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ruction of Standards System Framework for Digital Villages in JiangsuandResearch onImportantStandards
ZHENG Zhong1 ZHANG Yanqin1 MAOXuewei2 XU Xinyi1 (1.Jiangsu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2.Jiangsu Interne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en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standardizationof digital villages in Jiangsu provine,this paperanalyzes the standardizationdemandsofdigitalruralconstructionbasedonthecurentsituationinJiangsu.Itdesignsatop-level standardizationsstemndconstructsframeworkforstandardsstemfordigitalvilagesinJangsutoconductrsarchon important digital rural standards.
Keywords:Jiangsu;digitalvillages;standardssystem;standards
0 引言
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數字鄉村建設與發展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系統謀劃、統籌協調、科學管理和規范引導。標準化作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石,對數字鄉村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全國各地已紛紛探索開展數字鄉村標準化工作。浙江、山東等已頗具成效2,如表1所示。
1 標準化需求分析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強化標準引領,實施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安排。為貫徹中央的這一部署,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了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建設路徑,為標準化建設引領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保障[3]
江蘇省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政策層面,出臺《關于高質量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江蘇省數字鄉村建設指南》等一系列方針措施;實踐方面,基本建成農業農村大數據云平臺(“蘇農云”),4個地區創建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同步開展10個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工作,探索物聯網、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場景,讓農村農民更好地享受數字化發展紅利,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蘇州張家港入選國家級數字鄉村優秀案例;多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大型央廚餐飲集團、國家級數字漁港等數字鄉村建設碩果累累。在數字基建提檔跨越、智慧農業升級賦能、智慧綠色鄉村建設、信息技術惠農便民和鄉村數字治理提升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江蘇已發布數字鄉村領域地方標準40余項,內容涉及數字基礎設施、農業農村數據、農業信息化、鄉村數字化、建設與運營、安全與保障等方面,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正逐步形成。總體而言,江蘇數字鄉村標準化已具備良好的工作基礎。
然而,在建設過程和試點推進中,問題依然突出。(1)供需對接不平衡。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的期待和需求不斷提升,但鄉村的信息化服務普及度沒有完全匹配需求的發展。信息化應用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服務的推廣和普及;(2)技術應用不廣泛。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依然存在。權威統計數據顯示,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 63.8% (城鎮地區為 85.3% ),部分農村偏遠地區網絡覆蓋不到、信號強度不夠等問題仍較為突出,這種發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獲取信息、理解政策、參與市場經濟的能力;(3)標準化工作有待完善。一是整體規劃設計上,江蘇統籌協調不全面,缺乏系統的標準體系;二是數字鄉村基礎設施、農機裝備、信息系統、數據資源互聯互通等方面的關鍵標準缺失,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數字鄉村建設缺乏規范指導[4]。同時,標準的應用與實施效果評價不到位。
2 標準化頂層設計
為更好地服務指導江蘇各地有序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根據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體安排及標準化驅動模式,江蘇省制定《江蘇省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指引》。通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準確研判江蘇省數字鄉村發展現狀和趨勢,明確“十四五”時期江蘇省數字鄉村建設標準化規劃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科學制定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三年規劃,推動全省數字鄉村發展實現整體協同,以標準化引領江蘇省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指引》由5個部分組成:總體要求、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建設流程和工作機制等。第一章總體要求,明確了江蘇省數字鄉村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第二章建設思路,梳理提煉了數字鄉村建設的邏輯思路,從構建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和研制標準2個方面開展工作;第三章建設內容,明確了數字鄉村建設7個方面的主要任務;第四章建設流程,闡明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制定流程;第五章工作機制,重點圍繞培養標準化意識、開展標準化工作、參與標準修訂工作等方面構建工作模式。
3 標準體系框架構建
