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秦嶺北麓山溪性河流生態保護措施效果評價

2025-08-12 00:00:00孟祥周王瀟凱李平寇曉梅萬帆牛樂劉睿呂瑞博王文添李建華
水生態學雜志 2025年4期
關鍵詞:黑河魚類河流

中圖分類號:X8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3075(2025)04-0218-11

山溪性河流地貌類型多樣,是水生生物的重要載體,同時為人類提供凈水輸沙、供水發電、調節氣候和景觀娛樂等諸多方面的服務(Wohl,2006)。中國西部眾多的山脈孕育了眾多的山溪性河流,與低地河流相比,山溪性河流的水文變化更劇烈,坡度和形態變化更大,生態系統的空間變化更明顯,更容易受到外部影響的脅迫(Yuetal,2022)。隨著人類對水資源需求量的大幅提升,為了平衡區域間水資源的矛盾,人類采取了跨流域引水工程中的筑壩、河床挖深及河岸固化等工程措施,這些工程及各種建筑垃圾堆場不僅會改變山溪性河流的水文情勢和地貌格局,導致棲息地質量下降和生物多樣性衰退,而且會通過影響河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正常發揮而影響人類福祉(Ladsonamp;White,2000;Feioetal,2021)。2021一2030年為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年,目的是支持和加大力度,防止、制止和扭轉全球生態系統退化,提高人們對成功恢復生態系統重要性的認識。

秦嶺是我國的中央水塔、中華民族的祖脈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引漢濟渭工程由調水工程(一期工程)和輸配水工程(二期及三期工程)組成,總投資約516億元。一期工程于2014年底正式開工建設,于2023年7月竣工。為了規避引水工程對沿線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引漢濟渭秉持保護優先和綠色發展的理念,在編制“生態環境與水土保持監理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在設計和施工層面將以往的經濟成本核算優先調整為生態保護優先,除嚴格控制施工支洞的數量外,針對重要而敏感的生態節點采取線路繞避措施,盡量規避各類施工及營地生活對河畔陸域環境,特別是對魚類三場等重要生態節點的生態脅迫。為確認所采取的生態保護及生態修復措施的效果,根據秦嶺北麓山溪性河流的水文地貌及魚類群落特點(吳景霞,2008;喬亮等,2015;張建祿等,2016;尤琦英,2020;邊坤等,2022),構建適宜的山溪性河流健康指標體系并實施科學客觀的評價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河流健康評價首先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得到應用(Boulton,1999;Ladsonetal,1999;Karramp;Rossa-no,2001),進入21世紀,我國河流生態健康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吳阿娜,2008),2020年水利部《河湖健康評價指南(試行)》印發后,全國河湖健康評價工作逐步進入實施階段(劉六宴等,2020),由于山溪性河流受流域地貌及氣候的影響明顯,尚未形成完善的山溪性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管理體系(羅坤,2017),因此,依據共性特點構建適用于各類山溪性河流的生態健康評價體系,并根據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的目標適時開展河流健康評價對于最大限度地規避工程性干預,提升河流生態保護措施的效率,有的放矢地制定生態修復計劃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本研究聚焦于秦嶺北麓周至縣境內的重要水生態敏感區(秦嶺細鱗鮭和黑河多鱗白甲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工程脅迫風險和生態保護效果,通過對黑河水生態敏感區干流及典型支流的水文、地貌、水質及生物的野外實地調查和數據解析,構建適用于當地流域特征的山溪性河流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從生態完整性和社會服務功能2個方面對河流健康狀態和工程影響進行評價,旨在為后續類似工程的健康推進和溪流生態修復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秦嶺北麓是關中水塔,水資源總量占關中水資源總量的 51% ,同時,秦嶺北麓還是陜西自然生態空間最綠的地方和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黑河位于陜西省秦嶺北麓的周至縣境內,為渭河的一級支流。黑河全長 125.8km ,集水面積 2258km2 ,主河道比降 8.8‰ ,河流直線長 42.7km ,彎曲系數2.265,多年平均年徑流量8.17億 m3 。黑河流域支流眾多,地貌類型多樣,有著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勢特點,海拔最低為 399m ,最高為 3767.2m 。受地貌影響,該地區的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南北差異顯著。黑河流域擁有“陜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黑河多鱗白甲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大國家級保護區,屬于典型的水生態敏感區。鑒于黑河水質優良,2002年周至縣內黑河出峪口處建成了黑河金盆水庫,每年向市區供水3.05億 m3 ,是西安市城市用水的主要來源,

