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 言
冒犯詞是指帶有歧視性或貶損性內涵的詞語,其使用可能會對聽話人的自我意識和/或幸福感產生負面影響。冒犯詞通常涉及種族、性別、性取向、宗教、身體障礙、社會地位或其他敏感話題。(O’Driscoll 2020)這類詞匯之所以會冒犯到他人,主要是因其帶有冒犯性內涵。母語人士一般都了解此類內涵特征,所以針對本族人編的詞典一般無需對詞匯冒犯性內涵進行特別標注,但是非母語人士大多不了解此類信息。對于外語學習者而言,正確使用冒犯詞是一項較大的挑戰,即便是高階學習者在冒犯詞的學習與使用方面也存在困難。因此,如何準確、全面地呈現冒犯詞的用法,對其語用信息進行清楚標示,是學習詞典編纂者和研究者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詞典編纂者早就意識到冒犯詞的重要性,對詞典中冒犯詞的收錄與處理情況進行了探究。(Burchfield 1986;Landau 2001;Ptaszynski 2010)在進行理論探索的同時,詞典編纂者在詞典編纂過程中也格外重視對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尤其是語體方面的標示。詞典中一般會借助語用標簽、用法說明、釋義等方式對詞語的冒犯性進行標示,提醒詞典用戶盡量少用或不用此類詞匯。一些詞典研究者也早就對各類詞典中冒犯詞的處理進行了討論,如對比分析不同類別詞典中某類或多類冒犯詞處理的異同之處(如Allan amp; Burridge 2006;Norri 2000,2020),其中研究較多的冒犯詞主要涉及民族(Nissinen 2015)、種族(Hauptfleisch 1993;Murphy 1998)、性取向(Aman 1988—1989)、性別歧視(Whitcut 1984;McC1uskey 1989),智力缺陷類詞匯目前受關注較少。另外還有一些研究著重對比某一類詞典中各類冒犯詞的處理情況(如McCluskey 1989;Coffey 2010)。雖然已有研究所選研究對象不同,但是它們主要關注的都是不同類別詞典中冒犯詞標示標簽的使用異同,很少有研究深入探究某一類詞典中特定類別冒犯詞的標示情況及詞典中除語用標簽外的其他標示手段。因此,本文旨在對英語高階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特點及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做一個較為深入的剖析,希望能對今后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標示系統的優化有一定啟示。
二、 高階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手段
鑒于在各類冒犯詞中,智力缺陷類詞匯目前受關注較少,故本研究主要以從前人研究(Norri 2000,2020)中選取的20個表示智力缺陷的詞匯(ass、blockhead、chump、clot、cretin、dimwit、dolt、dope、dullard、dunce、fathead、halfwit、idiot、imbecile、moron、muttonhead、nitwit、numbskull、nutter、retard)為研究對象,對比五部高階學習詞典最新版本[3]中對這些詞匯語用信息的標示情況。通過對比,我們發現幾部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 語用標簽
語用標簽是學習詞典中用來標示冒犯詞語用信息最常用的方式,幾部詞典均借助數量不等的語用標簽對冒犯詞進行標示。COBUILD9中用來標示冒犯詞的標簽數量最多,共有5個:offensive(冒犯)、very offensive(非常冒犯)、rude(粗魯)、very rude(非常粗魯)、disapproval(不贊成);OALD10有3個:disapproving(不贊賞)、offensive(冒犯)、taboo(禁忌);LDOCE6也有3個:disapproving(不贊賞)、not polite(不禮貌)、taboo(禁忌);MEDAL2有2個:offensive(冒犯)、impolite(不禮貌);CALD4也有2個:disapproving(不贊賞)、offensive(冒犯)。
