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ified Low-Densit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High-Quality Cotton Variety Xinken M2061
LIU Guanghui,YANG Jinyu,HONG Guanghui,MA Xin,BI Shuangjie,HE Donghao,LIU Hanlin (XinjiangJinmianSeedIndustry TechnologyCo.,Ltd.,Kuitun83320o,Xinjiang)
新墾M2061是新疆農墾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早熟、穩產、高產、優質棉花品種,于202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棉 20233006[1] 。2024年新疆錦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棉種業)通過成果轉化獲得其生產經營許可權并進行示范推廣工作。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各團場進行試驗示范驗證,該品種纖維品質較好,特殊年份穩產性較強、適宜條件下易創高產,抗逆性較強、適宜機采。其推廣能有效促進第七師棉花產業在品種改良、產量提升和品質優化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同時由于新培育的棉花品種采用稀植簡化種植技術和管理措施,可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1品種特征特性
新墾M2061屬早熟棉花品種,生育期121d。株高 85~100cm ,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第一果枝節位5.5節,莖稈較粗壯,稈硬不倒伏;結鈴性強,單鈴重 5.6g ,衣分 41.9% ;出苗較好,長勢較強,整齊度好,吐絮暢。正常氣候條件下每 667m2 產量在450kg 以上,而在豐收年份其產量可達 550kg 以上;皮棉品質達到“雙30B”及以上,整齊度在 85% 左右;抗枯耐黃。
2稀植簡化栽培技術
2.1播前準備做好土地、農膜、支管、毛管、農藥和種子的準備工作。
2.1.1土地準備平地開春后適用分流式平土框以“S”形平地2遍,達到平整土地、保、碎土的目的。機械摟拾殘膜殘稈用摟膜機械橫摟和順摟殘膜殘稈各1遍,減少土地白色污染,殘膜摟至地邊整齊堆放,待運至指定地點統一回收處理。機械噴施封閉除草劑選擇無風天氣噴施除草劑,做到不重不漏;藥劑選用二甲戊靈,每 667m2 用藥150~180mL 兌水 40~60kg (沙壤土用量應偏少,粘土用量應偏多)。整地用聯合整地機對角整地1\~2遍,使土壤達到待播狀態。整地質量要達到“齊、平、松、碎、凈、”六字標準,使土壤上虛下實,有3\~5cm表土層。
2.1.2農資農藥準備根據播種面積,播前準備好農膜、支管、毛管和除草劑。農膜選用寬度為2.05m 、厚度為 0.015mm 的地膜。
2.1.3種子準備選用穩產、高產、優質的棉種新墾M2061進行種子包衣處理,播前應曬種2\~3d,進一步提高種子發芽勢。曬種需用篷布等鋪墊物,種子鋪曬厚度 5~10cm ,每天翻曬2\~3遍,禁止在水泥地或磚塊地上直接曬種。
2.2播種
2.2.1播期適期早播,充分利用光熱資源。膜下5cm地溫連續3d穩定通過 12% 即可播種,第七師最佳播期為4月8-20日,爭取一播全苗。
2.2.2播種模式采用一膜三行、三帶、 .76cm 等行距配制,播幅寬度 4.56m[2] L
2.2.3播種質量標準選用18穴或20穴點種器進行膜上精量點播,1穴1粒,播種機的行走速度為3kmh ;側封土播種深度 2.0~2.5cm ;正封土播種深度 1.0~1.5cm ,封土 1.0~1.5cm 。要求播行端直,深淺一致,鎮壓確實,膜面平整,膜邊壓實,接行準確,空穴率 lt;2% 。