引漢濟渭工程從長江流域的漢江及其支流子午河取水,通過隧道穿越秦嶺,調往黃河流域的關中平原,以解決陜西關中乃至陜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李瑛等,2020)。為配合全長 98.3km 秦嶺特長輸水隧洞的施工,設計了14個支洞建設項目,其中#5、#6和#7這3個支洞及其附屬工程位于秦嶺北麓的黑河流域。#5支洞、#6支洞及黃石板渣場位于“黑河多鱗白甲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王家河實驗區,#6支洞、施工營地、雙廟子河渣場及黃池溝渣場等設施,分別位于“陜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王家河緩沖區和黃池溝緩沖區,#7支洞及其附屬工程位于該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黑河干流核心區。

1.2 數據獲取

1.2.1現場調查2021年4月9日、5月26日一6月5日以及7月22—23日對黑河及其主要支流的19個采樣點(圖1進行了3次水生態調查。調查點主要分布在#5、#6、#7等3個支洞,雙廟子河、黃石板、黃池溝3個渣場,施工營地的上下游和保護區內的魚類三場等河段。采樣參照點的范圍確定為黑河上游厚畛子鎮的花耳坪河匯入黑河河口段以及花耳坪河河口上游1~3km 河段。選擇多鱗白甲魚的集中產卵期2021年5月26日一6月5日開展了為期11d的水生態調查。

圖1黑河水系水文地貌及水生生物現場調查觀測點位 Fig.1 HeiheRiverbasinandriversection locations for the hydrogeomorphology andaquaticorganisminvestigation

水生態調查主要聚焦魚類和大型底棲動物并充分考慮河床基質、深潭、淺灘及流速等生境特征(Palmeramp;Ruhi,2019),水文調查主要針對每個采樣點設置了每間隔 1m 測量3個流速并取平均值,地貌調查重點測量了河床的底質性質和礫石粒徑等。魚類生態調查內容主要有種屬名稱、組成、分布、體長、體重及生物量,采用地籠和刺網采集魚類樣本,底棲動物調查主要關注種類、密度和分布等,底棲動物調查采用手工采集方式沿流向間隔至少 100m 采集3個平行樣,所有鑒定工作均依據魚類及底棲動物調查規范(陜西省動物研究所等,1987;陜西省水產研究所和陜西師范大學,1992;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1998;2000;褚新洛等,1999;周鳳霞和陳劍虹,2011;陳大慶,2014)實施,絕大多數樣本在現場鑒定后放歸河流,少量難以快速鑒定的樣本用 10% 福爾馬林溶液固定后帶回實驗室。野外實地調查特別注意關注珍稀、特有和瀕危水生生物的時空分布并做好記錄,同時,對水生植物、底質及河岸結構也分別做觀測記錄。水文及水質調查主要包括水溫、透明度、流速及氮磷和COD等理化指標。

1.2.2數據收集通過收集位于黑河下游馬召鎮武家村的黑峪口水文站的水雨情數據和徑流數據,以及黑河金盆水庫的入庫徑流數據獲得水文和水質長期監測數據;借助地理空間數據云和自然資源衛星遙感平臺得到Landsat衛星遙感影像等數據,并參考前期的環評報告和引漢濟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文獻獲得地貌等物理空間數據;參照2017年對黑河流域水生態敏感區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資源調查報告(陜西格林維澤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2018)作為魚類及底棲動物的歷史調查數據。

1.3評價方法及指標

結合山溪性河流多峽谷型地貌、比降大、流速快、水文情勢多樣等特征,本研究參考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0)、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辦法(農長漁發(2021)3號)、幸福河湖建設成效評估工作方案和相關文獻(Maddock,1999;張晶等,2010;羅坤,2017;朱惇等,2019),針對引漢濟渭一期工程可能產生的生態脅迫,運用綜合評價指標法及專家咨詢結果,篩選水文情勢、物理生境、水質狀況、水生生物及社會服務功能5個準則層下的12個指標,構建了山溪性河流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表1)。目標層是本研究聚焦的最終目標,設定2個目標亞層是希望將水生生物棲息地生境質量與山溪性河流生態系統的社會服務2項評價分別考量。對生態完整性目標亞層下的4個準則層的評分可以直接反映工程對黑河流域水生態敏感區的影響程度,對服務功能的評分主要反映對河流生態系統社會服務的影響程度。為了考核工程增量的影響,挑選了5個可以量化工程直接影響的指標(土地利用指數、縱向連通指數、河岸帶狀況、水質狀況及河岸景觀),對既有的計算方法(公式 ⑤~⑨ 做了改良,從而可以反映引漢濟渭一期工程對該指數的影響程度。

1.3.1水文情勢選取生態流量滿足程度和流量過程變異程度2項指標作為評價區域內可能受工程影響的水文情勢的表征參數,計算數據來自黑河流域水文站的監測數據。

(1)生態流量滿足程度維系溪流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所必須維持的流量過程,采用最小生態流量表征。依據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0)并結合黑河流域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定位選取該指標,公式如下:

