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18-0058-04
[Abstract] Thebalanced and 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and health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ofthe principleof educational equity,but alsoanimportant guarantee topromote the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Using themethodsof literaturereview,logical inductionanddatastatistics,this study constructed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the high-qualityand balanced developmentof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and health education,and clarified the e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thehigh-qualityand balanced development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The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faced multiple constraints on thepathof high-qualityand balanced development,including the im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resources,uneven qualityof education,persistent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gap,insuficient policyimplementationandsupervision,etc.Basedonthis,this paperputs forwardthepracticepathofbalancedall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promote fairdistribution,strengthen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quality,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andrur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fair development,and strength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supervision throughout the process to ensur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education,aiming to promote thebalancedand high-qualitydevelopmentof schoolphysical educationand health education,and provide a solid guarantee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High-qualityandbalanced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equity;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Regional coordination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2020年度科學研究經費一般項目(項目名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的應急管理策略和危機干擾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0JYT08)。
作者簡介:司亮(1976一),男,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在深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當今社會,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愈發凸顯。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因其對塑造學生強健體魄、提高學生體育素養、健全學生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關鍵一環。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革,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社會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需求與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1]。學校體育健康教育作為整體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優質均衡發展直接關乎當代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
當前,我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在資源配置、教育質量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域、城鄉、校際和群體差異。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制約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出臺了多個政策性文件,為體育健康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提供重要指導與支持。2023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旨在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2]。同年8月,教育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出臺了《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通過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強校提質行動,進一步加快優質均衡發展步伐。此后,在2023年11月教育部召開的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現場推進會以及2024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正式邁上優質均衡發展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究的重要性盡顯。因此,該文深入剖析我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本質要求、現實困境,探索治理方略,以期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為實現教育公平、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1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本質要求
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構建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理論框架,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均衡的體育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素質提升。該框架以學生為中心,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優質均衡發展為要求,以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為手段,以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見圖1)。其中,優質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社會影響,有助于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基于此,該文針對教育資源、教育質量、教育機會、教師發展、學生參與、評價監測等方面優質均衡發展的本質要求進行深入剖析。
1.1教育資源合理配置
這包括體育場地、運動器材及健康教育設備等硬件資源的均衡配置,確保每所學校都具備滿足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需求的硬件設施。同時,師資力量的均衡分布也是關鍵。優秀的體育教師能夠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提供專業指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此外,區域分配的均衡性同樣重要,要實現城鄉、校際間資源分配的公平性,確保每位學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資源配置機會。
1.2 教育質量普遍提升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針下,體育教學不僅要傳授運動技能,還需加強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系統地傳授運動技能及健康知識,潛移默化地培養體育品德,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為其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3 教育機會公平均等
教育公平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一2020年)》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均強調了確保每個孩子享有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的重要性。公平的教育機會有助于減少社會不平等,增強社會凝聚力,促進社會流動,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因此,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質量的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是實現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保障。
1.4教師發展素質專業
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教育質量提升的核心要素,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與時俱進。通過提升專業技能和知識,掌握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準確的指導,制訂適合的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師的發展也能增強職業成就感,激發創新精神,為學校體育健康教育事業注人新的活力。
1.5學生參與積極廣泛
體育鍛煉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能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還能改善心理狀態,增強自信心和幸福感。因此,應高度重視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體育教育的益處。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滿足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興趣與需求,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習慣。
1.6評價監測科學普惠
科學的評估監測能夠找準教育體系中的不足與短板,為決策者提供精準的問題定位和解決方案。同時,評估監測還應注重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確保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優質的體育健康教育。通過持續監測和公開結果,增加教育透明度,增強公眾對教育的信任和滿意度,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氛圍。