筆者對比了五部詞典中對所選詞匯的標示情況,我們發現,五部詞典中用來標示冒犯詞的標簽存在不一致的情況,這種不一致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不同詞典用來標示同一類冒犯詞的標簽數量不同。COBUILD9最多,有5個,OALD10和LDOCE6都各有3個,MEDAL2和CALD4都各有2個。五部詞典共有的標簽數量為零。有些標簽是其中幾部詞典共有的,如四部詞典共有的標簽只有1個:offensive(冒犯)。三部詞典共有的也只有1個:disapproving(不贊賞)。兩部詞典共有的有2個:taboo(禁忌),not polite/impolite(不禮貌)。還有幾個標簽是各部詞典所獨有的,例如,rude(粗魯)和disapproval(不贊成)為COBUILD9所獨有。此外,該詞典中對offensive(冒犯)和rude(粗魯)這兩個標簽還做了程度區分,進一步細分為offensive(冒犯)、very offensive(非常冒犯)和rude(粗魯)、very rude(非常粗魯)。第二,不同詞典對同一冒犯詞進行標示時采用的標簽數量不同。在對同一詞匯的語用信息進行標示時,有的詞典只使用一個標簽,而有的詞典則使用組合標簽,即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簽組合使用,如cretin(笨蛋)一詞,COBUILD9中用offensive(冒犯)和disapproval(不贊成)兩個標簽組合的方式對其進行標示,而其他四部詞典都只用了一個標簽。
(二) 用法說明
用法說明也是學習詞典中用來標示冒犯詞語用信息的常用方式,五部詞典中,最常借助用法說明來標示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是《MEDAL》。該詞典第1版[4]在14個詞
條[5]下設置了“用法說明”欄,對詞匯的語用信息進行詳細說明。詞典第2版中此類“用法說明”欄減少至13個,刪除了-ess下的“用法說明”。該詞典中此種“用法說明”主要包括兩類,即“Words that may cause offence(可能引起冒犯的詞匯)”欄和“Words that avoid giving offence(避免引起冒犯的詞匯)欄”。在“Words that may cause offence”類“用法說明”中,通常會對特定冒犯詞的用法進行詳細說明,而且多數情況下還會提供不會引起冒犯或冒犯程度較輕的替換表達?!癢ords that avoid giving offence”類“用法說明”中通常會提供談及敏感話題時可用的恰當表達方式。例如,black(黑人的)詞條下就設有此類用法說明欄:
Words that avoid giving offence:black
Use the adjective black (sometimes spelt Black) to refer to people with dark skin whose families originally came from Africa. Avoid using black as a noun because this is sometimes considered offensive. Black people in the UK whose families originally came from the Caribbean often prefer to be called African Caribbean. Black Americans usually prefer to be called African American. In Australian English,use black to refer to the people whose families were living in Australia before Europeans arrived and settled.
該“用法說明”提示用戶,盡量避免使用black的名詞用法,這一用法有時會引起冒犯。此外,“用法說明”中還提供了一些避免冒犯的禮貌表達方式,如用“African American(非裔美國人)”代替“Black Americans(美國黑人)”,以免冒犯他人。
(三) 釋義
釋義是詞典微觀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包括詞頭的語義、語域、語用等信息。(章宜華,雍和明 2007)除語用標簽和用法說明外,五部學習詞典都不同程度借助釋義呈現部分冒犯詞的語用信息。在借助釋義對冒犯詞進行標示時,學習詞典中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其中一種是直接用表明說話人態度的方式撰寫釋義,經常采用的釋義格式為“an offensive way of...(一種……的冒犯性方式)”或者“An offensive word for...(稱……的冒犯性詞匯)”。例如,moron(笨蛋)和imbecile(蠢貨)兩個詞的釋義:
moron:an offensive way of referring to sb that you think is very stupid (你認為某人很愚蠢的一種冒犯性說法)——OALD10
imbecile:an offensive word for someone who has a mental disability(稱精神殘疾者的冒犯性詞匯)——MEDAL2