表1山溪性河流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式中: EF1 為4一9月內日徑流量占對應時段多年平均徑流量的最低百分比; EF2 為10—3月日徑流量占對應時段多年平均徑流量的最低百分比; qd 為評估年實測徑流量 (m3/s) : 為多年平均徑流量 (m3/s) 。生態流量滿足程度 (EF) 是基于 EFl 和 EF2 計算值的比對結果,選取二者最低賦分值進行賦分。

(2)流量過程變異程度反映評估年逐月實測凈流量與天然月凈流量的偏離程度,評估工程行為在實施期間對河流自然水文過程的影響,公式如下:

式中: FD 為流量持續時間的變異程度; qm 為評估年實測月徑流量 (m3/s);Qm 為評估年天然月徑流量(m3/s) 為評估年天然月徑流量的年平均值;天然徑流量按還原量計。

1.3.2物理生境選擇土地利用指數、縱向連通性、河岸帶狀況及河床底質結構等4項指標,反映施工對河流生態系統物理結構及河流水質的影響。

(1)土地利用指數對羅坤(2017)評價方法中的計算公式做了改良,新增 Δm 表示工程增量。運用GIS解析和現場確認等方法獲取數據并計算得到黑河流域內4種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利用公式 ⑤ 求得黑河流域土地利用指數。

式中: p 為土地利用指數, w1 為引漢濟渭工程開工前建設用地占流域總面積百分比, w2 為農業用地與未利用地占流域總面積百分比, w3 為草地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百分比, w4 為林地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百分比,Δw1? Δw2 行 Δw3 及 Δw4 分別為引漢濟渭工程啟動后距離河岸 0.5km 范圍內新增建設用地、農業用地、草地及林地用地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百分比的變化,當 Δwl 呈現數值增加則表明工程對近岸陸域的土地利用格局有影響。

(2)縱向連通度采用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中的河流縱向連通性指數 (Kc)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0)評價攔河阻隔物對溪流水體縱向連通的影響,并對原計算公式做了改良,新增 Δn 表示工程增量。

式中: n 為開工前每 100km 的阻隔物數目(個);Δn 為引漢濟渭工程啟動后新增阻隔物數目(個); L 為河流總長度 (km) 。

(3)河岸帶狀況用岸線硬化度來表征,通過引入工程增量參數 (ΔLe) 對原公式做了改良,用于評價引漢濟渭工程對河岸帶結構的人為干擾程度。

式中: S 為岸線硬化度,指人工硬化的河岸岸線長度占總岸線長度的比例 (%):L 為河流總長度(km);2L 代表左右兩岸, Le 為開工前河流沿岸直立式硬質護岸等堤防工程的長度, ΔLe 為引漢濟渭工程啟動后新增的沿岸直立式硬質護岸的長度。本次工程新增堤防的占比及位點(是否處于三場一通道及洪泛區等生態敏感斷面)均作為評價的重點。

(4)河床底質結構狀態基于文獻(羅坤,2017;Mulleretal,2022)構建該評價標準,通過對19個固定樣點河床地貌的實地調查進行評價。

1.3.3水質狀況運用監測站的數據計算水質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0),并依據水質穩定達標率評價水質狀況。

式中: I 為水質穩定達標率 (%):cw 為處理后的污水中各水質指標濃度( mg/L) ; Vw 為開工前經處理達標的污水排放量 (m3);ΔVw 為引漢濟渭工程啟動后新增污水排放量 (m3):cs 為黑河平均水質指標濃度 mg/L) : qm 為黑河平均流量 (m3/s) ;I值越小,水質穩定達標率越高。

1.3.4水生生物狀況依據山溪性河流水生態系統結構特征和水生態敏感區特點,結合19個點位的實測數據,選取3個關鍵指標評價水生生物受影響程度。由于2017年缺少#3、#4、#6和#19點位的數據,因此2017年這4個點位不進行評價。

(1)魚類完整性(FIBI評價借鑒黃亮亮等(2013)的方法,參考《秦嶺魚類志》(陜西省動物研究所等,1987)和《陜西魚類志》(陜西省水產研究所和陜西師范大學,1992)等資料,選取黑河上游2條支流花耳坪河河口上游 1~3km 河段及清水河河口上游1~3km 河段作為評價的參照位點,選用種類組成和豐度、耐受性、營養結構、繁殖共位群等屬性指標構建指標體系并開展魚類完整性評價。

(2)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完整性指數(BIBI)評價參照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0)及河湖水生生物完整性評價技術指南,采用評價參數分值計算方法,并通過對比參考點和受損點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狀況進行評價。