參照國家《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結合江蘇數字鄉村建設的豐富經驗,初步構建出江蘇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如圖2所示。
江蘇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主要由建設標準子體系、管理與保障標準子體系、發展指標標準子體系組成。其中,建設標準子體系是江蘇數字鄉村標準體系的主體部分,該部分包括:
一是鄉村基礎設施標準。包括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標準和網絡基礎設施標準梳理與統籌制定。對水利、交通、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對相關標準進行梳理和制修訂;梳理制定網絡共建共享、網絡性能和服務質量要求、跨網絡數據傳輸服務等標準。
二是數據與平臺。針對數字鄉村建設對于數據
c CA種植業數字化 D數字富民產業 DA電子商務智慧農業 CB養殖業數字化 CD農產品加工數字化 DB智慧旅游 DD普惠金融CE社會化服務數字化管理與保障體系 應用場景 E鄉村數字治理 E數字務 EC數字法治 F數字惠農便民 FA信學教務 FC數字醫療 E 發展指標體系ED智慧應急 FD智慧養老B數據 BA農業農村數據 BB農業農村數字平臺平臺A基礎 AA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 AB網絡基礎設施設施
資源的整合融通需求,梳理制定基礎庫標準和專題庫標準。統籌制定統一的數據資源平臺建設標準,包括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數據格式規范、統一平臺接入端口等。
三是智慧農業。按照農業的基本劃分種類,圍繞現代信息技術在種植、養殖、農機、農田建設等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應用梳理制定相關標準。
四是鄉村數字富民產業。推動農村產業服務數字化、農業科技服務數字化、農業信息服務數字化轉型。圍繞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智慧旅游、數字創意農業、數字普惠金融和數字文化5個方面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
五是鄉村數字治理。數字治理針對數字黨建、數字村務、數字法治、智慧應急等梳理制修訂標準。主要規范信息技術在農村黨建黨務、村務、鄉村法治和安全應急等工作中的應用。
六是數字惠農便民。除數字信息服務、數字教育培訓、數字醫療標準外,結合省內農村人口老齡化趨勢,提出了制修訂智慧養老標準,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農村老年人醫療、看護等基礎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
七是智慧美麗鄉村。圍繞數字化綠色生產、綠色生活和人居環境監測3個方面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規范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農村生活和環境監測方面的應用。達到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創新鄉村綠色生活方式,分類推進農村生態保護的目的。
管理與保障標準子體系主要由基礎類、管理類標準組成,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管理和保障規范;發展指標標準子體系是評價數字鄉村建設發展水平的標準的集合,檢驗衡量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的效果。
4重要標準
標準制修訂是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組成和關鍵內容,制定科學有效、符合實際的標準對數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的引領、支撐作用。2025年,江蘇發布實施《數字鄉村建設導則》《數字鄉村發展指標體系》2項江蘇省地方標準。
《數字鄉村建設導則》共包含13個章節,2個資料性附錄。基于全省實際情況,給出了江蘇的“數字鄉村”定義:廣泛應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促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各領域數字化轉型,以農民數字素養提升為內生動力,建成產業多元興旺、服務共享便捷、治理高效有力的數字化鄉村社會發展新形態。標準的第5章到第12章為數字鄉村建設的核心內容。給出了數字鄉村建設的總則,對鄉村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與平臺、智慧農業、鄉村數字富民產業、數字治理、數字惠民服務、智慧美麗鄉村以及運營模式和運營管理提供指導。用于指導以縣為單位的數字鄉村建設、運營與管理。
《數字鄉村發展指標體系》給出了完整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指標體系(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23個),所有指標的內涵和計算方法,數據采集的來源,數據采集的基準值以及權重確定,數據結果的應用,以及指標的內涵以及具體計算方法。重點監測鄉村數字基礎設施、鄉村數字經濟、鄉村數字治理、鄉村數字文化、鄉村數字公共服務、智慧綠色鄉村6個方面發展情況,適用于開展縣域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的評價。
5結語
江蘇圍繞數字鄉村建設與發展實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標準化舉措。梳理總結該省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先進經驗,提出江蘇省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架構,形成科學規范、客觀公正、適用性廣、操作性強的數字鄉村建設評價體系;在現有國行標基礎上,結合江蘇重點發展領域以及急用先行等原則,較系統地提出當前階段數字鄉村標準化重點需求和近期標準制修訂計劃,明確了標準制修訂的重點領域,為解決數字鄉村建設發展面臨的亟需問題提供了有效指導;選取已入選的國家級和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對研制的數字鄉村標準進行標準符合性檢測和標準實施評估。通過建立標準符合性檢測與標準實施評估機制,確定數字鄉村建設中的產品、技術與服務達到標準要求,分析驗證標準技術內容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保證了標準制定成效與實施效果,形成標準化建設閉環機制。此外,對數字鄉村領域發布的重要國、行、團、地標進行解讀、培訓、實施,促進數字鄉村領域關鍵標準盡快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促進江蘇數字鄉村數字技術發展和科技創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Z].2019.
[2]劉金琳,王曙光,等.數字鄉村標準化發展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17):88-91.
[3]鄭重,李玥,等.江蘇數字鄉村標準化發展研究[C].中國標準化年度優秀論文,論文集.2022
[4]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數字鄉村標準化白皮書(2024)[R].2024.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