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S436.629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 1006-9402.2025.02.011
1蟲害
1.1 杏仁蜂
1.1.1危害狀幼果期蛀入杏核、蛀食杏仁,常將果肉、果核食空,將蟲糞堆積在果內,造成山杏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從花期開始,幼蟲蛀食花托、花萼和幼果,造成大量落果。
1.1.2發生規律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園內落果、樹上干枯山杏果內越冬,一般4月上中旬化蛹,5月上旬蛀果為害,6月上旬出現落果現象,幼蟲在被害果實內長達10個月。果內被蛀空,堆積蟲糞,幼蟲老熟后落地結繭越夏并越冬休眠。
1.1.3防治方法1)集中清園,消滅越冬越夏的害蟲,一般在果實采收后進行人工清園,清除園內樹上蟲果。結合冬耕深翻園土,促使越冬幼蟲死亡,以減少蟲源。2)山杏樹落花后噴藥,可用藥劑有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 25% 滅幼腺3號1500倍液、20% 氰戊菊酯乳油 2500~3000 倍液或 1.8% 阿維菌素2 000倍液。
1.2 蚜蟲類
1.2.1危害狀危害山杏樹的蚜蟲主要為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3種,主要危害新梢葉片,削弱樹勢。
1.2.2發生規律在河北省1年發生10多代,均以卵在枝條上腋芽處越冬,山杏樹花芽萌動時開始孵化,為害杏花和葉片,以后進行孤雌生殖至5月下旬,然后產生有翅蚜轉移到十字花科雜草上為害,秋季返回產卵。
1.2.3防治方法1)樹體噴藥:在山杏未開花和卷葉前可以噴施 6% 吡蟲啉乳劑3000倍液、 22.4% 螺蟲乙酯 4000~5000 倍液。2)合理保護或引進天敵,蚜蟲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草蛉以及昆蟲病原真菌等。
1.3 金龜子類
1.3.1危害狀有銅綠金龜子、黑絨金龜子、小青花金龜等,它們主要取食葉片、花朵、果實。
1.3.2發生規律金龜子成蟲在6-8月危害最重,白天活動取食,最喜食有傷口的果實。成蟲具有假死性和趨化性。
1.3.3防治方法1)在山杏園內種植具有趨避作用的甘藍、油菜或蓖麻,也可葉面噴施這些植物的汁液,可起到有效地趨避作用。2)利用金龜子成蟲喜好果醋液的特性進行誘殺。用小口容器盛腐熟爛果,加少量糖,掛于樹冠間誘殺。3)藥劑防控:在成蟲出土前,樹下施藥,可用 48% 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澆灌樹體根部。發生嚴重時可選用 20% 甲氰菊酯1500倍液、50% 辛硫磷與 5% 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混合噴霧防治。
1.4杏象甲
1.4.1危害狀又名杏象鼻蟲,主要以成蟲取食杏芽、嫩枝、花、果實,成蟲產卵于果實內并咬傷果柄,幼蟲在果實內蛀食,造成大量落果。
1.4.2發生規律杏象鼻蟲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內越冬,第2年杏花開放時成蟲出土活動,取食嫩枝嫩芽和花,有假死性。5月下旬成蟲交配產卵,幼蟲在果實蛀果為害20d左右脫果,入土化蛹。秋末羽化成蟲,尋找適宜的環境越冬。
1.4.3防治方法早春山杏樹萌芽時樹體噴灑 20% 滅掃利1000倍液觸殺成蟲;幼蟲孵化期樹體噴灑 25% 滅幼脲1000倍液、 20% 氯蟲苯甲酰胺 5000~8000 倍液、 5% 氟蟲脲 1000~1500 倍液等防治幼蟲。
1.5卷葉蟲類
1.5.1危害狀為害杏樹的卷葉蟲以頂梢卷葉蛾為主。頂梢卷葉蛾主要為害梢頂,造成卷葉,使新的生長點不能生長,對幼樹生長為害較大。
1.5.2發生規律頂梢卷葉蛾以小幼蟲在頂梢卷葉內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和趨糖醋性。
1.5.3防治方法頂梢卷葉蛾應采取以人工剪除蟲稍為主的防治策略,也可在幼蟲未卷葉時噴滅幼脲3號或觸殺性藥劑。
1.6 螨類
1.6.1危害狀為害山杏樹的螨類害蟲主要有山楂葉螨和二斑葉螨,以成、若螨刺吸葉片汁液進行為害。葉片被害處呈現失綠小斑點,最后焦枯脫落。
1.6.2發生規律一般以受精雌螨在樹皮下越冬,每年發生10多代,以幼螨、若螨、成螨吸食幼芽和葉片的汁液,被害葉片變黃焦枯、脫落。
1.6.3防治方法1)休眠期防治。休眠期盡可能壓低蟲口基數,可于果樹發芽前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2)生長期防治。重點在開花前、開花后、麥收前后,發生嚴重的山杏園,秋季可再噴1次藥防治。可選藥劑有 1.8% 阿維菌素1500倍液、 25% 噻嗪酮乳油1000~1500 倍液或 20% 四螨嗪 2000-3000 倍液等。同時要保護好天敵,充分發揮天敵對蟲害的自然控制作用。