(3)流域珍稀及特有魚類存活狀況的評價指僅分布在黑河流域,且數量稀少并面臨滅絕風險的魚類種類。依據對多鱗白甲魚和秦嶺細鱗鮭國家級保護物種的調查數據,編制流域珍稀及特有水生生物存活狀況健康標準,并依據生存質量及受脅迫程度等觀測記錄綜合給出定性判斷。

1.3.5社會服務功能選取防洪能力和河岸景觀2個指標重點評價工程對社會服務功能的影響。

(1)防洪能力聚焦河流過水斷面受影響程度和流域防洪能力2個側面,依據國家防洪標準(GB50201一2014)并結合縱向連通性指標進行評價。

(2)河岸景觀借鑒景觀生態學評價理念,結合河岸帶狀況評價指標體系確定景觀連續性指數和標準,運用下述改良后的公式開展了評價。

式中: Pc 為景觀連續性指數; n 為開工前區域內斑塊總數目(個); Δn 為引漢濟渭工程啟動后新增的斑塊數目(個); ai 為斑塊 i 的面積 (m2);aj 為斑塊 j 的面積 (m2):pij* 為在斑塊 i 和 j 之間所有可能的路徑中最大遷移概率; AL 為總面積 (m2) 。通過對動物的遷移擴散調查分析,設置不同的擴散距離,從而計算出斑塊與景觀尺度上的連接水平。工程會引發 pij* 項的數值降低,進而導致 Pc 也隨之降低。

1.4指標權重

基于構建的指標體系框架,采用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構造判斷矩陣分別計算各指標權重,在綜合考慮黑河流域水生態敏感區現實情況及12個指標特性后,依據PSR模型的原理將縱向連通性、河床底質結構、流域珍稀及特有水生生物存活狀況、魚類完整性4個狀態指標確定為最易受到工程脅迫的指標。根據德爾菲法(Delphimethod)從自然(原始)狀態、最佳可達狀態、施工前狀態、既定標準和管理目標等方面為每個指標設立參考依據和閥值。最后,確定評價體系的指標權重和等級標準(表2),利用分級賦值、逐級加權的方法計算山溪性河流的綜合健康評分,并將河流健康狀態分為非常健康、健康、亞健康、不健康和病態5個等級(表3),在表3中,加入了工程影響程度的考量。最終運用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對黑河流域生態完整性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利用不同年度(2021年和2017年)的魚類生物完整性評價了黑河流域水生態敏感區生境質量的動態變化。

2結果與分析

2021年生態調查共采集到黑河流域溪流性魚類15種,包括具有指示作用的多鱗白甲魚(Onychosto-mamacrolepis)和秦嶺細鱗鮭(Brachymystaxlenok)等珍稀保護動物;同時采集到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19種,其中具有清流指示作用的嘖翅目占調查底棲動物總種數的 31.58% ,蜉蝣目占調查底棲動物總種數的 21.05% 。以2021年為評價基準年,對陜西省黑河流域內可能受工程影響的水生態敏感區的河流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賦分82.02,其中生態完整性評價得分81.85分,社會服務功能評價得分93.28分,總體表現為非常健康(表4)?;?021年與2017年魚類生物完整性指數的對比分析表明,引漢濟渭一期工程啟動后魚類多樣性并未呈現明顯波動。

Tab.2 Criteriaand weights for themountain stream health evaluation index表2山溪性河流健康評價體系及評價標準
表3山溪性河流健康狀態等級標準與描述Tab.3 Grading standardsand description of health status of mountain stream
表42021年黑河流域健康評價結果Tab.4HealthevaluationresultsforHeiheRiver

2.1生態完整性評價

對黑河流域重要水生態敏感區生態完整性綜合評價結果顯示,水文情勢、物理生境和水質狀況3個準則層的得分均超過80分,評級為非常健康,水生生物3個指標的評級均為健康,綜合評級為健康。

水文情勢2項指標的綜合得分為90.04分,評級為非常健康。其中生態流量滿足程度表現最佳,所獲得的賦分(94.80)也明顯高于流量過程變異程度的賦分(83.60),按指標權重計算得水文情勢整體狀況表現為非常健康。生態調查期間發現,水生態敏感區域恰好處于一級水源保護區內,森林資源茂盛,植被覆蓋率高,水塔效應顯著。加之引漢濟渭一期工程實施了嚴格生態保護措施,在黑河干支流均未構筑閘壩等阻隔物,生態流量和流量過程變異基本處于自然狀態。

物理生境4項指標的綜合評分為84.09分,雖然評級為非常健康,但分數接近健康的評級。其中受工程影響程度最大的為土地利用指數,分別受到施工營地(占地 26366m2 )、新建公路 (3 050m2) 和3個棄渣填埋場 (28707,34380,53900m2) 的影響,但河岸兩側 500m 范圍內對下墊面的影響占比僅為0.116% ;河床底質結構雖然也受到一些棄渣的影響,但工程增量的影響占比低于 0.01% ,而且都避開了魚類三場,對魚類棲息環境的影響程度較微弱;由于沒有建設閘壩等永久性阻隔物,工程增量對縱向連通指數的影響為0;雖然黃石板棄渣場導致很短的一段支流被裁彎取直,但對原有蛇形生境的影響還有待后續追蹤觀測才能獲得客觀的評價。

