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概況
長巖實景三維地質編錄系統由長江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針對傳統地質編錄工作人工依賴性強、現場作業風險高、效率低等突出問題,運用激光點云與全景影像同步采集及融合技術快速構建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精準還原工程現場地質信息;引入并優化計算機圖像處理與點云分割算法,基于二、三維數據的交互式分析提取地質點、結構面、巖性界線等地質要素并自動量測產狀。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十余項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地質編錄工作,覆蓋地下洞室、高陡邊坡、深大基坑、豎井等典型場景,顯著降低了現場作業風險和人工投入,提高了地質編錄效率與精度,為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該三維地質編錄系統入選《2024年度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依托該成果,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論文3篇,培養專業人才十余人。
技術創新
! 采用多視角光學相機與三維激光雷達同步采集技術,極大提高多模態數據的定位精度,基于三維激光點云與全景影像融合技術構建實景三維模型,并提供自由漫游功能,顯著提升地質數據可視化效果。
」研發基于三維激光點云和影像融合的地質編錄方法,提升地質編錄的精度與效率。開展二、三維數據的交互式分析,引入并優化計算機圖像處理與點云分割算法,輔助地質界線、結構面等關鍵要素的提取,基于高精度點云數據實現巖體產狀的自動量測,利用最小二乘法擬合投影面,用于自動生成地質編錄圖。
丨構建數字化地質編錄標準化程序,形成現場數據快速采集、基礎數據自動處理、地質信息智能化編錄、地質屬性統計分析以及最終的實景底圖編錄成果圖件等一套完整的地質編錄工作體系。
推廣應用
1.該系統已在引江補漢工程、朗采水電站、漢江孤山航電樞紐、烏江白馬航電樞紐等十余項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度應用,覆蓋工程勘察、設計及施工全階段,可大幅提升地質編錄與分析效率,降低現場地質人員安全風險。
2.系統成果得到了業主單位、設計單位以及施工單位的采納和高度認可,獲得新華網等國家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核心技術成熟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行業地下洞室、邊坡、基坑、豎井等多類工程場景,具備向公路、鐵路、建筑等行業推廣的潛力與價值。
3.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經濟綜合效益,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減少野外工作量,降低成本,改善工作條件,保障作業安全,促進人才升級,驅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并踐行綠色勘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