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10元
國家統計局公布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顯示,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24110元,比上年增加3412元;2024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9476元,比上年增加1136元。2024年,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2452元,比上年增加4356元。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203014元,增長2.4%;專業技術人員148046元,增長5.0%;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93189元,增長4.1%;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77584元,增長3.1%;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78561元,增長4.1%。
5.1%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1%,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在下降。1—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與上年同期持平。從重點群體看,農民工和青年人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4月份,全國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4.7%,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不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也是連續2個月下降。
48.6%
第一財經聯合麥當勞發布數據顯示,AI時代,年輕人在選擇工作時,工作穩定性(48.6%)的重要性超過了高薪和福利(45.6%),成為他們最看重的因素。高達69.9%的年輕人認為“人際溝通與情感共鳴”是AI普及后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對于AI取代部分工作內容,44.6%的年輕人認為這將釋放他們去從事更具創造性和有意義的工作。最讓年輕人感受到職業危機的情況是“企業缺乏針對性培訓或轉型支持,使員工技能跟不上AI技術的更新”(22.4%)。高達62.3%的年輕人將“技能培訓”列為最需要公司提供的職業發展支持,這一比例要高于晉升通道(50.4%)、學歷提升或考證補貼(47.0%)、跨部門輪崗機會(33.4%)等其他支持形式。在培訓類型的選擇上,年輕人會優先選擇的前兩個培訓類型分別是AI/數字化技能(63.1%)、行業認證(57.5%)。
29973萬人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9973萬人,比上年增加220萬人,增長0.7%。其中,本地農民工12102萬人,外出農民工17871萬人,均比上年增加。在外出農民工中,跨省流動6840萬人,占比38.3%;省內流動11031萬人,占比61.7%。從六個主要行業看,從事制造業的農民工占27.9%,從事建筑業占14.3%,從事批發和零售業占13.6%,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7.2%,從事住宿餐飲業占7.1%,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占12.3%。《報告》顯示,農民工月均收入4961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5634元,增長3.5%;本地農民工月均收入4291元,增長3.9%。
0.4%
智聯招聘和澤平宏觀聯合發布《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深圳位居2024年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榜單前三。從人才凈流入占比看,2024年京滬深廣分別為0.4%、1.3%、1.2%、0.8%,上海最高。分地區看,2024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13.4%、-6.5%、-4.0%、-2.6%。分城市線看,2024年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3.7%、0.2%、-0.1%、-3.4%。
58%
近日,畢馬威發布《全球人工智能信任、態度與應用調查報告(2025)》顯示,全球五成以上(58%)員工主動使用AI工具,其中三成(31%)每周,甚至每天使用。作為重要新興經濟體,中國數據在此次全球調研中的表現令人矚目。中國職場AI應用率高達93%,半數(50%)使用者達到常態化應用水平。此外,中國在AI素養和培訓方面表現突出:68%的受訪者具備基礎AI素養,64%接受過相關培訓,這兩項數據均領先于多數國家。在信任度方面,新興經濟體中有近60%的民眾信任AI系統 (中國為68%),而發達經濟體平均約為40%。
(曉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