水質狀況的綜合評分為95.40分,評級為非常健康,除了與評價區域基本處于一級及二級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水動力條件好等天然稟賦密切相關,與施工營地排水采用了嚴格的水處理工藝和生物毒理達標等措施也密不可分,使得評價區域內的河流可以滿足地表Ⅱ類水質的要求。2個國家級保護區的設立,促進整個黑河流域生境質量不斷提升,良好生態對水源涵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生生物3項指標的綜合評分為69.35分,評級為健康。其中,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得分相對較高(78.30),對水質具有良好指示作用的積翅目占到底棲動物總種數的 31.58% 。魚類生物完整性得分較低(63.20),2021年3次連續調查只采集到鯉形目和鮭形目,而未采集到鲇形目魚類,且鰍科魚類、低耐污魚類、底棲動物食性魚類均占比較小。2021年及2017年的生態調查都采集到了多鱗白甲魚和秦嶺細鱗鮭等黑河流域的珍稀特有物種。

2021年與2017年魚類生物完整性對比分析結果(圖2)顯示,黑河19個評價河段均處于健康水平。滿足參照點條件的花耳坪河上游(#1)、清水河上游(#3)及王家河上游(#5)的河段綜合得分較高,分值均達到非常健康的程度,2021年與2017年的評價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從#7評價河段開始進入工程影響區間后,評價賦分呈現輕微波動,特別是位于支洞及渣場下游(#7、#9、#11、#13、#15)呈現賦分下降波動趨勢,評價區間下游的就峪河與田峪河河段葉綠素濃度及浮游植物密度呈明顯上升趨勢,底棲動物豐度和魚類豐度也隨之上升(侯易明等,2020),密度最高點出現在田峪河上游 1~3km 處的調查河段(#19)。各個河段的評價結果反映了以魚類為代表的水生生物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工程或偷獵的影響,但顯著性分析表明影響程度有限。

2.2社會服務功能評價

社會服務功能2項指標的綜合評分為93.28分,評級為非常健康。由于保護措施得當,各項工程增量均未對河流的行洪功能和黑河流域的滯洪功能產生影響,黑河流域下游的黑河金盆水庫作為大(II)型水利工程可有效發揮蓄洪減災作用(高敏超,2018),因此,防洪功能獲得98.30的賦分,整體呈現為非常健康。河岸景觀既可發揮社會服務效益,也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由于近年秦嶺地區的景觀破碎化程度加?。ü賶训?,2018),加之施工營地、新建道路和3個棄渣填埋場占用了部分林地和草地,對河岸景觀連續性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河岸景觀只得到78.80的賦分。

圖2黑河流域各河段2017年與2021年魚類生物完整性評價賦分對比Fig.2 Comparison of fish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between2017and 2021inHeihe River

3討論

3.1評價指標及參照點選取

指標選取的首要原則是該參數對外界干擾是否敏感以及對應的壓力響應關系是否可以預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0)。為快速評價工程干預背景下工程影響程度及生態保護措施的效果,評價指標的選取既要能夠快速、準確地反映河流健康狀態的變化,還應該具備易于采集和應用的特征(張遠等,2007)。鑒于本次評價重點是引漢濟渭一期工程對周至縣境內黑河水生態敏感區的影響,結合山溪性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特征,基于河流生態系統5大生態要素的定位構建了河流生態完整性評價指標數據庫(吳阿娜,2008),并從數據庫中初篩出易受工程脅迫的17個指標,最后結合生態調查的數據分析結果選取了12個指標,其中包含2項社會服務功能指標。

鑒于生物完整性評價體系對參照點的要求,本研究將采樣參照點確定為黑河上游人為干預最低的河段。因為歷史監測數據顯示該河段為黑河多鱗白甲魚在黑河上游的三場,也是流域內珍稀及特有水生生物豐度較高的水域之一(張建祿等,2016),經現場預調查和評估最終選取上游受人為干擾程度較低的4個樣點作為參照點。下游評價邊界選定田峪河與黑河交匯處,未包含下游的黑河金盆水庫庫區。