另一種方式是首先給出一個簡短釋義,然后在釋義后增加一個語用注釋(pragmatic gloss)來解釋語詞的內涵特征或表明說話者態度,語用注釋常用表述格式有:“Some people think/consider that this word is offensive(有些人認為這個詞是冒犯性的)”“This use could cause offence(該用法可能會引起冒犯)”“used to show/for showing...(用于表明……)”“used when you...(當你……時使用)”。例如,MEDAL2中disabled(有殘疾的)一詞的第2個義項:
disabled:people who are disabled. Some people consider this word offensive and prefer to use the expression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殘疾人。有些人認為這個詞很無禮,他們更喜歡用“殘障人士”這個詞)。
此釋義中不僅借助語用注釋給出了詞匯的語用信息(some people consider this word offensive),還提供了一個替換表達(people with disabilities)。此種借助釋義來標示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方式雖然占空間,但卻是一種傳達詞匯語用信息的常用手段。與單純提供語用標簽相比,借助釋義這一方式或許更加有效。近年來,學習詞典開始越來越多地嘗試使用這種方式呈現詞匯的語用信息。
(四) 替換表達
20世紀9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運動對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很大影響,其中受影響較大的一個方面是語言使用。政治正確運動反對歧視,強調維護不同性別、種族、階層之間的平等。在此觀念的影響下,很多美國人開始致力于根除敏感領域中的偏見問題,尤其是語言偏見。(Crystal 2019)詞典中也開始采取各種方式推崇語言平等,提醒詞典用戶盡可能使用政治正確語言(politically correct language)。例如,學習詞典中在借助傳統方式對冒犯詞匯語用信息進行標示的同時,還會采取多種方式為部分冒犯詞提供冒犯程度較低的替換表達,或所謂的“政治正確性表達(politically correct expressions)”。有些詞典采用“明示”的方式給出冒犯詞的替換表達,有些詞典采用“暗示”的方式,還有些詞典則采用“明示+暗示”相結合的方式。
OALD10采用“暗示+明示”相結合的方式來提供冒犯詞的替換表達?!懊魇尽狈绞绞侵冈谟行┰~條下設" 注釋欄,為冒犯詞提供冒犯程度較輕的替換性表達或其相對應的禮貌表達,注釋欄中使用的表述通常為“A more polite/acceptable way of saying this is...(更禮貌/可接受的說法是……)”,如half-breed(混血兒)詞條下設有一個" 注釋欄,內容如下:" It is more acceptable to talk about ‘a person of mixed race’(說“a person of mixed race”更容易讓人接受)。除了借助" 注釋欄這一“明示”方式外,OALD10有時還會采用一些“暗示”方式來提供冒犯詞的委婉表達,通常做法是在詞條的釋義中指明該詞匯的委婉表達,如sugar(哎呀)在作為感嘆詞時,其釋義如下:Used to show that you are annoyed when you do sth stupid or when sth goes wrong (to avoid saying ‘shit’)(做了蠢事或出現差錯時表示懊惱,用作“shit”的委婉語)。這一釋義告訴詞典用戶,在做感嘆詞時sugar(哎呀)是shit(他媽的)的委婉表達,用戶若是使用shit(他媽的)可能會冒犯到聽話人。這一語用信息可以幫助詞典用戶掌握shit和sugar在作為感嘆詞時的用法差異,從而避免引起冒犯。
如前所述,MEDAL2通常采用“明示”方式,即在black(黑人的)、crazy(瘋狂的)、die(死亡)、disabled(殘疾的)、English(英語)、gay(同性戀者)、girl(女孩)、God(上帝)、he(他)、man(男人)、Ms(女士)、old(年紀大的)、partner(配偶)這13個詞條下設置避免冒犯的“用法說明”欄,為冒犯詞提供相對應的替換表達。
