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屆中國一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標準院)作為中非標準化合作與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非中心)的建設單位,攜最新標準化研究成果在博覽會上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標準化工作在推動中非經貿“軟聯通”、助力非洲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

本屆博覽會以“中非共行動逐夢現代化”為主題,是今年中國同非洲國家在經貿領域最為重要的交流活動之一,圍繞落實中非“十大伙伴行動”舉辦各類經貿活動30場,廣泛涵蓋中非產業鏈合作、綠色礦產、基礎設施、傳統醫藥、文化產貿、青年創新創業等主題和合作領域。主展館設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展覽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據悉,有53個非洲國家、11個國際組織、27個國內省區市和4700多家中非企業、商協會、金融機構等超3萬人報名參會參展。剛果(布)、肯尼亞、納米比亞、南非、尼日利亞等5個非洲國家擔任主賓國,湖北省、重慶市擔任主賓省(市)。
作為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布的“中非質量提升計劃”的重要載體,中非中心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創新”的原則,致力于打造成為中非標準化研究、信息服務、開放合作、人才培養的國家級機制平臺,以標準化助力中非企業投資貿易,服務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
未來,中非中心將重點開展四個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建設中非標準信息平臺。平臺面向中非企業和相關機構,提供標準知識和信息服務,持續更新中非標準化機構和相關組織工作動態;及時發布技術法規、合格評定、知識產權等市場準人信息;展示中非“小而美”項目建設、援非標準化技術培訓等項目成果和成效。二是開展標準翻譯和比對分析。在雙方授權下,圍繞機電產品、機械器具、車輛運輸、服裝紡織、化工工業產品等中非重點貿易領域,開展中國標準外文版和非洲標準中文版翻譯,便利中非有關企業及機構使用。根據需要開展中非重點貿易產品標準關鍵指標的對比分析,促進雙方標準達成協調一致。三是開展標準化合作與研究。推動建立中非標準化示范園區,助力非洲國家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開展《中國一南非針灸戒毒臨床實踐標準合作與海外應用》項目,為南非毒品成癮治療領域提供新思路;深化中非標準化交流互訪,在感興趣的專業技術領域聯合舉辦交流會、研討會。四是推動標準化人員培訓。根據非方標準化工作需求,可通過選派專家赴非、邀請非洲標準化工作人員來華或線上交流等方式,在國際標準化、能效等方面開展標準化培訓。
會展期間舉辦了質量基礎設施助力中非產業協同發展合作交流會,標準院代表以“深化中非標準化務實合作促進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向與會的企業、高校介紹了標準院以及中非中心的有關情況,闡明了標準化工作在實現質量基礎設施“軟聯通”和助力中非合作中的重要意義。同時,演講中也展示了中非在標準化務實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及未來工作愿景:在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與非盟委員會(AUC)簽署了《中非質量基礎設施合作計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也先后與非洲標準化組織(ARSO)、非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AFSEC)等非洲標準化相關組織,埃塞俄比亞、摩洛哥等非洲國家標準化相關機構簽訂了7份合作協議,通過機制共建架起合作“四梁八柱”。在交通、能源、建筑領域,共同推進東非區域亞吉鐵路和蒙內鐵路、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場、復興大壩水電站、非盟會議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大樓等建設項目,培育中非合作“示范樣本”。在人文交流、就業促進、醫療衛生領域,通過共同舉辦中非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論壇、援建“魯班工坊”職業教育體系、開設醫療衛生公共管理標準化研修班等方式,加強中非標準化交流合作,培養非洲急需技術人才,提升非洲醫療人員專業水平,改善非洲醫療服務質量,筑牢民生“幸福根基”。
通過走訪各非洲國家展位,標準院主動向與會非方代表宣介對接中非中心共建事宜,并充分了解在非中資企業在標準化領域的技術需求。此次參展,不僅展示了標準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展現了中國標準化服務全球發展的擔當,更勾勒出中非以標準為紐帶、共促產業升級的新圖景,為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筑牢“軟聯通”基石。




以上是展會現場精彩瞬間的視覺呈現,鏡頭所及,既是中國標準服務非洲產業升級的生動注腳,更是中非攜手邁向現代化征程的鮮活見證。
攝影/劉燚 整理/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