3.2計算公式改良與河流健康狀態等級標準含義修訂

依據工程影響易量化的原則對土地利用指數、縱向連通指數、河岸帶狀況、水質、河岸景觀等5個指標的計算公式進行了改良,通過在原公式中增加 Δ 項計算工程增量,從而可以通過比對賦值中工程增量的占比定量評價引漢濟渭工程對該項指標的影響程度,評價結果表明改良后的公式可以反映工程增量的影響,是對工程影響評價方法的一種創新。改良后的公式雖然解決了工程增量的計算問題,但計算公式仍然比較簡單,還無法反映不同工程實施點位的影響強弱,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通過深化改良以便更真實地反映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距離河岸 0.5km 范圍計算工程增量對近岸土地利用的影響是基于對峽谷型河流的現場考察,比較吻合黑河流域的實際情況。結合山溪性河流水文地貌特征和工程影響特點,本研究在表3中對等級標準的描述重新做了修改,修改之后的標準更加貼合山溪性河流受工程影響的健康評價。

3.3工程對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

生態完整性的綜合評價結果獲得81.85分,歸因于水文情勢、物理生境及水質狀況3大準則層的較高得分,但水生生物準則層的得分只有69.35分,其中魚類完整性指數得分只有63.20分。一方面體現了秦嶺北麓重要水生態敏感區良好的自然稟賦,同時也表明引漢濟渭生態優先的各項保護措施和管理辦法最大限度地規避了工程對黑河水生態系統生境的負面影響,而自然水文情勢、地貌形態空間異質性、水質狀態是支撐和維系生態系統完整性的基礎(Maddock,1999;Wohlamp;Merritt,2005);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敏感性魚類和底棲動物,特別是流域珍稀及特有水生生物對人類活動及氣候變化等多種復合影響的一種響應,應持續加以關注。

生態流量滿足程度作為國家幸福河湖建設成效評估工作方案(試行)中考核生態系統健康的3個重要指標之一,是本研究的必選項。綜合評價結果顯示與流量相關的2個指標的賦分都處于非常健康等級,表明只要保護措施得力,溪流生態系統憑借其韌性可以消納來自工程的脅迫。

土地利用指數是按照兩岸各 500m 進行現場測量和計算的,計算分析結果表明,5項可單獨計算工程增量影響的指數中只有這一項的占比超過 0.1% ,達到 0.116% 。除新建公路外,3個棄渣場已經實施了復墾和植被恢復,營地拆除后也會做復墾和植被恢復,所以工程對近岸下墊面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雖然工程沒有在黑河干流中形成任何物理阻隔,但有50.55萬 m3 的黃石板棄渣占用了一段支流的河道,工程通過裁彎取直措施恢復了上下游的連通,從數值計算結果看工程對縱向連通性的影響為0。雖然被占用的這段河道并非位于史料中記載的魚類三場,但實施復原為目的的生態修復是確保水生生物生境質量的必要舉措。依據設計方案和施工記錄,除新建的長 469.16m 寬 6.5m 的公路對部分支流的河岸有加固改造外,河岸及河床都沒有受到工程的影響,河岸帶狀況評價結果接近亞健康的主要是黑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在岸線空間上受到山體和公路的約束,缺少邊灘、緩坡及岸線立體植被,導致河道與河漫灘橫向連通不暢所致。黑河地貌形態的空間異質性決定了生物棲息地的多樣性,而生物多樣性與河流地貌空間異質性呈正相關關系(Lietal,2020)。鑒于黑河干支流的地貌為峽谷型地貌,在評價指標體系中適度調低了河岸帶狀況的權重,可以更符合山溪性河流的空間結構特征。

為規避工程施工及施工隊伍生活區對黑河流域河流水質的影響,引漢濟渭工程踐行“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理念,并引入高性能的水處理設備以及水質和毒理監測設備,從而確保了所有排水都能滿足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以上的要求。

魚類完整性指數等3項水生生物的綜合得分(69.35)相對偏低,可能受到旅游開發、工程擾動及季節變動等影響,也可能受限于魚類采樣方法,因為鲇形目等底棲性魚類多棲息于水體底層,喜歡隱身于石縫或樹枝處,很難用網具捕獲,所以,選擇合適的采樣工具和采樣方式也是確保野外觀測中減少定量化誤差的有效方法。2021年5一6月連續11d的野外生態調查不僅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魚類多鱗白甲魚和秦嶺細鱗鮭,還觀察到種類豐富的底棲動物,其中績翅目最多,占底棲動物總種數的 31.58% 。祲翅目的稚蟲因喜在含氧量高的溪流中生活,是表征山溪水質優良的指示生物之一,同時還觀察到對水質十分敏感的蜻蜓目2種和蜉蝣目4種,表明黑河流域水生態敏感區的物理生境和水質環境受工程影響微弱,但根據長江中華鱘保護的經驗(常劍波和曹文宣,1999),珍稀特有魚類的評價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3.4生態保護優先于生態修復