與其他兩部詞典不同的是,COBUILD9和CALD4中除了設置用來標示冒犯詞的標簽外,還各設有一個標示禮貌表達的標簽。COBUILD9用來提供替換表達的方式是釋義與禮貌標簽相結合,即在相應詞條下先給出釋義,然后在釋義末尾附上POLITENESS(禮貌標簽)加以說明。詞典為這一標簽提供的解釋為:The label POLITENESS indicates that you use the word or expression in order to show good manners,and to avoid upsetting or embarrassing people(“禮貌”這一標簽表明你使用這個詞或表達是為了表示禮貌,避免讓別人感到不安或尷尬)。例如,elderly(年長者)的釋義后附有POLITENESS標簽:You use elderly as a polite way of saying that someone is old.[POLITENESS](你用elderly來禮貌地說某人老了。[禮貌])。這一“釋義+標簽”的方式,提醒用戶用elderly形容年長者要比用old更加禮貌,不易引起冒犯。
CALD4也單獨設有一個標示禮貌表達的標簽,即“polite word/expression(禮貌詞匯/表達)”。詞典對該標簽的解釋為:A polite way of referring to something that has other ruder names(指稱有其他粗魯稱呼事物的禮貌方式)。在實際詞條中,這一標簽通常融合在釋義中,放在釋義最前面:polite word for X(X的禮貌用語),例如sugar(哎呀)作為感嘆詞時,其釋義為:Polite word for shit,used when something annoying happens[討厭的事情發生時,shit(他媽的)的禮貌表達]。該釋義提醒學習者,在用作感嘆詞時,相比shit(他媽的),sugar(哎呀)要更加禮貌,不易引起冒犯。
雖然各詞典為冒犯詞提供替換表達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五部詞典都意識到了學習者在冒犯詞用法習得方面存在困難,都為部分冒犯詞提供了冒犯程度較輕的替換表達,使得詞典用戶可以避免因誤用而對聽話人造成冒犯。但美中不足的是,五部詞典中都只為極少數冒犯詞提供了替換表達,由于數量太少,有時很難引起用戶重視。
三、 高階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特點
通過對幾部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標示手段的對比,我們總結出了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標示的主要特點。
(一) 標示方式多樣
學習詞典中用來標示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方式多樣,主要包括語用標簽、釋義、用法說明及替換表達。在這幾種方式中,語用標簽是最常用的手段,此種方式最為清楚明了,方便用戶快速識別詞語的語用信息,故深受學習詞典喜愛。此外,釋義也是學習詞典中較為常用的冒犯詞標示手段,部分詞典會在釋義中解釋冒犯詞的語用信息,明示說話人對特定用法的態度,幫助詞典用戶掌握冒犯詞用法。但是將語用信息隱含在釋義中,用戶只有通讀完整條釋義后才能獲取這一信息,相關用法容易被用戶忽略。用法說明通??梢詫γ胺冈~的用法信息提供額外的解釋和說明,方便用戶深入了解詞匯特殊用法。通過提供替換表達來闡明冒犯詞的語用信息這一方式雖然在各詞典中占比較少,但卻可以幫助用戶構建詞匯關系網絡、提高學習效率。詞典中可以對同一語義場中冒犯詞的正式程度、冒犯程度等進行區分,然后在冒犯詞詞條下提供同一語義場中冒犯程度較低的替換表達,將同一語義場中的冒犯詞鏈接起來,構建詞匯信息的關系網絡。這樣,用戶在查到一個冒犯詞時,可以同時了解同一語義場中其他詞匯的用法,獲取更多語用知識,提高詞匯習得效率。
總之,高階學習詞典中對冒犯詞進行標示的方式豐富多樣。借助不同方式對冒犯詞語用信息進行說明,可以有效避免外語學習者對此類詞匯的誤用,這一做法值得國內出版的英漢雙語詞典學習。
(二) 標簽含義明示
標簽是詞典微觀結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英語高階學習詞典往往會在詞典前置頁中明示所用標簽的含義,幫助用戶了解詞典標示系統的具體情況。五部學習詞典中都對冒犯詞標示標簽的含義進行了說明,詳細解釋標簽的含義不僅有利于學習者準確理解標簽的使用,也符合詞典編纂規范化的需要,對于培養學習者良好的使用習慣和確立詞典編纂體例是同等重要的。(陳燕 2012)相比之下,我國出版的英漢雙語詞典,大多都只在詞典前置頁中列出標簽在詞典中對應的縮略語,很少有詞典能詳細說明各個標簽的具體含義和用法。詞典中缺乏對標簽含義的說明導致用戶很難理解詞典中標簽的具體含義和使用意圖,這就大大影響了標簽設置的有效性,這方面可以借鑒英語學習詞典的做法,對詞典中所用標簽的含義和用法進行說明。
(三) 標簽粒度精細
