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103(2025)07-0154-04
“一站式\"學生社區作為集思想教育、文化交流、生活服務為一體的社區園地,是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發展需要和實現高校培養目標要求而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當前,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一方面有助于各職業院校優化類型定位,彰顯職業院校辦學特色,提升綜合辦學質量與水平;另一方面,可圍繞《方案》,著重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進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增強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一、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是完善大學生人格、端正學生政治態度、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育人方式。因此,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是完善職業教育“一站式\"內涵式發展、推動其綜合管理模式全面深化、進一步激發學生社區育人實效的首要環節。
(一)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是適應新時代育人環境變化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已步入新發展階段,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快速升級,使得各行各業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職教改革成為首要任務。傳統的“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難以滿足職業教育更好地發揮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以及高質量就業等核心功能的需求,進而影響國家重大戰略地位的提升和人才培養軟實力的增強。因此,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適應新時代育人環境變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五育并舉”、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關鍵舉措。
(二)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
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性,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個性化的成長支持。通過構建多元化的教育平臺,將思想引領、學業輔導、心理健康以及職業規劃等多方面內容有機結合,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同時,這種模式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互動交流,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從而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三)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優質人才資源的必然要求
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各區域經濟高速升級轉型的背景下,各行業不僅急需具備優質職業技能的人才,還需要擁有良好專業素養與個人道德素質,兼具所謂“硬技能”與“軟實力\"的人才。“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標準完善、運行科學、保障有力的特征,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注重品德教育,堅決貫徹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理念,致力于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廣納天下英才并善加任用
二、創新\"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
(一)凸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首先,轉變“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強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耙徽臼絓"學生社區是學生服務與管理模式的重要著力點和實踐路徑。它對傳統“一站式\"進行升級,構建思想、教育、管理、服務、學習五位一體的思政育人模式,以“三全育人\"為目標、“十大育人\"為主線、以學生為本為核心,精細開展職業教育政產研學一體化教學服務,以此明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類型定位。通過聚焦“一站式”試點工作,引進高學歷尖端人才,加大技能指導服務的成本投人,并結合思政課進園區,提升職業教育層次,推動教育體系的類型化發展。通過豐富“一站式\"組織服務育人途徑,轉變為“自動一體化\"育人理念,建設職業院校站點、技能培訓機構、職業組織以及職教教師隊伍園地,完善組織實體類型,進而完善學生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理論研究,總結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辦學規律和制度模式。
其次,深化“一站式”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推進職業教育縱向貫通。新時代,產業結構持續轉型升級,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推動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的縱向貫通,是滿足市場人才需求、培養可持續發展的高質量人才的必要途徑。目前,中國職業教育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育體系銜接不暢、人才培養目標出現斷層、師資配置不夠專業等。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打造“一站式”智慧服務平臺,及時響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創建智能化、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的便捷教育網絡空間,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加強中職與高職的貫通培養。二是構建“一站式\"學習資源庫,整合各類專業技能證書認證平臺,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互通銜接,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模式,為中職與本科的貫通培養打通人口關。三是創建“一站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社交互動空間,面向生產、實踐、服務、管理一線,對接學生的思想、技能、實操和理論,保持職業教育專業知識銜接的連續性,暢通高職與本科的貫通渠道。
(二)優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
首先,明確“關鍵點”,下沉社區一線力量,持續推進“雙高計劃”?!半p高計劃”是國家強化高等職業教育類型教育定位的重要舉措,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建設的新要求。因此,“一站式\"學生社區作為高校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綜合服務管理試點,一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進行宏觀調控,讓一線力量下沉至社區。構建學校黨委統一領導,政工干部齊抓共管,各職能部門統籌協調、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制定《“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育人模式實施試行方案》,明確育人目標,圍繞方案執行,強化舉措落實。另一方面,要聚焦“專業建設”,踐行“一線教育\"原則,因校制宜。由學校領導、企業專家擔任“一站式\"社區總負責人,為學生制定學習方案,定期為學生提供專業輔導和思想引導,同時深人學生社區與學生交流,拉近師生距離,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強化“一站式\"學生精細化管理,為國家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下好“先手棋”。