良好的自然稟賦、地貌形態及水動力條件對于維系山溪性河流自凈能力和生態系統的韌性可以發揮正面影響,但由于峽谷型地貌水生態系統的緩沖空間不足,維系溪流的自然水文情勢至關重要(Poffetal,1997),山溪性河流對大型工程干預也會表現出比較敏感和脆弱的一面,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疊加脅迫。因此,在編制各類工程施工方案時制定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是規避生境質量衰退的重要手段(Reidetal,2019)。為減少對水源地保護區及“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黑河多鱗白甲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影響,將各項生態保護措施貫徹到引漢濟渭工程的始終,無論從生態環境效益還是從經濟效益層面,保護優先獲得的效果都將優于破壞之后的修復。在預測不足以及不得已情況下由于工程導致河流生態系統受損需要進行生態修復時,也應秉持自然修復為主的理念,并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后實施修復,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鑒于多鱗白甲魚和秦嶺細鱗鮭是黑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旗艦物種,其生存狀態與魚類及底棲動物多樣性密切相關,通過制定地方法規形成對溪流性魚類和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的定期生態調查制度是提升生態保護和修復效率的必由之路。

4結論

本研究聚焦引漢濟渭工程對水生態系統的直接影響,參照國內外河流健康評價相關文獻,運用綜合評價指標法和專家咨詢結果構建了一種針對山溪性河流特點的河流健康評估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

(1)評價體系由5個準則層和12個評估指標組成。黑河水生態敏感區的生態完整性得分為81.85分,綜合得分為82.02分,基于5級標準的綜合評級為“非常健康”,評價結果反映了黑河流域水生態敏感區的生態健康狀況。

(2)基于改良的計算公式對近岸土地利用、縱向連通度、河岸帶、水質及河岸景觀等5項指標的評價結果顯示,受工程影響程度最大的為土地利用指數,工程增量占比達到 0.116% ,而工程對其他指標的影響程度可以忽略不計。指標體系可適用于一般的山溪性河流健康評價,也可通過對比分析評價工程增量部分對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

(3)2021年生態調查共采集到黑河流域溪流性魚類15種和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19種,黑河流域水生態敏感區的魚類棲息地生境受到工程施工的干擾程度較低。魚類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結果顯示,2021年與2017年的評價得分沒有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邊坤,張建祿,茍妮娜,等,2022.秦嶺黑河流域魚類群落結構及其歷史變化[J].中國水產科學,29(8):1210-1222.

BIANK, ZHANG JL,GOU NN, et al,2022. Current statusand historical changesof fish composition in the HeiheRiver,Qinling[J]. Journal ofFishery Sciences ofChina,29(8): 1210-1222.

陳大慶,2014.河流水生生物調查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15-72.

常劍波,曹文宣,1999.中華鱘物種保護的歷史與前景[J].水生生物學報,23(6):712-720.

CHANG JB, CAO W X, 1999.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conser-vation on Chinese sturgeon in the Yangtze River[J].ActaHydrobiologica Sinica,23(6): 712-720.

褚新洛,鄭葆珊,戴定遠,1999.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鲇形目[M].北京:科學出版社.

高敏超,2018.黑河金盆水庫防汛安全與洪水期調度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

郭少壯,白紅英,孟清,等,2018.1980—2015年秦嶺地區景觀格局變化及其對人為干擾的響應[J].應用生態學報,29(12):4080-4088.

GUO S Z, BAI H Y, MENG Q, et al, 2018. Landscape patrnchange and its response to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inthe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1980 to 2015[J]. Chinese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9(12): 4080-4088.

侯易明,潘保柱,蔣小明,等,2020.漢江上游干流和秦嶺南麓典型支流的底棲動物群落特征及水質生物評價[J].湖泊科學,32(4): 1140-1153.

HOUYM,PANBZ,JIANGXM,etal,2020.Benthic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bioassessmentof water quality in the mainstem of upper Hanjiang Riverand its typical tributaries i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J].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32(4): 1140-1153.

黃亮亮,吳志強,蔣科,等,2013.東苕溪魚類生物完整性評價河流健康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環境科學,33(7):1280-1289.

HUANG L L,WU Z Q, JIANG K, et al, 2013.Developmentand application of IBI based on fish to assess the river'shealth in the East Tiaoxi River[J].China EnvironmentalScience,33(7): 1280-1289.

李瑛,金弈,董磊華,2020.引漢濟渭工程水庫生態調度方案研究[J].人民黃河,42(7):80-82,94.

LI Y, JIN Y, DONG L H, et al, 2020. Study on reservoir ecolog-ical operation scheme of Hanjiang-to-Weihe River valleywater diversion project[J]. Yellow River, 42(7): 80-82,94.

劉六宴,李云,王曉剛,2020.《河湖健康評價指南(試行)》出臺背景和目的意義[J].中國水利,(20):1-3.