標簽粒度精細化是高階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標示的又一大特點。詞典類型不同、宗旨不同,標簽粒度設置也不同。一般而言,供本族人使用的單語詞典標簽粒度相對較粗,而供外語學習者使用的學習詞典中標簽粒度更加精細。例如,美國大學版詞典(collegiate dictionaries)中用來標示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簽粒度較粗,最常用的標簽主要有3個:vulgar(粗鄙)、disparaging(貶低)、offensive(冒犯),而高階學習詞典中用來標示冒犯詞的標簽數量較多,且粒度較細。幾部學習詞典中用來標示冒犯詞的常用標簽主要有7個:disapproving(不贊賞)、disapproval(不贊成)、offensive(冒犯)、taboo(禁忌)、impolite(不禮貌)、not polite(不禮貌)、rude(粗魯)。COBUILD9中甚至將offensive(冒犯)和rude(粗魯)這兩個標簽進一步細化,分為offensive/very offensive(冒犯/非常冒犯)、rude/very rude(粗魯/非常粗魯)。
對于詞典編纂者而言,標簽粒度精細化可以幫助他們更加精確地反映詞語的相關信息,從而提高詞典的質量。標簽粒度越細,詞典對詞語的描述就越準確和全面。對于外語學習者而言,精細化的標簽可以幫助他們更準確地理解詞匯的用法,從而避免誤用。
四、 高階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標示的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
在對幾部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手段和標示特點進行分析后,我們發現,英語高階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一) 標簽間界限不清楚
盡管各詞典對同一類冒犯詞語用信息標示所使用的標簽不同,五部詞典共有的標簽數量甚至為零,但是這些標簽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著眼于說話人視角,強調說話人的態度,指說話人有意借助所用詞匯對所指對象表達不滿或造成冒犯,disapproving(不贊賞)和disapproval(不贊成)便屬于這一類;另一類側重于聽話人視角,強調聽話人的反應,指聽話人覺得或認為所用詞匯對自己構成冒犯,無論說話人是否有意冒犯,這一類標簽主要包括offensive(冒犯)、not polite(不禮貌)、impolite(不禮貌)及taboo(禁忌)。雖然幾部學習詞典在前置頁中對各標簽的含義進行了解釋,對各標簽間的用法做了較為一致的區分,但是在對詞條實際標示過程中,標簽間的界限有時并不清楚。其中界限不太清楚的一組標簽是disapproving/disapproval(不贊賞/成)和offensive(冒犯)。同一詞匯,有的詞典標為disapproving/disapproval(不贊賞/成),而有的則標為offensive(冒犯)。這說明,不同學習詞典在對冒犯詞進行實際標示時,忽略了不同標簽間的用法差異,導致不同詞典對同一詞匯的冒犯性地位認定不同。如,idiot(白癡)一詞,OALD10和MEDAL2所用標簽為offensive(冒犯),而COBUILD9所用標簽為disapproval(不贊成),這一處理上的差異使得用戶很難辨別不同標簽的區別性用法,以致影響詞匯用法的掌握。
由于學習詞典中部分標簽間的界限不明,導致標簽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或者說導致標簽的功能弱化。學習者在查詢冒犯詞用法時經常會產生疑惑:為什么同一類型詞典對同一個詞匯的處理會出現各種差異?這也表明學習詞典中語用標簽設置的有效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二) 詞匯冒犯性認定缺乏一致性
五部學習詞典中,COBUILD9對所選20個詞匯的標示比例最高,達到了88%,其他四部詞典標示比例均較低,MEDAL2、OALD10和CALD4這三部詞典比例相差不大,分別為:39%、33%和32%,LDOCE6最低,只有21%。不同詞典對同一類冒犯詞標示比例的差異也反映出不同詞典對詞匯冒犯性的認定存在差異,這一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同一詞匯,有的詞典認為是冒犯詞,對其冒犯性進行了標示,而有的詞典認為該詞不是冒犯詞,沒有對其冒犯性內涵進行標示。如chump(笨蛋)、dope(笨蛋)、numbskull(笨蛋)都只有COBUILD9對其冒犯性內涵進行了標示,其他幾部詞典都認為這幾個詞不會對言語涉及對象造成冒犯,所以不需要單獨進行標示。另一方面,幾部詞典同時進行標示的詞匯,不同詞典所用標簽不同,意味著詞典對其冒犯性內涵認定也不同。如retard(弱智)一詞,MEDAL2所用標簽為offensive(冒犯),COBUILD9所用標簽為offensive(冒犯)和 disapproval(不贊成),CALD4所用標簽為disapproving(不贊賞),OALD10所用標簽為taboo (禁忌)和offensive(冒犯)??梢?,學習詞典中對這幾個標簽間的差異區分不夠清楚,對同一詞匯冒犯性的認定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很可能會讓學習者產生困惑,影響詞匯習得和使用。
