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注重同東北地區其他省份的協同聯動,形成融合發展的格局。國土是一切生產生活的基礎條件和空間載體。推進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首先要把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設計好,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實現國土空間效用最大化。
樹立問題意識,科學把握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方向?!都质量臻g規劃》框定了到2035年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近期,我們對都市圈內空間布局進行系統梳理,聚焦推動解決中心城區外延式擴張、土地利用粗放、缺少空間支撐節點等問題,確定了優化方向。堅持一體化發展,建設新的支撐節點,提質改造現有重要節點,構建組團式發展空間布局。推動交通互聯互通,統籌交通空間需求,加強與全國重點區域、東北各都市圈聯系,聯接長吉圖先導區和沿邊開放帶,形成開發開放新格局。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突出老城保護修復、舊城減量更新、新城規劃引導,完善城市功能,建設幸福城市。
突出引領帶動,塑造培育新動能的高品質國土空間。強化中心城市帶動效應,以打造新的增長點為導向,加強空間資源配置。規劃建設未來發展片區,支持長吉部分高校、科研機構、大科學裝置轉移布局,吸引省外科研創新主體入駐,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規劃大宗樞紐開放片區,建設龍嘉樞紐港,提升機場樞紐服務能級,建設航空物流產業集群,發展通用航空等低空經濟新業態。規劃文化旅游創新片區,支持長吉部分文化機構、高校轉移布局,吸引省外文化創意、文旅創新機構入駐,促進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產業轉化,發展文化旅游新業態。
促進優勢互補,構建區域協調發展空間格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強化相互融通補充,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規劃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片區,保護好伊通河和東遼河源頭區,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省域醫療康養資源轉移,吸引域外優質資源落地,發展醫藥健康、康養保健等產業。規劃先進裝備制造片區,擴展范家屯鎮現有園區,建設長南智造新區,重點發展汽車、軌道交通等現代裝備制造產業,與長春汽開區發展聯動。規劃陸港物流開放片區,建設四平東北智慧陸港,提高公路貨運輻射覆蓋能力,推進公鐵多式聯運,發展現代物流等新產業。規劃產業創新協作片區,建設遼源高鐵新城,發展科研、康養、文旅產業,推動與長春相關產業協作配套。
強化底線約束,嚴格“三區三線”管控。堅持把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新路。優化城鎮開發邊界,保持都市圈城鎮開發邊界總量不變,統籌做好大城市空間“瘦身健體”和新城片區節點支撐保障,實現緊湊集約發展。統籌現代化大農業空間格局,建設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加強黑土地保護,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構建生態保護新格局,明確“一脈一帶三區多廊\"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區域,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都市圈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統籌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推動鐵路、工業、紅色等文化遺產資源的整體保護和活化利用。
(作者: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
責任編輯/滕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