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Optimization of Standards System for Curtain Walls, Doors and Windows of Buildings
ZHAO Qian1* LIU Huitao1 ZHANG Xichen1.2 FUXiangqiu1.2 YAN Qiang1 SHANG Qinghuan1 (1.JiankeEETCo.,Ltd.; 2.StateKeyLaboratoryofBuilding Safetyand Environment,China Academyof Building Research)
Abstract:Theconstructionandoptimizationofsectoralstandards systemareofprofoundsignifcanceandcanberegardedas thecorerstone forsectoral development.Thisresearch focusesonthe problems existingchallengeswithinthestandardssystem forcurtainwalsdosandwindowsofbuilings.Basedonthecurrentpolicyndtrategicdeployments,ittacksthetedsof cutting-edgetechologicalinovationdentifesmarketdevelopmenttrends,nddrawsonthefeedbackdemandsofegieng practice.Throughcomprehensivelyconductingsurveys on theapplicabilityof existing standardsandsolicitinginputs fornew projects,thestandardssystemforcurtain wall,doorsand wndowsofbuildingsisoptimizedandimproved.Effortsaremade to mprove theefficiencyandqualityofstandardsupply,andestablishacomprehensive,advanced,reasonable,andwellcoordinatedstandardssystemwithoptimizedstructureanddynamicadaptabilityinordertoachievethegoalof‘streamlining andstrengtheningthestandardssystemItwillrealize“oneunifedmarket,oneregulatorybaseline,andonesetofstandards”, providingrobust technicalsupportandnormativeguidanceforthehigh-qualityindustrial developmentofcurtainwals,doors and windows of buildings.
Keywords:curtain walls,windows and doors of buildings;standards system; optimization
0 引言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的《2024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通知要求,2024年加快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優化新型標準體系、著重強化標準實施應用。縱觀建筑幕墻門窗領域,其標準體系已具雛形[1-2]。一個標準體系在建立一段時間后,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系統性退化”3,需要結合新形勢和新需要,對其進行優化,深入挖掘其對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因此,加強標準化頂層設計,優化完善標準供給結構,構建適應行業發展趨勢、滿足技術迭代要求、引領產業轉型升級、迎合消費者需求的建筑幕墻門窗行業標準體系,并進行持續優化完善,形成結構合理、動態調整且銜接配套的標準體系,是推動建筑幕墻門窗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也是提升幕墻門窗領域產品及工程質量的重要保障。
1 標準體系的概念
根據GB/T13016—2018《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4的規定,標準體系是“一定范圍內的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標準體系構建是運用系統論指導標準化工作的一種方法,是開展標準體系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工作,也是編制標準、修訂規劃和計劃的依據。標準體系表是一定范圍內包含現有、應有和預計制定標準的藍圖,是一種標準體系模型。
通過行業某一領域范圍內的標準體系可以系統、動態地描繪該領域發展藍圖,全面了解行業的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系統規劃標準研制項目,全面指導標準實施計劃,同時也是檢索和推進標準應用的有效依據。
