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豐滿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六次、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部署,進一步深化改革,牢牢把握“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調配合”總要求,加快建設“兩線四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區,大力重塑產業形態、企業形態,全力推進產城實體融合、校城實體融合、旅城實體融合,加快新型工業高端化、文旅產業品牌化、房地產業品質化進程,有效激活和釋放消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提高區域生活品質,團結帶領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攻堅克難、苦干實干,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進步,聚力打造生態環境優越、產業特色鮮明、基層治理有效、人民幸福和諧的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典范標桿。
一、以高質量發展實績推動經濟穩增長
發揮“1號項目\"牽引作用,制定周調度項目進展工作機制,推動全年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32個,開復工率 100% ,32個項目新增人庫。堅定不移推進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簽約循環經濟產業園分揀中心、退役風機整備中心、風機整機組裝和“馭風行動\"風力發電4個項目,投資體量、項目質量、拉動增量均創1992年區劃調整以來工業招商之最。推動文旅產業和房地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推動總投資34億元的8個文旅在建項目和總投資40億元的4個房地產項目加快建設,全力打造豐滿高品質宜居新標地。著力構筑新型親清政商關系。榮獲2023年全省營商環境建設考核標兵單位榮譽稱號,位列全市各城區第一。政務誠信與企業品牌建設兩項成果被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授予“2024年度品牌信用建設典型案例”。精準出臺7個超常規53項穩經濟舉措,2024年1—9月份,GDP等6項經濟指標增速、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市各城區第一。
二、以高水平安全屏障筑牢穩定防火墻
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牢極限思維、底線思維、系統思維,區委常委會常態化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時刻守牢安全底線。組織防汛救災有力有序。面對接近2017年的雨情、汛情,提格強化指揮體系、包保體系、責任體系、預案體系,安全轉移群眾3915人次,實現了“不亡人、不潰壩、不決堤、零輿情”目標。推動信訪法治化邁出堅實步伐。依法依規化解信訪積案62件,其中5年以上12件、10年以上7件。特別是積極溝通國資國企追回9800余萬元征收款,化解了永慶村炮臺山信訪積案。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壓緊壓實“三管三必須\"責任,從嚴從實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3.3萬次,排查整治隱患4311處,堅決打擊非法和違規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實現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堅決筑牢糧食安全底線,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49萬公頃以上,永久基本農田在9977公頃以上。加強債務監管,加快閑置資產處置,盤活存量7204.51萬元,債務等級始終保持綠色。守好統計數據質量線,“五經普\"統計數據圓滿通過國家統計局事后質量抽查。
三、以高品質民生建設增強群眾幸福感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創新困難群體救助幫扶機制,籌集社會資金379萬元、物資183.9萬元,救助“六失”信訪和不符合辦理低保條件但生活確實困難等群體3894人。集中力量解決群眾供暖供水問題,投人2040萬元為前二道鄉金豐家園、旺起鎮和豐家園2個回遷小區實施供熱供水、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開展供熱領域集中整治行動,解決問題3901個,實現供暖熱度和民心溫度雙提升。加強便民服務,精心設計打造7個免費便民市場、設置360個公益攤位。積極回應群眾“急難愁盼”,健全12345“接訴即辦\"工作機制,辦結群眾訴求3.5萬件,按時簽收率、按時辦結率、群眾滿意率等主要指標綜合得分100分,位列全市第一。引領教育醫療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建成啟用全市硬件設施標準最高的東山實驗學校中學校區,區中醫院新址、婦幼保健中心投入使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爭取各級銜接資金849.1萬元,建設產業項目11個,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科學推進秸稈全域禁燒,“五化\"利用率達到97.8% ,河長制、林長制工作均獲全市優秀等次。
四、以高站位改革攻堅提升治理新效能
堅持改革破堵,創造新業績,“敢于涉深水、闖險灘、破難關”,聚焦歷史遺留的突出問題、交織疊加的復雜問題、制約發展的短板問題,堅持破傷疤、除隱患、引項目、促盤活一體攻堅,研謀法治化、市場化、項目化征收盤活方案,以低成本、高效率、零信訪攻克一批最長達二十余年的歷史遺留難題。全年啟動實施征收項目13個,完成征收38.8公頃,儲備凈地16宗103.5公頃。特別是破解了閑置近29年的小白山鄉阿什村沿江十一棟別墅征收難題,以每平方米低于土地出讓指導價1341元的價差進行征收補償,確保土地掛牌出讓后,實現凈收益。銳意攻堅完成了小白山周邊近8萬平方米土地、房屋征收任務,滿足了小白山保護利用開發的先決條件,實現經濟發展與解決遺留問題\"雙贏”。“半拉子\"工程盤活全市領先,14個“半拉子\"工程已成功盤活9個,占全市認定總數的四分之三。持續推進景區中的城市建設,推動東團山遺址復現、文脈綿延,濱江南路四車道、青海街、建華街建成通車,沿江體育公園開工建設,“一江兩岸\"煥新出彩,特色街區亮點紛呈。
(作者:中共吉林市豐滿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