針對學習詞典中冒犯詞標示存在的兩點不足之處,筆者嘗試提出了以下幾點優化建議。
第一,增強標簽排他性。
詞典在設置標示系統時,應該對所用標簽清楚分類并對其用法加以詳細說明。幾部學習詞典中disapproving/disapproval(不贊賞/不贊成)和offensive(冒犯)這一組標簽間的界限模糊,主要是因為詞典在實際標示過程中忽略了標簽間的細微差異。這說明學習詞典中標簽間排他性不強。標為offensive(冒犯)的詞包含了disapproving/disapproval(不贊賞/不贊成)這一層意思,但是標為disapproving/disapproval(不贊賞/不贊成)的詞,卻不一定就是具有冒犯性的。所以今后學習詞典在設置標簽時,應考慮增強標簽間的排他性,清楚界定不同標簽間的差異。在標簽實際使用過程中,嚴格區分其用法,突出不同標簽的區別性特征。筆者認為,同一類詞典中對同一類冒犯詞的認定最好有一個較為清楚一致的標準,對標簽間的區別有一個清楚的界定,這樣或許更有助于學習者對同一語義場中詞匯差異的掌握。
在增強標簽排他性時,詞典編纂人員還應注意將標簽粒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原則上,標簽的劃分不宜太粗,也不宜太細。目前在五部學習詞典中,COBUILD9中標簽粒度最細。詞匯的語用信息是動態變化的,詞語冒犯與否取決于具體使用語境,在不同語境下,同一詞匯的冒犯程度會有所差別。所以學習詞典中語用標簽粒度過于精細化的做法是否合理或許還有待商榷。
第二,動態更新標示內容。
冒犯詞反映人們的語用態度,一個詞匯冒犯與否取決于很多因素,其中較為重要的因素是其使用語境,以及說話雙方的關系。這些因素都具有動態性,這就導致冒犯詞的用法變化也相對較快。同一冒犯詞的語用信息在不同時期會有所變化,詞典對此類信息的標示也應該動態化,即要根據詞語的實際使用情況,及時更新其語用信息。紙質詞典內容難免會落后于語言實際使用狀況,這一目標實現起來較為困難,但是在電子詞典或在線版詞典中我們完全可以實現詞語用法的動態實時更新。目前幾部學習詞典中,只有《牛津高階》在線版[6]在紙質版的基礎上動態更新冒犯詞的語用信息。例如,retard(弱智)這一詞條的名詞義項:
retard:noun (taboo,slang) an offensive way of describing sb who is not intelligent,has not developed normally or who you think is stupid[(禁忌、俚語)用來描述某人智力低下、發育不正常或你認為他愚蠢的冒犯性方式](OALD10紙質版)
retard:noun (taboo,offensive,slang) an offensive way of referring to somebody who you think is stupid or slow to learn[(禁忌、冒犯、俚語)用來指稱你認為愚蠢或學習能力較差之人的冒犯性方式](OALD在線版)
可以看出,紙質版中只有兩個標簽:taboo(禁忌)、slang(俚語),而在線版中又增加了offensive(冒犯)這一標簽。這一標簽的變化說明,紙質版出版后retard(弱智)這一詞匯的用法發生了變化,已成為一個冒犯性詞匯?!杜=蚋唠A》在線版捕捉到了這一變化,并在詞典中及時更新了相關用法,增加了offensive(冒犯)這一標簽。此外,詞典在線版還對紙質版中的釋義進行了修改,將原來釋義中的“describing sb who is not intelligent,has not developed normally(形容某人不聰明,發育不正常)”直接改為“referring to somebody who you think is stupid or slow to learn(指稱你認為愚蠢或學習能力較差的人)”,因為紙質版中“形容某人不聰明,發育不正常”這一表述本身就具有冒犯性,與釋義前面taboo(禁忌)這一標簽自相矛盾。
總之,由于冒犯詞用法變化較快,導致詞典中冒犯詞不同語用標簽的存活率有所不同。因此,未來學習詞典中應根據語言實際使用情況及時調整、更新詞典中冒犯詞的標示內容。
五、 結 語
通過對幾部詞典冒犯詞語用信息標示情況的剖析,我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冒犯詞語用信息對于二語習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習詞典是外語學習者掌握冒犯詞語用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主流的英語高階學習詞典均借助諸如語用標簽、用法說明、釋義、替換表達等方式對冒犯詞的語用信息進行標示。高階學習詞典中對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呈現出標示方式多樣、標簽含義明示、標簽粒度精細等幾大特點,這些特點都值得國內編纂出版的英漢雙語詞典學習借鑒。