1.7介殼蟲類
1.7.1危害特征危害山杏常見的介殼蟲有球堅蜥、桑白蜥、東方盔蝓、龜蠟蝓等。以杏球堅最為普遍。杏球堅又稱杏虱子,該類害蟲主要以若蟲固定在樹枝上吸食汁液,導致樹勢衰弱,造成果實產量和品質降低,甚至引發枝條死亡。
1.7.2發生規律杏球堅1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固著在枝條上越冬。3月上旬開始產卵于母體下面,產卵歷時約2周,4月上旬蟲體膨大固定為害,體背分泌蠟質,覆蓋蟲體背面。
1.7.3防治方法1)早春發芽前,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 5% 柴油乳劑,殺死越冬幼蟲。2)萌芽前,越冬若蟲自蠟質殼內爬出轉移時,可噴施3波美度石硫合劑。3)人工刷除介殼,應在雌蟲尚未產卵或卵未孵化前刷除。4)若蟲孵化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噴施 0.3~0.5 波美度石硫合劑、 2.5% 溴氰菊酯3000倍液、 20% 吡蟲啉1000倍液、 10% 氯氰菊酯 800~1000 倍液、 22.4% 螺蟲乙酯 3000~5000 等藥劑。5)保護天敵,保護黑緣紅瓢蟲,生長季節避免使用殘效期長的劇毒農藥。
1.8 桃紅頸天牛
1.8.1危害狀以幼蟲蛀食枝干和根部。
1.8.2發生規律每2\~3年發生1代,以不同蟲齡的幼蟲在枝干蛀道內越冬,一般低齡幼蟲在樹皮下,高齡幼蟲在木質部內。翌春幼蟲恢復活動,繼續蛀食,嚴重時紅褐色木屑狀物堆在樹干基部附近的地面上。7-8月為成蟲羽化盛期,卵多產于主干和大枝基部的縫隙中,以近地面 30cm 左右為多。
1.8.3防治方法1)鉤殺幼蟲:用一個鐵絲鉤,先將蛀孔內的木屑、蟲糞掏出,然后用鐵絲鉤將蛀孔內的幼蟲鉤殺。2)蟲孔注藥:在幼蟲危害期間,用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等藥劑配成200倍的藥液,用注射器注入1個排糞孔,其它孔先堵住,也可殺死其中幼蟲或用海綿塊蘸取溴氰菊酯、吡蟲啉等藥劑的原液或加水稀釋數倍的藥液,塞入蛀道內。3)蟲孔塞藥:用磷化鋁片堵塞蟲孔4)樹干涂白:6月上旬樹干涂白,并于6-7月人工捕捉成蟲。
2病害
2.1杏穿孔病
2.1.1癥狀杏穿孔病包括細菌性和真菌性兩大類,穿孔病是杏樹最常見的葉部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時,可以導致大量落葉、新梢枯死、樹勢削弱。
2.1.2防治方法從5月中旬開始每隔15d樹體噴施 1:2:180 硫酸鋅波爾多液,如果病害已發生,可用 65% 代森鋅500倍液加農用鏈霉素500倍液噴霧防治。
2.2杏瘡癡病
2.2.1癥狀主要為害山杏果實,多在山杏果皮部產生淡紅褐色圓形斑點,病斑后期變紫紅色,表皮木栓化,發病嚴重時常多個小斑連成片,但深入果實較淺。有時也為害新梢,常在新梢上形成褐色、橢圓形稍隆起的病斑。
2.2.2防治方法該病一般發生較輕,不單獨防治,主要結合防治其它病害噴灑 65% 代森鋅5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2.3杏療病
2.3.1癥狀杏療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只為害杏樹,發生不嚴重,主要為害葉片、新梢、花和果實,常出現新梢、葉片和果實在同一枝條上發病,發病后新梢停止生長,節間縮短,病枝上葉片肥厚而大,葉片變黃變紅,后期葉片干枯,掛在樹上經久不落,果實染病后停止生長,果面生黃色病斑,并產生紅褐色小粒點,后期脫落或干縮在樹上。
2.3.2防治方法該病5月初發病,每年只感染1次,沒有再侵染現象。因此,防治時可人工剪除病枝葉或葉面噴灑 70%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2.4杏菌核病
2.4.1癥狀主要為害果實。初期果面產生褐色病斑,后擴大及全果,果實收縮變成暗褐色、干癟后懸掛枝上形成暗綠褐色僵果。以菌核在病果內越冬,4月產生子囊盤,借風雨傳播。
2.4.2防治方法田間防治可采用人工清園和樹體噴藥防治,噴藥一般于4月中旬開始,每半月噴1次,藥劑可選 75% 百菌清 500~6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 800~1000 倍液。
2.5杏焦葉病
2.5.1癥狀葉緣出現水漬狀斑點,后擴大到葉脈處,并變成紅褐色,很快焦枯脫落,病斑邊界明顯,呈不規則形狀,從5月下旬開始發病,6月中旬為盛期,為生理性缺鉀。
2.5.2防治方法從5月下旬開始葉面噴施 0.2% 磷酸二氫鉀可有效防治此病。
參考文獻
[1]白瑞霞,王越輝,馬之勝,等.桃紅頸天牛研究進展[J].中國森林病蟲.2017,3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