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大衛·納特擁有一間獨一無二的實驗室——在實驗室的前廳,竟然開著一間酒吧。這間實驗室位于倫敦郊區的赫默爾亨普斯特德鎮,處處都透露出非典型科研機構的氛圍:桌上擺滿了盛有各色液體的玻璃器皿,一個罐子里正發酵著某種未知的配方。
納特團隊致力于分離出一種物質,它既能精準模擬酒精帶來的愉悅感,又能避免酒精帶來的副作用,比如酒駕風險、攻擊行為以及肝硬化、中風、心臟病、癌癥等健康隱患。他們研發出了一種名為森提亞的“功能飲料”。“喝完這種飲料,會感到放松和解放,就像喝完一杯葡萄酒。”納特這樣描述他們的成果。目前,該產品已推出三種風味,分別以金、紅、黑三色區分。團隊還在研發一種名為嘉倍能的添加劑,可以讓無酒精啤酒產生類似酒精的微醺效果。
納特就職于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是全球知名的精神病學家和神經心理藥理學家,他研究酒精對大腦的影響已近50年。納特還曾擔任布萊爾政府的藥物政策顧問。后來,他因公開聲稱酒精比迷幻藥、搖頭丸和大麻更危險而被解職,這一事件當時還曾引發多名科學家集體辭職抗議。
納特一生都在致力于對抗酒精的有害影響,但他并不是一個激進的酒精反對者。實際上,他也喜歡在周末和妻子喝點葡萄酒,同時完全能理解為什么人們如此喜愛酒這種東西。納特甚至與女兒一起在倫敦的伊靈區開了一家酒吧,來光顧的客人大部分是女性。她們可以在這里安心喝酒,而不會被那些因酒精而失控的男人搭訕騷擾。
在一次電視臺采訪中,納特說:“如果酒精今天才被制造出來,那它肯定不會獲得批準,而會被視為一種非法物質。現在,酒精被社會接受,是因為其帶來的龐大產業利益和高額稅收。”
酒精在醫學上被視為“隱形殺手”。在歐洲,它導致的死亡人數比海洛因、可卡因、煙草和冰毒還要多。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無酒精飲料順勢成為市場新寵。
納特知道,盡管如此,許多人仍然渴望酒精的效果。他們覺得喝酒后更健談、更放松,并且喜歡那種微醺的感覺。在他們看來,無酒精啤酒和零度葡萄酒并不能代替真正的酒。
納特新設計的森提亞飲料含有南非醉茄、人參、香蜂草等植物成分,以及榅桲和葡萄汁提取物,女性消費者看似很喜歡這種飲料。“我們僅選用已知具有神經活性的安全成分。你不會宿醉,效果消退后可以輕松開車,也不會影響健康。”這位醫生說。與酒精不同,森提亞的效果無法增強。也就是說,喝得越多,愉悅感只會持續更長時間,但不會更強烈。如果喝完后測酒駕,酒精測試儀會顯示酒精含量為零。
從經濟角度來看,森提亞飲料帶來的影響仍然微不足道,尤其是與全球酒精行業1.5萬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6萬億元)的銷售額相比。2023年,納特的伽巴實驗室公司實現了1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920萬元)的營業額,期望2025年能實現盈利。公司迄今已售出約10萬瓶森提亞,在美國市場也已啟動銷售。在德國,森提亞的價格約為每瓶40歐元(約合人民幣336元),通常與湯力水、可樂或姜汁汽水混合飲用。目前,市面上已有數款模仿酒精作用機制的類似產品。
對納特來說,森提亞只是一個過渡方案。多年來,他一直在研究更重大的突破。被寄予厚望的是阿爾卡雷爾,這是一種合成酒精替代品。納特希望把它批量出售給酒精飲料行業,后者通過物理方法將葡萄酒、啤酒和香檳中的傳統酒精成分去除,然后將阿爾卡雷爾作為替代成分添加進去。“這將是一場革命。”納特評價道。他表示研發已接近成功,他已經從自主研制的50種分子中,篩選出數種最具潛力的候選物質。
目前唯一缺少的是資金,研發需要500萬到1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600萬到9200萬元)。對于這樣一個項目來說,這并不是一筆巨額資金,但仍然找不到投資者。納特表示,工業界對此沒有興趣,因為一款成功的酒精替代品將對既有商業模式提出太多挑戰。
現如今,煙草有害健康已成為社會共識,煙草行業也承認了這一點,并在向電子煙等替代產品轉型。納特期待著,有朝一日,酒精行業也會迎來像煙草行業這樣的時刻。
編輯: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