第二,學習詞典中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仍存在不足之處,如標簽間界限不清楚、詞匯冒犯性認定缺乏一致性等?;谝陨喜蛔阒帲覀冋J為今后學習詞典在優化冒犯詞標示系統時,可以考慮增強標簽排他性、動態更新標示內容,這樣或許更有助于學習者對冒犯詞用法的掌握。
第三,英語高階學習詞典中語用標簽的功能在逐步弱化,其使用甚至呈現出“不語用化”的傾向。[7]因為冒犯詞的語用信息是動態變化的,所以其冒犯性也是相對的。某一語境下冒犯程度較高的詞,在另一語境下可能冒犯程度會降低。詞典中借助標簽將某個詞匯標為“冒犯”有規定之嫌,這種做法恰當與否或者有無必要都值得進一步思考。我們認為,詞典中不同類別標簽的存活率不同,今后學習詞典在優化其標示系統時,可考慮分層建立標簽體系,合理設置標簽使用范圍。對于空間地域、時間跨度等方面語用變化的標示可繼續借助語用標簽,因為這類用法相對固定。但是對于語體變化方面的標示,可考慮減少標簽的使用,因為這類語用信息變化較快,借助語用標簽標示詞匯用法,標簽的有效性將大大受限。學習詞典可以考慮多借助釋義等手段說明冒犯詞的具體使用語境,引導用戶根據語體變化正確使用詞匯。
附 注
[1] 在傳統詞典學語境下,“標示”一般是指借助用法標簽來明示特殊詞匯的用法限制。在本研究中,“標示”的含義有所擴大,標示手段不局限于用法標簽。
[2] 田兵(2010)指出,英語高階學習詞典中對詞語語用信息的標示主要涉及空間地域、時間跨度和語體變化等三方面的信息。鑒于詞典中對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一般主要涉及語體變化方面的標示,故本文中所論冒犯詞語用信息的標示,主要指語體變化標示。
[3] 即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10th Edition,2020)(以下簡稱“OALD10”)、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6th Edition,2014)(以下簡稱“LDOCE6”)、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2nd Edition,2007)(以下簡稱“MEDAL2”)、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9th Edition,2018)(以下簡稱“COBUILD9”)和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4th Edition,2013)(以下簡稱“CALD4”)。
[4]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1st Edition,2002)。
[5] 這14個詞條分別為:black(黑人的)、crazy(瘋狂的)、die(死亡)、disabled(殘疾的)、English(英語)、-ess(后綴,構成名詞:女……;磁……;母……)、gay(同性戀者)、girl(女孩)、God(上帝)、he(他)、man(男人)、Ms(女士)、old(年紀大的)、partner(配偶)。
[6]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
[7] “不語用化”這一概念是筆者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田兵教授請教詞典中語用標簽的使用時,田教授提出的。
參考文獻
1. 陳燕. 高階英漢學習詞典用法信息標示的現狀與問題.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11):72-74.
2. 田兵. 英語高階學習詞典語用信息標示研究.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0(5):13-19.
3. 章宜華,雍和明. 當代詞典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60.
4. Aman R. Offensive Words in Dictionaries IV. Ethnic,Racial,Religious,and Sexual Slurs in an American and an Australian Dictionary. Maledicta,1988-1989(10):126-135.
