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655(2025)增-0044-03
0 引言
異龍湖位于云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城東南 3km 處,是云南省重要的高原湖泊之一[]。然而,由于人為破壞和水資源匱乏,異龍湖曾一度面臨干涸的危機。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異龍湖的水環境治理工作也逐步加強。本文旨在通過排查異龍湖流域的入河排污口,為后續的整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背景
1.1異龍湖概況
異龍湖位于紅河州石屏縣城東南 3km 處,地處東經 102°28′~102°38′ ,北緯 23°28′~23°42′ ,緊靠珠江支系南盤江與紅河兩大流域分水嶺,系南盤江一級支流瀘江的源頭,屬珠江水系,是云南省重點高原湖泊中蓄水量最小的湖泊[2-\~3]。湖泊呈東西向條帶狀,兩端窄中間寬,湖內地形地貌平坦,為淺水過流濕地型高原湖泊,同時具備斷陷湖、淺水湖、半封閉湖、缺水湖、富營養湖、草藻轉換湖等方面的特性。異龍湖湖面面積 35.67km2 ,流域面積360.43km2 。法定最高運行水位線為國家85基準高程 1414.17m ,對應水量1.14億 m3 ;最低運行水位1412.67m ,對應水量6410萬 m3 。最大水深 6.55m ,平均水深 2.75m 。東西軸線長 13.09km ,南北最寬3.61km 里、最窄 1.40km ,湖岸線長 38.60km 。1971年開鑿青魚灣隧洞后,湖水從青魚灣隧洞入紅河水系,2017年3月10日復歸珠江水系。因人為破壞和水資源匱乏,異龍湖曾于1981年完全干涸,2013年干涸至僅剩1573萬 m3 。
1.2政策背景
2022年1月,《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辦函[2022]17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要求加強和規范入河排污口(以下簡稱“排污口”)監督管理。云南省結合實際,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云南省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云環發[2022〕27號)。紅河州石屏縣切實落實好各項工作,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查、測、溯”為舉措摸清底數,針對異龍湖流域排污口信息化建設,保障異龍湖流域水環境安全,改善水環境質量,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在異龍湖流域開展排污口排查信息化建設項目,完善異龍湖監督管理體系。
2 研究方法
按照“全覆蓋、重實效、可執行”的原則,采用人工排查[4],對異龍湖流域入河入湖排污口為排查整治對象,摸清排污口數量,建立排污口名錄。
現場排查過程中,根據已掌握的沿河環湖污染源名錄和流域水系圖,資料收集階段提取的關鍵信息等,對排查范圍按照“全覆蓋”的要求開展技術排查,分析辨別疑似入河入湖排污口,制作疑似排污口分布圖,按河段及疑似排污口分布狀況制定排查分組,結果在地圖中進行展示,疑似排污口信息包括詳細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建立疑似排口的排查任務臺賬,方便進行現場徒步排查[5]
根據工作實際,沿河開展人工徒步現場排查,排查轄區范圍內匯人河流、河涌、溪流、溝渠、灘涂、濕地、碼頭、工業聚集區、城鎮、暗管、滲坑、裂縫等,開展排查河段“全口徑”排查。核實確定入河排污口信息,同步開展入河排污口水質水量監測。
3研究結果
本次排查共識別出排污口496個,其中無水排口402個,有水排口94個。從排口類型看,雨水排口141個、農田退水口221個、雨污混流口28個,其他排口106個。對不同類型排口進行溯源,結果如下:雨水口來源為雨水;農田退水口來源為農田退水和雨水;雨污混流口來源為雨水、農村生活污水;其他排口來源為支流匯入、濕地出水、山箐水、一體化處理設施出水等。具體分布位置見圖1。
在94個有水排口中,滿足采樣條件的排口73個。水質監測結果顯示,Ⅱ類水排口24個、Ⅲ類水排口11個、V類水排口13個、V類水排口6個、劣V類排口19個。具體分布情況見圖2。
4討論與建議
4.1劣V類排口污水來源分析監測結果表明,8個劣V類排口是異龍湖入湖污染負荷的重要來源,其分布往往與村落密集區、農田集中區及主要入湖河道相關聯。其污水來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農田退水、沖擊性負荷(暴雨徑流污染)。生活污水:這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主要因部分區域截污納管不完善、管網破損或錯接漏接,導致未經處理或僅簡單處理的生活污水(富含COD、氨氮、總磷)混入雨水系統或直接排入溝渠。農田退水:流域內農業活動頻繁,大水大肥的種植模式(如蔬菜)導致化肥、農藥隨灌溉退水和雨水徑流大量流失。退水中富含氮、磷營養鹽及農藥殘留,且缺乏有效的收集處理和生態攔截措施,直接排入水體造成污染。種植結構不合理(高耗水高施肥作物比例大)及退水方式粗放(直排入河)加劇了這一問題。沖擊性負荷(暴雨徑流污染):石屏縣降雨集中,旱雨季分明。旱季污染物(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沉積在溝渠河道的污染物)大量累積,雨季初期的強降雨形成地表徑流,對這些污染物產生強烈的沖刷作用,形成短時、高強度的污染負荷(俗稱“初期雨水污染”),導致排口水質在雨季急劇惡化至劣V類,進而影響異龍湖水質。
4.2 整治建議
針對生活污水混入問題,建議完善截污設施,加強管道維護和管理,確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處理[-7]。
