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山脈漢水源頭重鎮一一,漢江水不僅流淌著悠悠歷史,更激蕩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希望。在這里,陳錦章一家投身于革命的英勇事跡在陜南大地家喻戶曉,紅色文化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大安人的精神火種。
近年來,寧強縣大安鎮黨委、政府立足深厚的紅色底蘊,以創新思維、務實舉措,將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發展緊密結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紅色驛站+ 共享書屋”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傳承紅色基因,點亮精神燈塔。陳錦章一家參加革命的英勇事跡,是大安鎮紅色歷史的見證。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陳錦章毅然放棄優渥的生活,帶領家人投身革命洪流,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奉獻一切。他們的事跡不僅展現了堅定的信仰和無畏的勇氣,更在陜南地區播撒下了紅色的種子,讓紅色文化深深扎根于大安鎮人民的心中。
大安鎮黨委、政府深知紅色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他們積極探索紅色文化傳承的新路徑,依托陳錦章故居等紅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教育活動,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走進驛站,溫馨舒適的閱讀區映入眼簾,整齊排列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涵蓋黨建政治、農業技術、文學藝術、科普知識等多個領域,滿足了不同村民的閱讀需求。為了給過往游客和村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閱讀環境,驛站內還配備了空調、飲用水等便民設施,讓讀者在炎炎夏日就能享受清涼,在閱讀疲憊時隨時補充水分。
同時,驛站充分考慮到村民的生活便利性,確保5分鐘即可到達的服務半徑,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輕松走進知識的殿堂。一位石窩金村的村民劉先生感慨道:“以前農閑或下雨的時候,大家不是打麻將就是閑聊,現在有了紅色驛站和共享書屋,我們可以來這里看書學習,了解種植的新技術,日子過得充實多了”!紅色驛站和共享書屋的出現,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為了村民獲取知識、提升技能的“精神加油站”。就連來自西安的王先生一行人從石窩金驛站出來,也連連感慨:“紅色驛站中的共享書屋真是太好了!等孩子們放假也帶過來讓他們感受這里的紅色文化。”
目前,大安鎮的“紅色驛站 + 共享書屋”已成為許多過往游客的打卡地?!凹t色驛站 + 共享書屋”并非只是簡單的閱讀場所,而是已成為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在大安社區農家書屋,針對不同群體開展的特色活動精彩紛呈。
大安社區書記陳蓉蓉表示,通過組織黨員閱讀紅色經典書籍、觀看紅色電影、舉辦紅色故事分享會等活動,讓黨員們在學習中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為企業青年提供技能培訓課程,涵蓋電商運營、市場營銷、職業技能等多個領域,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為企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對于青少年,農家書屋已成為他們的文化樂園。經典誦讀、繪本閱讀、科普講座等活動輪番開展,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文化素養,更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熱愛學習、崇尚知識的種子。針對留守兒童,農家書屋聯合志愿者為他們提供課后學習服務,并開展作業輔導、安全培訓、心理健康輔導等主題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近年來,大安鎮立足本地實際,大力發展蔬菜、煙葉等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今年,大安鎮已發展煙葉種植2000余畝。在煙葉種植的過程中,共享書屋發揮了重要作用,村民可以通過閱讀農業技術圖書、參加書屋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學習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提高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同時,紅色驛站和共享書屋成為了宣傳推廣特色農產品的重要窗口,通過舉辦農產品展銷會、直播帶貨等活動,幫助村民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
農文旅產業快速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增長,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讓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未來前景可期。如今的寧強縣大安鎮,紅色文化熠熠生輝,共享書屋書香四溢,特色產業蓬勃發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凹t色驛站 + 共享書屋”模式不僅強化黨建引領,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促進了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未來,大安鎮將繼續深化這一創新模式,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推動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全面發展深度融合,繪就一幅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讓紅色基因在漢水源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讓共享書屋的書香飄滿大安鎮的每個角落,讓鄉村振興的夢想在這片熱土之上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