2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現實困囿2.1教育資源分配失衡
我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資源的分配呈現出不均衡現象,這種不均衡阻礙了部分學校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挑戰了教育公平性。我國體育健康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根源復雜多樣,涵蓋地域、政策、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多個層面。
一是地域層面。不同地域間的學校存在顯著差異,這與不同區域的人口密度密切相關。東部省份縣域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機構數量較多,而中部省份縣域初中和高中在校生數量較多。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初中、高中師資薄弱,這對體育健康教育的均衡發展構成了威脅。
二是政策層面。政府對不同地區和學校的資源配置政策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資源獲取能力。投入不足或分配不均等問題,使得一些學校面臨資源匱乏的困境。
三是社會經濟層面。家庭經濟條件的差異導致資源分配不平等,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可能無法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這種家庭背景造成的資源差異進一步加劇了教育不平等現象。
2.2 教育質量參差不齊
學校體育健康教育作為學生整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身體素養和運動技能的培育。體育學業質量水平的高低也是體育健康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優劣的真實反映,是學生體育學習結果的具體呈現[3]。然而,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資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質量存在顯著差異。一方面,應試教育體制下教育理念的偏差是重要因素。以分數為衡量標準的教育理念自然會產生功利的體育教育。另一方面,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和多樣性,陳舊的教學方法已不能跟上時代步伐,在影響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同時,拉大了與先進地區的差距。此外,一些學校缺乏足夠的體育教師,導致課程無法得到有效開展,其體育教學質量與擁有充足優秀師資力量的學校自然不可相提并論。再有,體育設施等教學資源投人的不均衡也是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的一個重要原因。
2.3城鄉教育差距依存
盡管我國城鄉體育與健康教育資源配置狀況已經有所改善,但教育部近年來的數據顯示差距依然顯著。從《2022年教育統計數據》中的小學教育統計數據來看,鄉村地區的體育與健康教師數量和質量均遜于城鎮,非專業教師占比較高,且平均每位教師負擔較重。此外,鄉村教師學歷普遍低于城鎮,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專業性和深度。在體育場館和器械配備上,盡管總體差距不大,但鄉村地區未達標學校數量遠超城鎮,特別是在器械配備方面[4]。城市小學經費充裕,體育設施投入充足,而農村小學則因經費匱乏,體育設施投入不足。此外,城鄉師資結構也極不平衡,農村小學普遍缺乏專業教師[5]。由此可見,我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在城鄉之間的發展存在明顯差距。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鄉村教育投入不足、教師流失與引進難,以及鄉村教育觀念落后是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
2.4政策執行和監管不足
政府為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發展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在執行和監管方面仍存在顯著不足。學校體育政策內部系統缺乏協調性、平衡性和針對性,外部系統在操作、科學性、評價和監督方面也存在不足[,這嚴重阻礙了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當前我國學校體育教育評價在目標、過程、模式和條件等方面均存在諸多問題,這嚴重影響了評價的整體功能[7]。同時,政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增加了評價監管的難度,也導致政策的執行力大打折扣。為了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需要構建更加精細化的監管體系,密切關注并解決這些問題。
3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踐路徑
在構建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治理方略時,必須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學校主責、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原則,以問題為導向,審視并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以實現優質均衡的目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3.1均衡配置教育資源,促進公平分配
通過地域、政策、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綜合施策,可確保教育資源公平且優質,為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全面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進步奠定堅實基礎。在地域資源配置方面,政府需著力緩解區域之間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通過向中西部地區傾斜資源、鼓勵東部地區優秀教師到中西部任教等方式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在教育政策層面,政府需制定更為公平和透明的政策,保障不同地區和學校的教育資源分配。在社會經濟因素方面,政府需加大對貧困家庭和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通過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措施,為其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此外,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資源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徑。政府應加大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推廣在線教育,讓更多學生獲得優質教育資源。
3.2強化內涵建設,提升教育質量層次
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質量的提升以內涵式發展理念為指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該理念強調以內部因素為動力,為體育健康教育的優化提供了新方向。第一,教育部門和學校需站在全面發展的高度,全面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將其作為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第二,引入現代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第三,通過培養和引進優秀教師,加強師資力量,同時加強校際交流與合作,共享優質師資資源,提升整體體育教學水平。第四,增加教學資源投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支持,用于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發展。
3.3城鄉教育融合,實現公平發展目標
城鄉教育一體化既是新時代推進教育公平的重要目標,也是以教育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保障,可實現以城帶鄉、以鄉促城,讓城市更強、農村更好[8]。在體育健康教育領域,尤其需要強化一體化策略,以期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均衡發展。第一,政府應優先增加對農村學校體育的投人,保障基礎設施與師資力量的雙重強化。第二,優化配置城鄉體育教師資源,通過實施城鄉教師交流計劃,帶動鄉村體育教育。第三,推動城鄉學校體育資源共享,解決農村學校體育資源短缺問題,增進城鄉學校間的合作。第四,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為農村學校體育事業提供物質支持,促進體育產業與學校體育的融合,為農村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3.4全程執行監管,確保教育均衡發展
確保政策順利執行的關鍵在于建立高效執行團隊并賦予其充分資源與授權。第一,促進跨部門溝通與協作,打破信息壁壘,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政策協同推進,提高政策執行的整體效果。第二,通過強化監管力量和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完善監管體系,確保監管工作的有力有效。第三,科學合理制定政策,充分征求各方意見,加強預測和評估,確保政策合理且可行。第四,根據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政策調整。第五,鼓勵地方和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創新政策的實施方式,推動政策創新與試點,為全面推廣提供借鑒。第六,建立社會監督機制,讓社會力量參與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監督工作。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政策執行與監管需要全方位的保障,以此確保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走上優質均衡的發展道路,推動教育事業全面進步。
4結語
當下,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升教育質量、實現教育機會公平,是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關鍵所在。這不僅關乎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更是出于整個國家未來人才儲備的戰略考量。特別是在當前我國正處于教育轉型的關鍵時期,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這不僅需要政府層面的政策引導和資源投入,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智慧貢獻。因此,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優質均衡發展為目標,通過多元主體協同治理,共同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薛二勇.建設高質量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J].人民教育,2023(12):17-21.
[2] 周燁.昂首闊步春風里滿懷信心向未來——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側記[J].中國科技產業,2024(3):1-4.
[3]于素梅.從“一體化\"談體育學業質量評價[J].中國學校體育,2020,39(11):22-2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年教育統計數據[EB/OL].(2023-12-29)[2025-04-28].http://www.moe. gov.cn/jyb_sjzl/moe_560/2022/quanguo/.
[5]李文婕.教育公平視域下荊門市城鄉小學體育資源配置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23.
[6]陳悠,汪曉贊.學校體育政策系統特征、問題及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22(4):96-102.
[7]程文廣.新征程中我國學校體育教育評價的理論遵循與實踐方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3,46(1):105-115.
[8]鄭磊,鄭逸敏,陳榮雨.從縮小差距到融合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現實與思考[J].教育經濟評論,2023,8(6):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