其次,把握“著力點”,探索社區育人機制,構建“雙元育人\"模式。高校以育人為核心,以人才培養為目標。深化協同育人機制改革,構建校企雙元育人模式,共同培養和培訓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是解決當前市場經濟發展中技能型人才短缺這一實際問題的關鍵舉措。對此,高??砂盐諆蓚€著力點。一是學校要突破以傳統書院建設為基礎的“一站式\"育人思維定式,聚焦宿舍公共空間的升級改造,打造集思想引領、道德熏陶、師生交流于一體的新型朋輩引領陣地。完善特色鮮明、高標準的專業群建設,拓展專業群組織架構,培育類型化思維,提高專業標準評價水平,激發社區內部的改革動力。二是將社會企業的優質技術技能人才引入學校“一站式\"社區,聘請專業技術師傅、理論導師、朋輩教師、校友學長學姐等各類導師。總之,要構建校企合作平臺,雙管齊下,持續提升“文化素質 + 職業技能”的育人能力。
再次,培育“創新點”,完善社區管理路徑,助推深化“產教融合”。升級管理模式,提升自治能力,轉變傳統的自上而下管理方式。圍繞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這三大主線,推行簡政放權。一是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一站式\"社區自我服務平臺。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使其明確自身需求,制定個人成長計劃,從而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二是完善組織建設,凝聚多方力量。從學生組織建設著手,挖掘社區黨、團組織的服務力量,以校學生會為牽頭,院學生會各部門相互協作,落實各自職責,發揮學生團體的效能,開創自我服務的新格局。三是打造虛擬實習基地,聚焦“互聯網 + 職業教育”的發展主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改變傳統的進企業、進社區、進工廣等實習實訓方式,創建一站式虛擬工廠實習等網絡實訓空間,讓學生提前積累技術經驗,為產教融合提供保障。
(三)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首先,拓展“一站式”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陣地,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教改革中,距離教育成果最近的環節是教學,而與教學關聯最為緊密的則是教師。因此,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師資。我們應以提升教師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術能力為核心,聚焦培養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素質能力,著重提高教師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新規范開展教學的能力。通過這些舉措,拓展以傳統單一課堂專業教育教學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完善“一站式\"職業教育教師資格教育培訓的“頂層設計”。將輔導員、班主任、思政干部等一線力量統一下沉到“一站式\"社區,同時,聘請企業技術技能行業導師及技術技能大師工匠,促進雙方在技能與理論方面的交流溝通,打通上下銜接的通道,形成內外合力。二是結合新時代就業創業的前沿趨勢,設立“一站式”專業多元雙師型教師資格培訓分站點,制定配套的雙師型資格能力培養方案,嚴格把控“人口關”。三是打造“一站式\"師資培訓團隊,鼓勵德技兼修的專業教師、企業技術骨干、手工設計師等積極注冊參與,加強“培養關\"的建設。優化技術職務和績效考核標準,嚴格把好“出口關”,持續吸納兼具理論研究與技能實操能力的各方面師資人才。
其次,構建“一站式”思想政治教育三維平臺,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耙徽臼絓"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要堅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工學結合,兼顧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實操。一是構建“一站式\"各職?;ヂ摶ネㄆ脚_,借助\"互聯網 + ”\"職業規劃大賽”“挑戰杯\"等,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相長,加強職校之間的溝通,提升教師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實力。二是搭建“一站式”校企聯培平臺,通過\"實地考察\"“項目教學\"\"現場模擬\"等形式,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在運用中融會貫通,拓展學生的實操技能,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三是提供產校聯通平臺,發揮產業優勢,針對師生開展“崗位技能證書”“產助研一體化”“高技能提升\"等項目培訓,以產助教、以教助產、產教融通,以此構建思政三維立體平臺,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
再次,提高“一站式”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水平,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職業教育需完善質量保證體系,通過提升“一站式\"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水平,能夠構建“四化一優\"育人機制?!八幕粌瀄"指的是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智能化反饋、柔性化評估以及系統性優化??赏ㄟ^對“一站式”進行定點、定崗、定員、定責,明確社區師生管理責任體系,結合新媒體新技術,運用云端和大數據分析,提高管理效率。一是結合“十大育人\"理念,依據學生的日常生活、理論學習、求職創業和實習實訓等方面,搭建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增強育人的實效性與針對性。運用人工智能、AI技術以及“兩微一端”,智能反饋管理服務中的弊端,核驗信息傳遞耦合度、職能部門協調程度以及師生教學進度。二是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教師考核應先看重師德再考量學識,干部考核應先關注態度再評估成效,落實責任要杜絕態度松懈的行為,拒絕一刀切,避免本末倒置。
三、結語
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提升職業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以及社會普遍認可度,是新時代職教改革亟待研究的課題。隨著市場經濟對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續擴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職教改革如何提質增效,并且能立竿見影,早已刻不容緩?!耙徽臼絓"社區試點長期以來將高校管理、服務、組織、心理等育人力量整合為一體,模式成熟、運行高效。結合職教育人的特色,創新“一站式\"思想政治育人路徑,重點在于明確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痛點在于優化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難點在于保障育人質量。圍繞“四化一優”,旨在持續培養\"德技雙修”\"工學結合\"的新時代實操技能型人才。這不僅是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都國雄,何萬一,苗睿嵐.類型教育視角下“雙高”院校制度建設的基本邏輯、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2(4).
[2]李瑋煒,賀定修.“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產教融合的基礎、需求與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0).
責任編輯:朱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