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推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教育重點。英語教學目標從單純知識傳授向綜合素養培養轉變。英語繪本內容豐富、情境生動、文化多元,是優質教學資源。思維導圖能將知識結構化、形象化,融人小學高年級英語繪本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繪本、提升閱讀能力,促進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一、核心素養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內涵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含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
語言能力指學生運用英語溝通、表達和理解的能力,涉及詞匯、語法、語音等基礎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文化意識要求學生了解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增強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包容,培養文化認同感和傳播意識。
思維品質體現為學生運用邏輯、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分析解決問題,提升思維敏捷性、深刻性和靈活性。
學習能力強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方法,主動探索知識,為終身學習奠基。
(二)思維導圖的內涵及作用
思維導圖由托尼·博贊提出,以中心主題為核心,通過分支分類關聯相關概念和信息,形成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的知識網絡。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思維導圖可直觀呈現繪本故事脈絡、人物關系和主題思想,輔助學生理解記憶。繪制和運用思維導圖能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引導其主動思考、歸納總結,提高學習效率。
二、思維導圖在Everyone loves lunch-timebutZia繪本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一)教學準備階段
教師在準備Everyone loves lunchtime butZia繪本教學時,需深入研讀繪本,梳理主要情節、人物特點和文化內涵。以“Zia對具有粵菜特色午餐態度的轉變”為中心主題構建思維導圖,設立“Zia的困擾”“特別的午餐”“轉變與分享”等主要分支,分別對應故事發展階段。在各分支下細化關鍵詞,如在“Zia的困擾”分支下標注“獨特的粵菜午餐”“同學的詢問”“Zia的期望”等;“特別的午餐”分支下記錄不同日期的午餐食物(湯圓、叉燒包等)及其含義;“轉變與分享”分支下記錄Zia態度轉變的關鍵事件和分享午餐的喜悅。這一過程幫助教師構建清晰的教學框架,為教學設計提供支持。
(二)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閱讀前,教師展示繪本封面,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將學生的回答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以“人物”“食物”“環境”等為分支添加具體內容。這不僅激活學生已有知識,還激發其閱讀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預測故事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閱讀中,師生共讀時,教師引導學生逐頁閱讀繪本,結合思維導圖提取關鍵信息。讀到Zia感到困擾的部分,引導學生思考可添加到“Zia的困擾”分支的信息,如表情、動作、內心想法等;讀到特別午餐部分,在“特別的午餐”分支詳細記錄午餐種類、日期和含義。學生通過這種方式梳理故事脈絡,理解情節和內涵。自主閱讀時,學生依據思維導圖框架深入閱讀,完善思維導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閱讀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復述故事,學生按分支順序講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強化對故事內容的記憶。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圍繞思維導圖討論,提出問題,如“Zia為什么會轉變態度?”“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學到什么關于中國飲食文化的知識?”學生結合思維導圖信息和自身思考發表觀點,拓展思維深度,增強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三)教學效果評估
通過觀察課堂表現、學生作業和課后測試結果,發現思維導圖在該繪本教學中效果良好。課堂上,學生參與度高,能準確提取關鍵信息添加到思維導圖中。復述故事環節,大部分學生能借助思維導圖流利復述,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作業完成情況顯示,學生根據故事脈絡圖復述或演繹繪本故事時準確性和流暢性較高,對故事理解更深入。在文化討論中,學生能結合繪本內容發表見解,文化意識增強。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繪本教學中的優勢
(一)提升語言能力
思維導圖助力學生系統學習和記憶繪本詞匯與句型。閱讀時,學生將重點詞匯和句型分類整理到思維導圖中,加深理解和記憶。復述和討論環節,學生運用這些詞匯和句型表達觀點,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二)增強文化意識
繪本蘊含豐富文化元素,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挖掘和理解這些內涵。以該繪本為例,通過梳理不同粵菜的含義,學生直觀感受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食物承載的情感和價值觀,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培養文化意識。
(三)培養思維品質
繪制和運用思維導圖需要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和推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閱讀過程中,學生根據故事發展調整完善思維導圖,鍛煉思維靈活性和敏捷性。討論環節,學生基于思維導圖發表觀點,評價和反思故事人物與情節,培養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四)提高學習能力
思維導圖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工具,幫助學生學會整理知識、構建知識體系。繪本閱讀中,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可應用于其他繪本閱讀和英語學習。此外,思維導圖還能提高學習效率,復習時學生通過查看思維導圖快速回顧繪本主要內容,加深記憶。
四、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繪本教學中應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一)挑戰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上存在較大個體差異。部分學生能快速理解運用思維導圖,而基礎較弱的學生可能在繪制思維導圖、提取關鍵信息方面存在困難,影響對繪本內容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需要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需合理安排時間,確保學生閱讀繪本、繪制思維導圖和完成教學任務。時間安排不合理會導致教學進度滯后。
(二)應對策略
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提供挑戰性任務,如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并深入分析繪本;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指導,如提供思維導圖模板,幫助他們逐步完成繪制,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時間因素,合理安排教學環節。課前讓學生預習繪本,節省課堂繪制思維導圖的時間。課堂上把握各環節時間分配,如縮短閱讀前導入時間,將更多時間留給閱讀、繪制和討論環節,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確保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
五、結論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繪本教學中應用價值顯著,能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在Everyone loves lunchtimebut Zia繪本教學實踐中,思維導圖在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應用過程中面臨學生個體差異、教師引導難度和時間管理等挑戰,需要教師關注學生差異,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優化時間管理。未來應進一步探索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其優勢,為小學英語教學注入活力,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英]東尼·博贊.思維導圖[M].卜煜婷,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3]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