2.3播后管理播后24h內完成布支管及接毛管工作,盡可能完成第1次滴出苗水工作,每 667m2 滴水量 15m3 左右,以超出種行5cm見濕為宜。根據出苗、土壤熵情及天氣情況,適時滴第2次出苗水(弱苗地輕施苗肥,每 667m2 隨水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各 0.5kg )。復查地膜,防止風大揭膜。播種后出苗前遇雨及時用人力或機械破除土壤板結
2.4子葉期管理
2.4.1查苗補種,輔助放苗出苗后人工逐行查苗補種、輔助放苗。作業要求:不出現斷條,保證全苗、齊苗、勻苗、壯苗[3]。
2.4.2化學調控根據苗情和天氣狀況,遵循“輕控、勤控”原則適度進行化調,塑造合理株型和群體。田間出苗率達到 60%~70% 時,每 667m2 用縮節胺 2.5~3.0g 進行齊苗化調,達到苗齊、苗壯目的。
2.4.3中耕根據土壤熵情及時中耕、提溫保,降低苗期立枯病的發生。中耕深度 10~12cm ,中耕機需配備小型人字鏟、護苗器、鎮壓器、平土板;作業標準包括不拉溝、土壤細碎、地表平整,實現除雜草、提地溫、促根系發育的要求[4]。
2.4.4防蟲根據蟲情預報和田間調查,結合化調工作防治棉薊馬和棉葉螨等害蟲。
2.5 苗期管理
2.5.1 化學調控4葉期每 667m2 用縮節胺0.2~0.3g 進行化調,促進棉花花芽分化。
2.5.2中耕中耕深度 14~16cm ,中耕機帶小型人字鏟、護苗器、鎮壓器、平土板,做到不傷苗,不埋苗,不拉膜,行間土壤平整、松碎。達到提溫保、預防棉苗立枯病和滅除雜草目的。
2.5.3防蟲主防棉薊馬、盲蝽為害,控制多頭株率在 1% 以下,選用藥劑啶蟲胱或吡蟲啉;地頭地邊擺放黃牌,以誘殺棉蚜,黃牌間距 10~15m ;棉田每667m2 擺放1個性誘籠以誘殺越冬代棉鈴蟲成蟲,進行綠色防控;做好棉葉螨防護帶,選用藥劑阿維菌素或炔螨特。
2.6 蕾期管理
2.6.1化學調控以水調為主,因苗化調,當日生長量超過 1.2cm 時,頭水前對壯苗和旺苗棉田每667m2 用 98% 縮節胺 1.0~1.5g 進行化調。通過肥水、化控和病蟲防治等管理,達到增蕾穩長。
2.6.2滴水施肥灌水原則:兩頭少,中間多;高頻次,低灌量。全生育期滴水10\~12次,因地、因苗滴水施肥。滴頭水前做好收邊膜工作。棉花蕾期共滴水3\~4次,6月上旬滴頭水,每 667m2 滴水25~30m3 ,以膜邊見濕為宜;蕾肥滴施尿素 3kg ,加腐殖酸肥 2kg 或植物菌肥 1.5~2.0kg ;葉面噴施鋅肥30~40g 、硼肥 30g 。頭水7d后緊跟滴二水,每 667m2 滴水 30m3 滴施尿素 5~6kg 、磷酸一銨 2~3kg ,同時加腐殖酸肥 1kg 或植物菌肥 1kg 。
2.6.3防蟲加強田間調查,做好棉葉螨、棉蚜等害蟲的中心株防治以及棉薊馬、盲蝽聯防聯治工作;嚴格防治指標,及時防治,交替科學用藥。
2.7花鈴期管理
2.7.1化學調控在棉花打頂前,每次滴水前3d根據棉花日平均生長量,靈活運用縮節胺進行化調,縮節胺用量按棉花日平均生長量的 80% 使用;結合化調噴施鋅肥和硼肥,每 667m2 噴施鋅肥 30~40g 、硼肥 40~50g ,硼肥不宜超過 80g ,防止棉花硼中毒;打頂后頂部果枝伸長 5~7cm 及時進行化學調控,使用縮節胺 10~15g 調節棉株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分配,塑造合理群體,增強光合能力,簡化后期整枝,防止貪青晚熟。
2.7.2打頂遵循“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單株9\~10臺果枝即可打頂,控制營養生長,集中養分向蕾鈴輸送,提高單鈴重,增加單產,株高控制在 80~100cm 之間。人工打頂6月28日開始打頂,7月5日前結束打頂。同一棉田不分大小株,一次性將頂尖全部打掉,打掉的頂尖帶出田間掩埋,防止害蟲傳播?;瘜W打頂化學打頂較人工打頂一般要推遲1周時間,選用氟節胺等化學打頂整枝劑。推薦二次施藥技術,施用時間及劑量:第1次于6月15-18日機械頂噴,每 667m2 用藥量 100g 兌水 30kg ;第2次于7月5-8日,用藥量 150g 兌水 40kg 。使用化學打頂整枝劑時,縮節胺正常使用。注意藥劑二次稀釋,避免和其他農藥、葉面肥、調節劑等混用,保證施用效果。
