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尼多病毒目冠狀病毒屬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該病自1971年在英國首次報道以來,蔓延至歐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隨著我國養豬業的集約化發展,PED的流行趨勢日益嚴峻,各種年齡豬都可感染,且以仔豬最為易感,臨床癥狀也最為嚴重。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脫水、食欲下降,發病持續時間長短和死亡率與豬年齡呈負相關,1周齡內仔豬死亡率高達 100% ,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2-4]。
永州市零陵區地處亞熱帶,冬季潮濕寒冷且持續時間較長,易導致PED的發生流行。在非免疫斷奶仔豬豬場,PED常以暴發性腹瀉形式發生,對豬場損失較大。PED的防控不僅關系到養豬業的經濟效益,還直接影響著公共衛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因此,深入研究PED的病原學特征和流行病學特點,制定科學有效的綜合防控策略,對于保障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永州市零陵區PED的綜合防控策略,旨在為養殖場生產中PED防控提供參考。
1PED概況
1.1PED的病原學
PEDV屬于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有囊膜正鏈單股RNA病毒,病毒粒子多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為 95~190nm ,表面有棒狀纖突,間距較大、排列規則,PEDV基因組編碼結構蛋白和非結構蛋白兩種,其中四種結構蛋白分別為纖突蛋白(S)、小膜蛋白(sM)、膜蛋白(M)和核衣殼蛋白(N)(圖1)[5-6]。PEDV對外界環境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在低溫條件下可長期存活,但對高溫和常用消毒劑較為敏感。
1.2PED的臨床癥狀
PED的潛伏期一般為 1~4d 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劇烈水樣腹瀉、嘔吐、脫水等。哺乳仔豬感染后常出現嚴重腹瀉,糞便性狀為糊狀或水糞便,多呈黃色或灰白色,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死亡率高達 100% 。斷奶仔豬和育肥豬感染后癥狀較輕,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精神沉郁和輕度腹瀉,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康復。成年豬發病多為隱性感染,僅出現食欲缺乏等輕微癥狀,但可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1.3實驗室診斷
PED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和實驗室檢測等方法。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包括病毒分離鑒定、RT-PCR、ELISA和免疫熒光等。其中,RT-PCR檢測方法最常用,該檢測方法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省時等優點。
2永州市零陵區PED的綜合防控策略
2022年9月—2022年12月,永州市零陵區對轄區10家有仔豬腹瀉史的規模豬場進行采樣監測,通過RT-PCR技術檢測腹瀉樣品中PEDV,選定華新豬場和天天順養殖場作為試驗豬場。2023年1月一2024年12月,指導2家試驗豬場制定了一系列PED防控措施。
2.1落實生物安全措施
PED通過直接接觸傳播,主要通過糞一口途徑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污染的物品、場內人員、運輸車輛等間接傳播。因此,落實生物安全措施是做好PED防控的基礎。養殖場嚴格執行有關要求:一是嚴格落實人員、物資和車輛消毒,飼養人員、進入場內物資和車輛必須嚴格消毒,同時盡量減少人員和物資進出的頻次。二是不同階段的飼養人員不能交叉,特別是配懷舍和產房的工人不能隨意串舍,各棟舍增加腳踏消毒,并配備場內工作服和鞋。三是落實引種隔離觀察制度,引種必須抽檢PEDV,在冬春季疫病高發季不引種,防止場內引入PEDV。從工作人員、物資、車輛和引種等方面,確保生物安全措施有效落實落地。
圖1PEDV 結構模式圖和電鏡下觀察形態示意圖[6]
2.2疫苗免疫
免疫預防是控制PED的最佳手段,也是預防、控制和凈化PED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亞單位疫苗、病毒樣顆粒疫苗、重組活載體疫苗、轉基因植物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因為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等方面原因,在臨床實踐應用中還相對較少[8。因此,我們選用了常用的PED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
根據養殖場情況制定了PED免疫程序,對豬群每季度進行1次PED弱毒疫苗普免,并于母豬產前5周和3周分別加強免疫1次PED滅活疫苗,確保場內種豬群常年維持較高PED抗體水平。
2.3加強飼養管理
一是豬場嚴格實行封閉化飼養管理,進行批次化轉群和出欄。二是改善豬舍環境,特別是產房的保溫措施,在冬春低溫季確保欄舍適宜的溫度,保證正常通風。三是明確接產工人職責,新生仔豬應在6h內分批次吃足初乳,保證每頭仔豬都能獲得母源抗體,切實提高新生仔豬的免疫力。四是加強日常衛生管理,及時清理糞便,保持圈舍干燥,減少潮濕環境對腸道的刺激。五是加強場內技術工人的培訓,提高其對PED的認知和防控能力。
2.4做好日常監測
疫情監測是及時發現和控制PED的關鍵。零陵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通過政企聯合,建立健全了PED監測體系,定期對豬場開展血清學和病原學監測。在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對2個發病場積極采取了有關治療和防控措施:一是對脫水嚴重的仔豬及時處置,防止PEDV進一步擴散。二是發病仔豬避免應激不進行注射治療,給予口服補液鹽,有針對性地加藥飲水治療。三是陽性棟舍環境用鎮疫醛(戊二醛癸甲溴銨溶液)和拜特衛效(二氯異氰脲酸鈉粉)等交替噴霧消毒,同時圈舍使用也可進行帶豬消毒。四是對陽性圈舍空欄后,采取燒堿浸泡→高壓沖水一消毒劑噴灑 $$ 火焰消毒等消毒流程,確保陽性圈舍消毒徹底。2024年以來,2個場PED疫情控制較穩定,監測每季度1次,沒有發現病原學陽性,種豬群PED抗體水平高達 95.3%o (圖2)
結語
通過兩年多的防控措施落實,2家豬場仔豬成活率從66.8% 提升至 90.3% ,成活率平均提高了 23.5%? ,以生物安全防控、免疫預防、飼養管理和日常監測為代表的綜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防控豬場PED疫情的發生和流行,也為其他規模豬場PED防控提供了技術參考。下一步,我們還將對防控方案進行推廣,切實提高規模場特別是自繁自養家庭農場仔豬成活率,為養殖增效和農民增收作出貢獻。
圖2A、B為2022年12月試驗豬場產房照片C、D為2024年6月試驗豬場產房照片
參考文獻:
[1]宋修文.湖南部分地區規模化豬場PED流行情況調查及防控[D].湖南農業大學,2021.
[2]張翠永,蔡文杰,胡雄貴,等.中小規模豬場流行性腹瀉的調查與綜合防控[J].湖南畜牧獸醫,2017,(02):23-24.
[3] 賈佩,周宏超.規模化豬場仔豬流行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控[J].動物醫學進展,2024,45(09):133-137.
[4] 王正義,蔡冬冬,王強,等.豬流行性腹瀉的流行病學概述[J].四川畜牧獸醫,2024,51(10):43-47.
[5] 楊玉棟.山東部分地區豬流行性腹瀉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S基因的遺傳進化分析[D].山東農業大學,2022.
[6] 劉旭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的分離培養及鑒定[D].南京農業大學,2014.
[7] 顏忠.我國豬流行性腹瀉流行現狀與防控進展[J].黑龍江畜牧獸醫,2024,(07):7-10+17.
[8] 郭沛伶,李依璇,王浩杰,等.豬流行性腹瀉疫苗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學報,2025,56(03):1042-1058.
收稿日期:2025-05-06
作者簡介:廖遠軍(1990一),男,漢族,碩士研究生,高級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防控和基層農技推廣。
*通訊作者:周衛國(1983一),男,漢族,碩士研究生,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研究方向:畜牧水產和基層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