2 建筑幕墻門窗領域標準體系現狀
在建筑幕墻門窗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及完善是全國建筑幕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48)一直在重點推進的工作。該技術委員會在國家政策指導及支持下[5,圍繞“優化標準供給質量、提升標準化水平、推進標準國際化、有序推進標準宣貫,強化標準實施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實踐,形成了標準體系框架及標準明細表,如圖1所示。體系涵蓋4個標準層級:綜合標準、基礎標準、通用標準和專用標準;6個類別:材料、設計、加工組裝工藝、施工、質量控制及維護改造,為行業標準化的發展奠定了先決基礎條件。
通過對現有標準體系框架與構成、標準技術內容與水平、標準實施與執行情況、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程度等方面數據統計及分析,發現標準體系的適用性尚需通過實踐的檢驗與論證來加以驗證和完善。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標準體系的邊界不夠清晰。綜合標準屬于房屋建筑的范疇,涵蓋建筑工程的不同專業領域,雖然相關標準條文也有針對幕墻門窗內容的規定,但標準本身不應該歸屬于幕墻門窗標準體系。
2)標準體系側重于對標準的類別進行區分,但未對幕墻、門、窗以及材料配件等標準化對象進行明確界定,導致在實際應用與管理過程中,對不同對象適用標準難以精準判斷。
3)標準體系中上下級的隸屬關系不明確。不便于標準的歸類管理,容易引發標準重復編訂以及交叉引用亂象,不利于標準的系統性整合與高效運用。
3 標準體系優化實踐
3.1標準體系優化的主要內容
通過對建筑幕墻門窗領域國家標準的深度剖析與系統梳理,結合幕墻門窗行業發展趨勢[,全方位開展標準適用性調查和新項目廣泛征集,推進標準體系的優化升級。具體而言,全面整合那些標準化對象界定過窄、條款內容存在交叉重疊現象的既有存量標準,消除冗余,提升標準的集約性與協同性;緊密圍繞國家產業政策走向和前沿技術發展趨勢,提出一系列計劃項目,使其精準對接行業需求,引領技術創新;針對技術條款滯后于行業發展的國家標準,及時開展修訂工作,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材料工藝和設計理念,確保標準的時效性與實用性;廢止技術內涵嚴重陳舊,與當下行業實際嚴重脫節,已無法有效指導實踐的標準項目,為新的標準體系騰挪空間;對于不再適宜作為國家標準,但在市場中仍具備一定應用價值和規范作用的標準,有序轉化為團體標準,充分發揮經營主體在標準制定與實施中的靈活性與創新性;審慎采信那些在實踐中取得良好成效、契合國家標準定位的團體標準,補充完善國家標準體系的空白與短板,加速優秀成果的廣泛應用。在此基礎上,重新構建科學合理、層次分明的國家標準體系圖表,為建筑幕墻門窗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標準支撐。

3.2標準體系優化的基本原則
標準體系優化建設既是標準化工作的一種方法,也是開展標準化工作的基礎,同時還是標準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建筑幕墻門窗領域新標準體系建設思路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標準體系構建應該基于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標準時,需要充分考慮新發展階段下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發展趨勢,以確保標準的前瞻性和可持續性。
2)系統性原則。標準體系應該是一個系統整體,各個標準之間應該相互關聯、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標準體系。在優化標準體系時,需要考慮各個標準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確保標準體系的系統性和協調性。
3)全面成套原則。標準體系優化需要全面考慮建筑幕墻門窗領域的各個方面,確保標準的全面性和綜合性。標準體系、子體系及標準項目清單應全面、完整、成套。
4)劃分清楚原則。標準體系表內的子體系或類別的劃分,以及各子體系的范圍和邊界的確定,應考慮行業、專業及其細分門類,消除冗余和沖突,使標準體系更加清晰、一致和高效。
5)層次適當原則。標準體系優化層次類別劃分應適當合理,同時便于理解,提取通用技術要求形成共性標準,并置于上層;其他的技術標準要根據每個領域(或產品)的具體情況進行劃分,減少復雜性。
6)便于維護原則。標準體系是根據建筑幕墻門窗領域技術及產品的更新與發展,動態地進行更新和發展的。因此,優化標準體系時應考慮該體系優化后的可擴充性、調整性和可維護性,確保標準體系的適應性和時效性。
3.3標準體系優化的主要成果
標準體系優化聚焦于增強建筑幕墻門窗的安全性、適用性、節能效率、耐久性能等,并全面規范材料選用、產品設計、生產加工、施工安裝及驗收流程,確保各環節均有據可依、有標可循。
優化后的標準體系分為以下3個層級。
第一層級按標準類別分為A基礎標準、B方法標準、C通用標準、D產品標準、E管理服務標準共五大類。
