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嶂之下,悠長的巷道像一條長長的脈絡延伸進大地深處,這里,有一群用汗水與熱血點亮煤海的煤礦工人,盤江股份山腳樹礦采二區開一隊隊長陳俊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從基層一線的“技術新兵”到開拓領域的“攻堅專家”,陳俊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屢創佳績,榮獲貴州省六盤水市煤炭產業“涼都百佳礦工”榮譽稱號,成為井巷深處一顆閃亮的“星”。
勇挑重擔積極投身險重任務
2024年,對于陳俊和開一隊來說,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一他們扛起了22軌道下山修復的艱巨任務。
22軌道下山由于常年受到地質變化和繁重運輸任務的影響,巷道變形嚴重,頂板破碎,修復難度較大。面對這一艱巨任務,陳俊堅持每天提前下井,系統勘查巷道情況、科學制定修復方案,并全程督導小班作業,實現安全監管與施工進度齊頭并進。在他的帶領下,開一隊全體干部職工干勁倍增。遇到頂板破碎區域,陳俊組織技術骨干集思廣益,采用新型聯合支護技術,結合錨索、錨桿和鋼梁,形成了穩固的支護體系,經過連續數月的艱苦奮斗,22軌道下山煥然一新,不僅成功消除了安全隱患,更憑借優秀質量兩次獲評優良工程,為礦井安全運輸提供了堅實保障。
22軌道下山修復工程剛剛落下帷幕,陳俊又馬不停蹄帶領隊員們投入到222009運輸巷的掘進工作中。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地質條件愈發復雜,傳統的開拓工藝面臨諸多挑戰。陳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唯有創新,才能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安全生產。陳俊始終秉持這一理念,利用業余時間鉆研開采新技術、新工藝,積極參加各類技術培訓,并結合實際情況,將所學知識融入到現場工作中。面對巷道掘進過程中遇到的巖石硬度大、掘進效率低的問題,他帶領技術骨干反復研究,從設備優化入手,提出改進掘進設備刀具角度和布局的方案。經過多次試驗、調整,掘進效率提高了30% ,設備損耗顯著降低。除此之外,他推動引入新型支護材料和工藝,有效提升了巷道支護的穩定性,減少了頂板事故發生的頻率。
恪盡職守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在陳俊心中,保障每一位隊員的生命安全是“天字號”工程,無論是日常工作調度,還是急難險重任務攻堅,他都將安全因素放在首位、貫穿始終。
作為隊長,陳俊對帶“病”作業和習慣性違章行為堅持“零容忍”態度。他立足安全生產實際,開展“每日一題”、班組安全課等形式多樣的安全活動,讓隊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覺干安全活、放心活、標準活。同時,他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貫穿施工作業全過程,通過健全完善隊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責任,細化崗位分工,構建起責任明晰、層層落實的標準化管理格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