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謝謝你們,幫大家追回了村集體資金。現在,村里花的錢、做項目啥的都在財務公開欄里,看得一清二楚,再也不是‘糊涂賬’了”近日,延安市寶塔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回訪川口鎮趙堯村時,村民胡小偉說。
此前,寶塔區紀委監委查處了趙堯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陳某某非法獲利16.5萬元的職務侵占案件,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案件被查處后,寶塔區紀委監委督促川口鎮黨委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以案促改工作。如今,川口鎮各村的村務公開更加及時、賬務管理更加規范。
資金、資產和資源是村集體的“家底子”和“錢袋子”,群眾關注度高,也是基層監督的重點。
寶塔區紀委監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和關鍵崗位、重要環節,運用“室組地 + 片區協作”聯合辦案機制,破解基層人情交織、社情復雜等難題,嚴肅查辦村干部截留挪用、貪污侵占、非法占有集體資金等問題。2024年以來,全區共查處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149件,黨紀政務處分110人,移送檢察機關7人。
“查辦案件不是目的,推動治理才是根本,我們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痛點堵點,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下大氣力開展專項整治,綜合施策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寶塔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專項整治發現的問題,寶塔區紀委監委做實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深入查找制度薄弱點、廉潔風險點、監督空白點,向相關單位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4份,督促案發單位深入對照檢查,開展自查自糾,進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寶塔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制定《寶塔區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獎補辦法補充意見》《寶塔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實施細則》,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租賃、入股、獎補等進行規范,并將全區行政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全部納入“陜農經”綜合信息監管服務平臺統一監管,筑牢制度“防火墻”
“咱村加油站對面的那塊土地長期閑置,實在是可惜要是對外租賃的話,每年能為村集體增加一筆收入。”去年3月,寶塔區柳林鎮二莊科村特邀監察員王亮亮參加村民代表會議時提出建議。
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查而未絕的背后,是“三資”管理混亂與基層監督力量相對薄弱之間的深層次矛盾。為強化對基層小微權力的監督,寶塔區紀委監委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在全區聘任320名村級特邀監察員,并建立配套機制、明確監督職責,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打通監督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米”。
去年以來,寶塔區像王亮亮這樣的村級特邀監察員,累計參加村“三委”會議964次,監督村級重大事項335項,收集廉情信息342條。同時,該區在各窗口單位設置“清廉寶塔”監督牌,以簡化問題線索反映方式,為群眾開辟監督舉報綠色通道。截至今年4月,寶塔區追回拖欠村集體資金2.13億元,收回村集體土地112.9畝、房產2.72萬平方米,整治擢荒地0.9萬畝,不斷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確保村民利益不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