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Wheat-Sweet Potato Intercropping in Guanzhong,Shaanxi
WANG Zhao,GAO Wenchuan,YANG Wujuan,SHI Xiaoyun,DU Danfeng,MA Hongzhen, YANG Han,CAO Xiaoli,MA Weidong,ZHU Fa,LYUHongmei (Baoji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Baoji 722499,Shaanxi)
近年來,甘薯因其產量高、營養全面、保健功能強、經濟效益好等優點,在北方各地大面積種植,特基金項目: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資助;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2021NY-087);陜西省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聯盟項目資助(LMZD201904)。
別是優良短蔓甘薯品種的培育、高效栽培技術得到研發推廣[],甘薯栽培模式也由單一傳統模式向多種栽培模式發展。小麥一甘薯套種高效栽培技術每 667m2 可生產小麥 300~350kg 鮮甘薯 3500kg 產值在8000元以上,較小麥、玉米復種增收4000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適宜在陜西關中地區示范推廣。
1小麥一甘薯套種栽培模式概述
小麥、甘薯套作比例為 1:1 ,小麥帶寬 120cm 甘薯帶寬 120cm 。小麥每 667m2 播量 6~7kg ,基本苗在10萬\~12萬之間,成穗數20萬 ~25 萬;甘薯壟作,大壟雙行栽植,株距 16cm ,密度3400株。小麥一甘薯套種栽培模式具體設置見圖1。
2小麥栽培技術
2.1選擇優良品種選擇早熟、高產、品質好、抗逆性強的優良小麥品種,如偉隆169、西農822、西農226、秦農168、西農857等。
2.2科學配方施肥結合深翻整地深施有機 肥。每 667m2 施用袋裝有機肥 100kg ;施用肥料 0 N-P2O5-K2O=24-16-5 ,總養分含量 45% 左右)或 相近配方肥 30kg ;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 素 4~5kg 。
2.3適期精量播種適宜播期為10月5-10日;等行距播種(普通條播)適宜播量 6~7kg/667m2 ,播種深度 3~4cm 。
2.4種子藥劑拌種種子可選用 27% 苯醚·咯·噻蟲種子處理懸浮劑 ,31.9% 戊唑·吡蟲啉懸浮劑等種衣劑拌種,晾干后再進行播種。地下害蟲重發田塊可使用藥劑拌種處理土壤,毒死蜱、辛拌磷或噻蟲嗪等顆粒劑用量為 2~3kg/667m2 。
2.5田間管理播種后7\~10d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基本苗在10萬\~12萬 /667m2 之間。11月中下旬至12上旬、日平均氣溫 6~10°C 時,用高效、低殘留麥田除草劑化學除草,禁用磺隆類除草劑。12月中下旬進行冬灌,灌水量 20~30m3/667m2 。孕穗期至灌漿期開展“一噴三防”。
2.6及時收獲小麥完熟初期及時收獲、晾曬、入庫,割茬高度為 40cm 。
3甘薯栽培技術
3.1選擇優質品種選擇宜機收、優質專用鮮食甘薯品種,如秦薯5號、秦薯8號、秦薯12、秦薯13等。要求蔓長 ?2.5m ,莖粗 ?0.7cm ,薯塊長度 ?30cm 單株地下薯塊水平距離 ≤25cm 。
3.2選用脫毒壯苗 要求薯苗剪口高度 ?5cm ,薯苗純度 ?98% ,莖粗 ?0.25cm[2] ,百株薯苗重 ?1kg 單株薯苗長度 22~30cm ,單株薯苗節位數4\~5個,薯苗頂三葉齊平,莖葉無病蟲害。
3.3適時整地起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按預留空帶旋地起壟。預留空帶深旋后,采用多功能起壟覆膜機結合起壟一次性完成施藥、施肥、鋪設滴灌帶、覆膜等工序。起壟標準:壟高 35cm ,壟截面為等腰梯形,壟頂寬 60cm ,壟底寬 80cm 。選用厚度0.01mm 以上地膜,寬度 160cm 。壟頂鋪設2條滴灌帶,位置在距壟頂中心 15cm 處,一般選用側翼迷宮式或貼片式滴灌帶。
3.4科學配方施肥起壟時每 667m2 基施硫酸鉀35kg 、磷酸二銨復合肥 20kg 、生物有機肥 150kg ;薯苗栽植 50d后,配合灌水追施高鉀水溶肥 15kg 。
3.5單壟雙行栽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植薯苗。采用平栽或斜栽法,入土節位3\~4個。栽植密度3000\~3500株 /667m2 (以秦薯5號為例)。栽植前用 30% 辛硫磷、 10% 吡蟲啉微膠囊懸浮劑處理薯苗,防治甘薯莖線蟲病、地下害蟲。
3.6病蟲草害防治結合起壟防治地下蟲害,每667m2 用 30% 的辛硫磷微膠囊懸浮劑 2~3kg 防治莖線蟲病和地下害蟲;或用 20% 的三唑磷微膠囊懸浮劑 2~3kg 防治地下害蟲。
栽植1\~3d(薯苗緩苗期)每 667m2 可用 50% 異丙草胺乳油 14~20mL 或 90% 異丙草胺乳油 9~10mL ,兌水 30~40kg 噴施進行雜草化除,注意作 業時盡量避開高溫天氣。
3.7加強田間管理田間灌水薯苗栽植前1\~2d進行第1次灌水,滴灌2\~3h;薯苗栽植后進行第2次灌水,滴灌 6~8h ;薯苗生長至50d時進行第3次灌水,滴灌 6~8h 。伏天及時灌水,保證壟內不缺墑。
化學控旺莖蔓封壟期 .70% 以上大田植株主蔓長至 60cm 時為第1次化控期,推薦選用磷酸二氫鉀、亞磷酸鉀混配進行控旺,每 667m2"用量各 200mg 。一般化控2\~3次,間隔期 7~10d 。
3.8安全收獲貯藏收獲適期為10月10-20日。機械粉碎莖蔓后,及時清除地上殘膜、滴灌帶。選擇晴天機械挖掘地下薯塊,薯塊晾曬3\~4h后進行分裝、轉運、貯藏[3]。
參考文獻
[1]王釗,劉明慧,高文川,徐蘆,楊武娟.秦紫薯專用新品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中國種業,2018(10):84-85
[2]王釗,文定軍,高文川,劉明慧.陜西關中地區鮮食型甘薯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中國種業,2021(5):111-113
[3]朱再榮,何賢彪,朱貴平,應衛軍,張中熙,馬義虎.功能型甘薯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上海農業科技,2017(4):87,134
(收稿日期: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