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來自養老服務一線的省政協委員,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始終牢記“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使命,秉持“調研跟著問題走、建議瞄著需求提”的理念,立足本職崗位,圍繞養老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深人調研,傾聽老年群體呼聲,積極為完善我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言獻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強化理論武裝,以“求知心”提升專業素養。“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堅持把學習當作“履職之基、成事之要”。堅持將政治理論學習與業務知識學習相結合,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深學細悟中切實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一是及時跟進學,筑牢政治忠誠。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及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參加多種形式學習座談小組活動,確保學習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二是聚焦重點學,把握政策要求。深刻學習領會黨中央、省委關于養老服務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斷更新專業知識,主動探索創新服務模式,積極提升實踐能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養老服務工作。三是對標對表學,增強履職本領。系統鉆研調查研究、提案撰寫、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的專業知識,在養老服務一線踐行“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真正讓政協的“好聲音”轉化為養老服務的“新成效”,助力“養老”變“享老”,繪就幸福“夕陽紅”。
聚焦民生關切,以“工匠心”打磨履職成果。履職以來,我始終把民生關切記在心里,始終將“把一線聲音帶上政協”作為使命,珍惜每一次履職盡責的機會,做實議政建言工作。一是深人開展調研活動。多次參加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協商等活動,先后到石家莊、秦皇島等地了解公辦養老機構和省直國企養老機構發展狀況和運營管理的經驗做法,充分了解民營養老機構的運營模式及存在的問題,調研適老化產品的研發及京津老人來冀養老的實際情況等。二是積極撰寫優質提案。通過走訪調研40余家養老機構,訪談老人、家屬、護理人員200余人次,形成了與老年人晚年生活息息相關的《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筑牢失能老人照護網》《推進嵌入式社區養老》《加強護理人員培養》《推進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等一攬子養老提案,并在常委會會議上作口頭發言,力爭將每一件提案都精雕細琢,做到“提得準、辦得成、可持續”。三是持續跟蹤提案落實。通過參與提案辦理協商會、實地回訪等方式,推動提案建議轉化為具體政策舉措。定期回訪養老機構和受益老人,收集反饋意見,為政策優化提供參考。同時,聚焦智慧養老、醫養結合等新領域,持續開展調研分析,為深化養老服務改革貢獻力量。
牢記委員使命,以“服務心”彰顯使命擔當。“做事做在關鍵處。”作為養老行業的從業者,我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致力于老年人生活的持續改善。一是加強服務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制定了涵蓋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等方面的392項精細化服務標準,確保養老服務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二是做好人才培養。加大年輕護理團隊的引入和培養力度,定期組織專業技能培訓,搭建內部經驗交流平臺,不斷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專業、更貼心、更個性化的護理服務,真正做到讓老年人舒心、讓家屬放心。三是創新服務模式。積極引入智慧養老技術,打造了“線上加線下”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老年人可以一鍵呼叫服務,平臺根據需求及時調配服務人員上門。同時,利用智能設備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實現了養老服務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加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作者為省政協委員、河北普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