第二層級按標準類別的小類劃分,如:方法標準下分為:BA綜合、BB安全、BC節能、BD適用、BE耐久。
第三層按專業、品種等進行細分,如:“BB安全方法”標準下分為:BBA材料、BBB結構、BBC防盜、BBD防火、BBE防夾撞、BBF防脫落、BBG其他。優化后標準體系框架如圖2所示,標準分類統計見表1。
3.3.1基礎標準
基礎標準是指在一定范圍內作為其他標準的基礎并廣泛使用的,對標準化對象的共性因素做出統一規定的標準,如概念界定、分類規范、通用原則等,確保整個標準體系在統一的基礎上運行,避免由概念不清、術語混亂、分類模糊、原則不一等問題導致的誤解和沖突。基礎標準是整個標準體系的基石,建筑幕墻門窗領域基礎標準包括術語、符號、分類、標記和協調標準等。


3.3.2方法標準
方法標準主要規定建筑幕墻門窗的檢測、試驗、評估等過程對應的方法和程序,為產品性能的評價和質量控制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在原標準體系中,方法標準并未被單獨列出,而是被歸類為質量控制標準。然而,在建筑幕墻門窗領域,相關產品的性能和質量評估高度依賴于大量的試驗驗證。這些試驗驗證的過程和方法均受到方法標準的嚴格規范。事實上,方法標準在該領域的標準體系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數量占比約為體系標準總量的 35% ,這充分凸顯了方法標準的重要性和獨立性。
3.3.3通用標準
在建筑幕墻門窗行業,產品種類繁多,包括廣泛使用的主流產品、那些仍在使用但逐漸被新產品所取代的老舊產品以及新技術發展下涌現出的新興產品。制定具有廣泛適用性和指導性的幕墻門窗標準至關重要。這些標準旨在規范該領域的通用性和綜合性,確保所有相關產品和服務在質量、性能及安全性上達到統一的基本要求。這些標準不僅為建筑幕墻門窗產品提供了通用的設計、加工制作及應用的技術基準,還對眾多新興產品起到了指導作用。它們對整個行業的規范化管理、技術進步以及市場競爭力的提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3.4產品標準
產品標準是對建筑幕墻門窗的具體產品進行分類、命名、規格、技術要求等進行規定的標準,為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應用等環節提供明確的技術依據,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符合市場需求。其也是建筑幕墻門窗領域數量較多的一類標準。建筑幕墻門窗領域從大的產品分類上主要包括建筑幕墻、建筑用門和建筑用窗。
3.3.5管理服務標準
管理服務標準是對建筑幕墻門窗行業的管理流程、服務質量、評價認證等方面進行規定的標準,規定相關過程服務需要滿足的要求以保證其適用性,為行業的規范化管理、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指導,確保行業的穩定健康有序發展。幕墻門窗領域包括幕墻門窗的定制、交付、售后服務、評價認證等相關標準。
4 結論與展望
建筑幕墻門窗領域的標準體系優化已初步完成,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成果,然而行業技術迭代創新迅猛,標準技術更迭迅速與標準滯后的矛盾持續存在,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環節依然薄弱,且跨領域協調溝通仍需深入推進。
因此,標準體系優化并非一勞永逸之舉,可以說標準體系優化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將標準體系優化工作從先行試點穩步拓展至全面深化落地,將短期專項行動逐步固化為長效運行機制;工作推進模式應實現從單純的自上而下指令式,轉變為自下而上的需求驅動式,充分調動各層力量;同時,要打破行業內外壁壘,由以內為主的封閉模式邁向內外互促的開放格局。唯有如此多維度、全方位深化變革,才能為建筑幕墻門窗行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保障行業穩健前行。
參考文獻
[1]張喜臣.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引領建筑幕墻門窗領域高質量發展[J].工程建設標準化,2023(2):32-33.
[2]張喜臣.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專業標準體系框架[J].工程建設標準化 ,2022(7):33+35 業
[3]麥綠波.標準體系優化的方法[J].中國標準化,2018(7):58-65.
[4]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GB/T13016—201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5]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2024—2025年)[J].工程建設標準化,2024(5):48-56.
[6]建筑建材相關推薦標準匯編[J].上海建材,2020(3):30-34.
[7]王洪濤,萬成龍.建筑幕墻門窗發展趨勢[J].建筑科學,2018,34(9):93-98.
(責任編輯: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