5. Allan K,Burridge K. Forbidden Words:Taboo and the Censoring of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6. Burchfield R. Dictionaries and Ethnic Sensibilities. //Eschholz P. et al. (eds.) Language Awareness(4th Ed.). New York:St. Martin’s,1986:286-293.
7. Coffey S. ‘Offensive’ Items,and Less Offensive Alternatives,in English Monolingual Learners’ Dictionaries. //Dykstra A,Schoonheim T. (eds.) Proceedings of 14th EURALE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Leeuwarden/Ljouwert:The Netherlands,2010:1270-1281.
8. Crystal 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3rd E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9:189.
9. Hauptfleisch D C. Racist Language in Society and in Dictionaries:A Pragmatic Perspective. Lexikos,1993(1):83-139.
10. Landau S I. Dictionaries:The Art and Craft of Lexicography (2nd E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1. McCluskey J. Dictionaries and Labeling of Words Offensive to Groups,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OED. Dictionaries:Journal of the Dictionary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1989(11):111-123.
12. Murphy M L. Defining People:Race and Ethnicity in South African English Dictiona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1998 (1):1-33.
13. Nissinen S. Insulting Nationality Words in Some British and American Dictionaries and in the BNC. MA Thesis,University of Tampere,2015.
14. Norri J. Labelling of Derogatory Words in Some British and American Dictiona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2000 (2):71-106.
15. Norri J. Treatment of Words for Illness and Disability in Monolingual English Dictiona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2020 (3):227-250.
16. O’Driscoll J. Offensive Language:Taboo,Offence and Social Control. London:Bloomsbury,2020:16.
17. Ptaszynski M O.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sage Labelling in Dictionaries:A Combined Formal-Function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2010(4):411-442.
18. Whitcut J. Sexism in Dictionaries. //Hartmann R R K. (ed.) LEXeter’ 83 Proceedings. Tiibingen:Max Niemeyer Verlag,1984:141-144.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廣州 510420)
(責任編輯 馬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