2.7.3水肥管理在花鈴期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及時噴施葉面肥,同時加大滴水量,縮短滴水間隔期(滴水間隔期7d左右),每次每 667m2 滴水量30~35m3 ;開花后加大施肥量,結合滴水每次滴施尿素 5~10kg 、磷肥 4~7kg 、鉀肥 3~6kg 。一般年份于8月25日左右停水。
2.7.4防治病蟲害加強田間調查,做好棉葉螨、棉蚜、棉鈴蟲、薊馬、黃萎病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在卵孵化高峰至二齡期前,防治棉鈴蟲選用NPV、BT、領鋒、甲維鹽、芘蟲威等交替噴防;棉蚜、薊馬選用啶蟲胱或吡蟲啉類藥劑交替噴防壓低基數;棉葉螨選用炔螨特、螺螨酯、四螨嗪、噻螨酮、阿維菌素等藥劑交替噴防;協調好肥水管理,推遲黃萎病發生。
2.8吐絮期管理
2.8.1化學脫葉脫葉劑施藥時間堅持“時到不等絮,絮到不等時”的原則,在棉花自然吐絮30% 以上或頂部鈴鈴期45d以上,日平均氣溫16°C 以上、最低氣溫 12% 以上,選擇晴好天氣施藥,且使用脫葉劑后5\~7d最好為晴天;9月5日前結束第1遍施藥,9月10日前結束第2遍施藥[5]。脫葉劑、乙烯利使用劑量和方法每 667m2 施用瑞脫隆 15~20g 或逸采 30~40mL 或棉海 9~12mL 助劑根據藥品說明書使用;采用二次稀釋法配藥,用水量 30~40kg ;乙烯利配合脫葉劑使用,用藥溫度在 25°C 時催熟效果較好,使用量不超過 50g ,避免焦葉掛枝和棉鈴提早開裂;用藥溫度低于 20% 時催熟效果下降,用量 70~100g 。
2.8.2采棉采收前準備工作保持田間道路通暢,避開電力設施,拆除田內障礙物,標記出水樁,做好排水處理,壓好滴灌帶,拾完地頭花。適時采收當棉田脫葉劑噴施 ?20d 脫葉率 ?90% 、吐絮率 ?95% 時,即可進行機械采收[。不夜采、混合采、超水采,確保采收籽棉含雜率、含水率均?12% ;田間采凈率 ?95% ,總損失率 ?5% 。采棉機田間作業速度控制在 4~5km/h ,始果節低于20cm 時作業速度控制在 3km/h 。
2.9 秋耕工作
2.9.1莖稈粉碎棉茬高度不超過 10cm ,切碎秸稈長度不超過 10cm ;切碎長度合格率 ?90% 。
2.9.2殘膜回收按照“減存量,零增量”的工作要求,摟拾殘膜,整齊堆放,統一回收處理,減少土地白色污染。
2.9.3全層施肥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方案進行全層施肥。以磷、鉀肥和有機肥為主,一般每 667m2 施磷酸二銨 15kg 左右、尿素 5kg 、硫酸鉀 8~12kg ;建議施發酵腐熟的廐肥 500kg 以上,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肥料利用率。
2.9.4秋耕秋翻作業質量按照“不重耕、不漏耕,耕到頭、耕到邊,邊成線,角成方”原則,使用大馬力(180馬力以上)拖拉機進行犁地作業,耕深27cm 以上,垡片翻轉良好覆蓋嚴密,耕翻平整,碎土均勻,耕直無回垡立堡現象。
參考文獻
[1]王旭文,余渝,孔憲輝,劉麗,司愛君,趙福相,喬金鑫,韓萬里.棉花品種新墾M2061選育及栽培技術.中國棉花,2024,51(10):40-43
[2]張西嶺,宋美珍,王香茹,龐念廠,張恒恒,貴會平,董強.新疆“寬早優\"植棉模式概述.中國棉花,2021,48(1):1-4,8
[3]劉光輝,畢雙杰,付杰,戴德成,董艷秋.優質豐產雜交棉高效管理體系初建.新疆農墾科技,2018,41(3):12-13
[4]唐新燕.棉花塔河2號高產栽培技術.農村科技,2024(6):4-7
[5]朱波,馮振秀,曹陽,方瑞,于成龍,賽國彬,張燕.抗病甘審棉五師1738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中國棉花,2024,51(3):9-12,66
[6]李玉國,郭景紅,姚炎帝,趙海.早熟機采棉新石H16及栽培技術.中國種業,2022(6):110-111
(收稿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