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養牛作為草畜產業的關鍵模式,其發展狀況直接關乎整個產業的興衰。飼草是草畜產業穩定前行的重要基石,其數量和質量與養殖散戶和種植大戶利益緊密相關。以甘肅通渭縣為例,近年來在草畜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新時期,為實現牧草養牛產業的持續、健康以及高效發展,還應持續加強探究和技術的應用,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牧草種植技術,以推動當地草畜產業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1牧草養牛發展現狀
在草畜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飼草是重要的基石,支撐著整個產業的穩定前行。飼草的數量以及質量與養殖散戶以及種植大戶之間,均有著重要的聯系。在甘肅通渭縣,每到深秋時節,田間地頭積極地進行牧草收割,且收割工作與運輸和青貯工作緊密銜接,各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以往在處理玉米秸稈時,直接焚燒的方式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當前通過發展牧草養殖,不僅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獲得了經濟收入,這些收入可以購置地膜、肥料等,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該轉變提高了當地廣大種植戶的環保意識,更彰顯了草畜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在牧草種植方面,通渭縣始終堅持“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科學發展理念,并以此為指導開展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在草畜產業推進過程中,該縣高度重視飼草配套措施的完善與優化,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探索創新,逐步構建起科學、高效的飼草供應體系。2024年,通渭縣在優質飼草種植方面成績斐然。全縣優質飼草種植規模呈現出穩定且可觀的發展態勢,種植面積穩固維持在100萬畝以上。其中,青貯玉米作為重要的飼草品種,其種植面積達到22萬畝,為畜禽養殖提供了豐富的優質飼草資源。與此同時,通渭縣在飼草加工領域具備較強實力,擁有5家年加工能力超過2000t的大型飼草加工企業。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加工技術和設備,有效提升了飼草的加工轉化效率與質量,使得全縣優質牧草年產量突破325萬噸。這些詳實的數據充分表明,通渭縣在飼草生產與加工方面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為草畜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一系列產業發展舉措的推動下,通渭縣的草畜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24年全年,全縣畜禽飼養量高達239萬頭(只),其中牛出欄9.1萬頭。肉蛋奶總產量超過4.8萬噸,草畜產業總產值達到38億元,全縣農民人均牧業可支配收入穩步增加,這彰顯出通渭縣草畜產業發展形勢良好,并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新的一年,通過科學規劃飼草種植、加強產業配套建設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草畜產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且隨著產業的持續升級以及優化,通渭縣的草畜產業能夠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更好地發揮作用,助力廣大種植戶和養殖戶增產增收。
2牧草種植技術
2.1加強宣傳,做好技術培訓
優質牧草種植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廣大種植戶的積極參與,發展過程中,只有充分調動種植戶的種植積極性,通渭縣的牧草產業才能夠形成規模效應,獲得良好的發展。針對部分種植戶對優質牧草種植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不足的現狀,需要加強宣傳引導,并加強技術培訓。在種植地可以積極利用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絡等新媒體的廣泛影響力,積極宣傳優質牧草種植的益處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生動形象的報道、案例分析以及數據展示,使得廣大種植戶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種植優質牧草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且當前在通渭縣定期舉辦以優質牧草種植為主題的講座,邀請行業內的優秀專業人員進行系統講解,重點培訓種草的理論知識以及各項關鍵要點,使廣大種植戶對優質牧草種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且通過這些講座,農民能夠認識到種草的實際效益,從而提高其種草積極性[2]。
做好優質牧草對養牛業的重要意義的宣傳。優質牧草含有牛群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可以顯著提高牛的健康水平和生產性能。通過宣傳提高養牛農戶對優質牧草的認識,如優質牧草在提高牛奶產量和質量、增強牛的免疫力、促進牛的生長速度等方面的優勢等。當養牛農戶充分認識到優質牧草的價值后,他們就會更愿意為使用優質牧草承擔一定的養殖成本,從而擴大牧草的應用范圍。加強宣傳和技術培訓是推動優質牧草種植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引導和專業培訓,即可在潛移默化中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提高其對于優質牧草種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當地牧草產業的規?;?、產業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建立牧草生產基地
