主陣地,國家重點實驗室為驅動引擎,構建屬于八家股份社的核心競爭力。
2023年,八家股份社黨總支組建工作專班,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主動對接中國礦業大學、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成功吸引隧道國重、環境水質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進駐匯清大廈,占全樓產業空間的 87.5% 。“通過強化與周邊單位的聯系,我們打造了全國重點實驗室集聚區,為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智力支撐。”八家股份社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李志遠說。
隨著東升地區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產業集群建設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科創“幼苗”依托八家股份社的“生態基底”成長起來。目前,八家股份社所屬各樓宇共入駐企業約600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專精特新企業13家(含“小巨人”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產業面貌煥然一新。
目前,八家股份社所屬各樓宇共入駐企業約600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專精特新企業13家(含“小巨人”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產業面貌煥然一新。
8+ 創工坊”培育“科創雨林”
“我們公司在疫情期間遇到了經營瓶頸,是?8+ 創工坊’協助我們聯系海淀區財金協同平臺,從中匹配到適合我們的貸款產品,獲得貼息優惠,緩解了公司資金壓力。”2023年7月13日,北京衡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宣在‘ ?8+ 創工坊”企業家座談會上說。
股份社已聯合各平臺幫助企業解決招聘、融資等問題700余個,服務1200余人次。“這些年,我們見證了企業通過水熱裂解實現變‘廢’為‘肥’、‘聲密保’動態聲紋密碼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等重大突破,大家都在這片‘創新雨林’中茁壯成長。”魏育新表示。
“空間供應商”成為“時間合伙人”
2024年,全社經濟總收入實現4.4億余元,較2014年改革初期增長超400% ,凈利潤突破億元大關;股東分紅從 12.5% 升至 16% ,實現了八家村民和科技企業的互利雙贏。
八家股份社的轉型密碼,在于構建起獨特的“創新雨林”生態。2020年起,八家股份社堅持深化自主運營這一經營理念,圍繞企業政策、知識產權、人才陪跑、財金協同、配套支撐、成果轉化、投資加速、創新創業八大服務項目,打造1 :8+ 創工坊”營商服務品牌,為協助政府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貢獻集體經濟力量。
對于中小企業占比超 64.5% 的八家股份社產業集群來說,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企業的重要訴求。2023年7月,八家股份社黨總支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對接海淀區財政局,成立北京市海淀區財金協同平臺八家空間工作站,在線統籌22家合作銀行提供的120余項普惠金融產品,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截至2025年5月,八家空間工作站累計服務企業近400家,協助東升鎮域內近百家企業落實貸款貼息,為企業渡過發展難關提供了有效支撐。
此外,股份社黨總支還通過分析企業共性需求,明晰服務定位,先后與海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等5家單位達成合作,建成海淀區勞動保障服務八家產業空間工作站、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創新合伙人八家產業集群服務站等6個政務工作站。
自“ 8+ 創工坊”營商服務品牌成立以來,
“從2022年初得到股份社集體資金的穩定支持后,我們聚焦工業級信號鏈芯片,在開發自主可控高性能ADC/DAC芯片領域取得眾多成果,為打破半導體行業國際龔斷貢獻了力量。”2023年6月9日,北京士模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范明浩在東升鎮黨委入企座談會上表示。
為進一步滿足初創企業發展需求,八家股份社與中科院理化所、中科產創合作共建中科八家產業創新基地,聚焦服務國家創新戰略,通過建設市場化成果轉化服務平臺與金融服務體系,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我們既以房東身份為入駐企業提供產業空間,也以股東身份對科創屬性強、符合東升發展需求的企業進行投資孵化,全程陪伴企業成長,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既是企業經營的‘空間供應商’,又是企業成長的‘時間合伙人’。”魏育新介紹。
如今,股份社投資的科技農業、芯片制造等企業已逐步顯現發展潛力。2024年,全社經濟總收入實現4.4億余元,較2014年改革初期增長超 40% ,凈利潤突破億元大關;股東分紅從12.5% 升至 16% ,實現了八家村民和科技企業的互利雙贏。“創新雨林”生態建設初見成效,成為集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未來,東升鎮將堅持深化集體經濟體制機制改革,以國家發展趨勢和企業需求為導向,統籌更多市、區資源,不斷豐富‘創新雨林’生態內涵,寫好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東升答卷。”東升鎮黨委書記辛果表示。Z
(責任編輯:曹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