針對農田退水問題,建議優化種植結構,減少大水大肥作物的種植;同時加強尾水處理,采用科學合理的排放方式[8-9],避免污染直接進入異龍湖入湖河道。
針對沖擊性負荷的影響,建議加強平時的環境管理工作,如及時清理生活垃圾、妥善處置農業垃圾等,減少雨季時高強度的污染負荷[0]
5結論
本研究響應國家和云南省關于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的決策部署,系統性完成了異龍湖流域入河排污口的“查、測、瀕”工作,共識別排口496個,掌握了94個有水排口的水質狀況(其中劣V類排口8個),并建立了詳細的排污口名錄與空間分布數據庫。研究結果清晰揭示了異龍湖流域人河污染的主要癥結:雨污混流、農田退水污染以及雨季沖擊性負荷是導致劣V類水質排口存在并威脅湖泊水環境的核心因素。基于溯源分析,本研究提出的分級分類整治建議(完善截污治污、優化農業結構及建設生態攔截設施、加強環境管理和應對沖擊性負荷)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效減少入湖污染負荷,是改善異龍湖水質、遏制富營養化趨勢的關鍵環節。未來,應持續深化排污口信息化、動態化、精細化管理,并將其作為異龍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為保護和恢復異龍湖健康水生態系統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魏翔,唐光明.異龍湖近20年來營養鹽與水生生態系統變化[J].環境科學導刊,2014,33(2):6.
[2]薛麗輝.異龍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問題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20(5):6.
[3]吳漢.異龍湖近百年來湖泊沉積物有機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其環境指示意義[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4.
[4]白安.排污口排查在河湖黑臭水體整治中的應用[J].互動軟件,2023(4):2481-2482.
[5]陳威,王宵,李杰.城鎮河道排污口排查及溯源方法研究[J].城市勘測,2021(S1):4.
[6]高小艷.東江源沿江村鎮生活污水特征及治理技術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2.
[7]唐建國.工欲解黑臭必先治管道—《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一—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解讀[J].給水排水,2016,42(12):4.
[8]朱俊,高小孟,陳佳,等.浙江平原河網地區農田排水口監管思路初探——以長興縣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21.
[9]王少麗基于水環境保護的農田排水研究新進展[J].水利學報,2010(6):6.
[10]袁夢祥,趙洛琪,高雨晗,等.考慮空間尺度效應的云南異龍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解析[J].湖泊科學,2024,36(3):770-781.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mediation of River-entering Pollutant DischargeOutletsintheYilongLakeBasin
GUAN Jian, QIN Jiang (YunnanAcademyofEcological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Yunnan KeyLaboratory for Pollution Processesand Control of Plateau Lake-Watersheds,Kunming 650034, China)
Abstract:YilongLakeasoneoftheninemajorplateaulakesinYunnanProvince,holdssignfcantimportancefor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ofthe surroundingareas.This paperconducteda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of riverenteringpolltantdischargeoutlets intheYilongLakebasin,aimingtoestablishaclearinventoryoftheseoutletsandprovidea scientificbasisforwaterenvironment governance.Through manualinspectionandwaterqualitymonitoring,dischargeoutlets requiringremediation werescreenedbasedonwaterqualityconditions.Ananalysisofthesewagesources fromoutlets withwater qualityinferiortoGradeVwascoucted,andtargetedemediationsuggestionswereproposedtoimprovethewatereioment quality of the Yilong Lake basin.
KeyWords:IdentificationofPollutantDischargeOutlets;WaterQualityMonitoring;RemediationSuggestions;Yilong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