牧草產業與養牛產業的協同發展中,建立牧草生產基地是重要環節。廣大種植戶應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專業知識儲備,精心篩選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質牧草品種,保證種植品種能夠較好地適應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的特性,以保證良好的生長態勢和較高的產量。另一方面,從播種前的土地整理、種子處理,到生長過程中的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均可以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之下,高效開展種植工作。當前為降低風險并探索出最佳的種植模式,通渭縣在條件相對優越的區域建立實驗點,以持續穩定地為養牛場提供優質、充足的牧草,滿足養牛業的飼料需求。
2.3訂單生產
在整個畜牧產業鏈中,牧草業與養牛業緊密聯系,二者相互協調又彼此制約。牧草業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養牛業的興衰。現階段,相較于養牛業,牧草業的發展還存在滯后性,這對養牛業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當前為打破這一發展瓶頸,推動牧草業與養牛業的協同發展,可以發揮龍頭養牛場的作用,其往往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與先進的管理經驗,能夠在產業發展中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聘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培訓。專家們可以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為農戶量身定制適宜當地優質牧草生長的種植模式和技術,借助該途徑,廣大種植戶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學的種植方法,提高牧草的產量和質量。發展過程中,企業與農戶可以共同協商,制定出雙方都滿意的牧草收購價格以及模式,并以訂單的形式將計劃傳達給相關的生產專業村和農戶。農戶則根據訂單要求,合理安排生產任務,確保牧草的生產能夠滿足養牛場的需求[3]。
后期當牧草生長到合適的階段,企業即可根據生產情況和實際需要,統一組織進行收割、加工和使用。該管理的模式不僅能夠保證養殖場獲得優質牧草供應,滿足養牛場全年的飼料需求,同時能夠為廣大種植戶提供穩定的經濟收益,并提高其生產種植工作的積極性。當前在通渭縣,訂單生產模式為優質牧草種植以及養牛生產的共同發展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借助該模式,能夠實現牧草業與養牛業的優勢互補,促進兩個產業的良性互動和協同發展。
2.4引進優質牧草品種與加工技術
新時期為更好地開展牧草種植,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牧草產業水平。一方面,要積極引進牧草新品種。不同的牧草品種具有不同的生長特性、營養價值和適應性。通過引進國內外優質的牧草品種,并在本地進行試種和篩選,可以找到更為適合當地環境條件的品種,從而提高牧草的產量和質量。另一方面,要組織專業人員對牧草加工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將新鮮牧草制成干草、青貯飼料或草顆粒等不同形式,既可以避免營養成分的流失,同時還便于儲存和運輸。
在選擇牧草品種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土壤狀況。例如通渭縣結合牧草良種提升工程,結合自身地區的實際情況,打造了紫花苜蓿、燕麥草、糧飼兼用玉米三大高產優質飼草生產基地。像紫花苜蓿是當前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重要飼草,其富含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是優質的豆科牧草;燕麥草對當地環境有著較強的適應性,產量相對穩定;糧飼兼用玉米則既可以收獲糧食,其秸稈又可作為優質飼料。另外,紅豆草是一種優質的飼用植物,不僅可以直接進行青飼,而且可以作青貯處理,長期保存其營養與口感,同時適合用于放牧。此外,紅豆草還能被曬制成青干草,或者進一步加工成草粉、配合飼料以及多種草產品,滿足不同養殖場景的需求,可以在通渭縣種植和推廣。新時期,通過合理選擇和種植上述適宜的牧草品種,通渭縣全縣優質飼草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提高,為當地的養牛業和其他畜牧業提供了充足的優質飼料。并且通渭縣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積極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布局打造牧草一肉牛循環發展的草畜產業園,實現了牧草種植、畜牧養殖和畜產品加工的有機結合,推動屠宰場及肉類物資儲備庫等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條,提高了產業的附加值和抗風險能力[4]。
結語
綜上所述,通渭縣在牧草養牛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這為當地經濟增長以及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從發展現狀來看,通渭縣通過科學規劃飼草種植、完善產業配套措施,使得草畜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升。新時期,應持續采取各項行之有效的措施,發揮技術優勢,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新需求,推動牧草養牛產業獲得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耕辰,何曙光,杜娟,等.內蒙古通遼市牧草產業發展的現狀、挑戰與對策[J].養殖與飼料,2025,24(03):116-119.
[2] 滕修有.牧草品種及種植技術(上)[J].新農村,2024(12):19-20.
[3] 吳寧柔.優質牧草種植技術的探究[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4(10):65-67.
[4] 索南才讓,李林霞,丁愷,等.苜蓿牧草種植與飼草飼料加工技術研究[J].畜牧業環境,2024(13):9-10.收稿日期:2025-05-07
作者簡介:曹進(1981—),男,漢族,本科,獸醫師。
研究方向: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