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要求,“以滿足公眾需求為導向,持續提升科普作品原創能力。”山西省科普作家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提出,“實施科普作品創作精品工程”,“鼓勵和支持會員聚焦‘四個面向’創作一系列優秀科普作品。”為積極扶持原創科普作品、激勵更多優秀作品產出,山西省科普作家協會和科學導報社共同創辦的《科學文藝》副刊今起與讀者見面,希望這個副刊能得到廣大讀者和科普作家、科普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科學文藝是用傳統文藝形式傳播科學的各種文體的總稱,是反映科學內容、傳播科學知識、提倡科學思想、介紹科學方法、歌頌科學業績的文藝作品。科學文藝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宣傳科學人生觀為主,一類以宣傳科學知識為主,體裁包括科學小品、科學幻想小說、科學散文、科學童話、科學故事、科學寓言、科學詩、科學相聲、科學兒歌、科學謎語、科學諺語等多種。
科學文藝既不同于一般文學作品,也有別于通常介紹科學知識的科普讀物。它通過藝術的構思,運用文藝的手法,把具體科學內容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是科學與文藝的有機結合,讀者既可以從中得到科學啟迪,又能獲得藝術享受。比如,科學幻想小說就是人們熟知并喜歡的一種科學文藝作品;再如,科學童話、科學寓言、科學兒歌是少年兒童和家長們身邊的常伴閱讀物。
科學文藝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內容緊扣科學知識,涵蓋范圍廣泛,能夠幫助公眾了解科學原理與發展趨勢。二是具有生動的藝術性。融合了文學藝術元素,通過豐富的想象與表現力,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使科學知識更具有感染力,使科學概念變得具體可感。三是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往往以具體細小的事物,闡發耐人尋味的科學哲學道理,給人啟示、發人深省。四是具有較強的普及性。科學美與藝術美有機融合,作品不僅適合專業人士閱讀,更適宜一般讀者和各年齡段群體閱讀學習,以提高科學素養和思辨能力。
山西省科普作家協會成立四十多年來,眾多會員和許多科普工作者創作產生了一批批優秀的科學文藝作品,這些作品以其豐富的知識、濃郁的趣味和奇特的想象,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對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科學文藝》副刊的創辦,必將進一步推動全省科學文藝作品創作,培養造就一批優秀科普作品創作人才。這個副刊將緊密圍繞“以滿足公眾需求為導向”的要求,聚焦“四個面向”,精準策劃選題,刊發優秀作品,力爭使副刊成為參天大樹,為繁榮發展山西優秀科普作品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