羅坤,2017.城市化背景下河流健康評價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

喬亮,錢會,高盼盼,2015.黑河金盆水庫入庫徑流水文特征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43(5):190-191,304.

QIAO L, QIAN H, GAO PP, 2015. Analysis of runoffhydr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HeiRiver-Jinpen Reservoir[J]. Jour-nal of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43(5): 190-191,304.

陜西格林維澤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2018.陜西省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對黑河多鱗鏟頜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影響專題論證報告[R].西安:陜西格林維澤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蘭州大學生物系,1987.秦嶺魚類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

陜西省水產研究所,陜西師范大學,1992.陜西魚類志[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吳阿娜,2008.河流健康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1-57.

吳景霞,2008.西安黑河流域水文要素變化特征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濟,14(11):874-875.

尤琦英,2020.秦嶺北麓西安主要供水河流水文豐枯演化及供水安全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

張建祿,邊坤,靳鐵治,等,2016.秦嶺黑河流域魚類資源現狀調查[J].淡水漁業,46(1):103-108.

ZHANG JL,BIANK, JIN T Z, et al, 2016. Investigation onstatus of fish resources in Qinling Heihe River basin[J].Freshwater Fisheries, 46(1): 103-108.

張晶,董哲仁,孫東亞,等,2010.基于主導生態功能分區的河流健康評價全指標體系[J].水利學報,41(8):883-892.

ZHANG J, DONG Z R, SUN D Y, et al,2010.Complete rivermethod according to dominant ecological functions[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41(8): 883-892.

張遠,徐成斌,馬溪平,等,2007.遼河流域河流底棲動物完整性評價指標與標準[J].環境科學學報,27(6):919-927.

ZHANG Y, XU CB,MA XP, et al, 2007.Biotic integrity in-dexand criteria of benthic organizms inLiao River Basin[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7(6): 919-927.

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1998.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鯉形目:中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2000.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鲇形目:下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0.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周鳳霞,陳劍虹,2011.淡水微型生物與底棲動物圖譜[M].2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朱惇,賈海燕,周琴,2019.漢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綜合評價研究[J].水生態學雜志,40(1):1-8.

ZHU D, JIA H Y, ZHOU Q, 2019. Comprehensive health eval-uat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Hanjiang River[J]. Journalof Hydroecology, 40(1): 1-8.

BOULTONAJ,1999.Anoverview of riverhealthassessment:philosophies,practice, problems and prognosis[J]. Fresh-Water Biology, 41(2):469-479.

FEIOMJ,HUGHESRM,CALLISTOM, et al,2021.Thebio-logical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world’s riv-ers: an overview[J].Water, 13(3): 371.

KARR JR, ROSSANO E M, 2001. Applying public health les-sons to protect river health[J]. Ecology and Civil Engi-neering,4(1):3-18.

LADSONAR,WHITELJ,DOOLANJA, et al,1999.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n index of stream condition for wa-terway management in Australia[J]. Freshwater Biology,41(2): 453-468.

LADSON A R, WHITE L, 2000. Measuring Stream Condition[M]. Chichester: John Wiley amp; Sons:265-285.

LIJH,HOERBINGER S,WEISSTEINER C, et al, 2020.Riv-errestoration challenges with a specific view on hydro-morphology[J].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14(5): 1033-1038.

MADDOCK I,1999.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habitat as-sessment for evaluating river health[J]. Freshwater Biolo-gy, 41(2): 373-391.

MULLER H,HORBINGER S, FRANTAF, et al,2022. Hydro-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as the basis for ecosystem res-toration in the Nanxi river basin (China)[J]. Land,11(2):193.

PALMER M, RUHI A, 2019. Linkages between flow regime,biota,and ecosystem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river res-toration[J]. Science, 365(6459): eaaw2087.

POFFNL,ALLANJD,BAINMB,etal,1997.Thenaturalflow regime[J]. BioScience, 47(11): 769-784.

REID A J, CARLSON A K, CREEDI F, et al, 2019. Emergingthreatsand persistent conservationchallenges for freshwa-terbiodiversity[J]. Biological Reviews, 94(3): 849-873.

WOHL E, 2006. Human impacts to mountain streams[J]. Geo-morphology, 79(3/4): 217-248.

WOHL E, MERRITT D, 2005.Prediction of mountain streammorphology[J]. WaterResourcesResearch, 41(8):W08419.

YUFD,LIUF,XIA ZJ, et al, 2022.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mountain channel habitats in the Chi-shui River Basin, China[J].Water,14(4): 515.(責任編輯熊美華)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Streams at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MENG Xiangzhou1, KOU Xiaomei2, LI Ping2,WANG Xiaokai1, WAN Fan2,NIU Le2, WANGWentian3,LIURui2,LYURuibo1,LIJianhual

(1.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P.R. China; 2.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Xi'an 710065,P.R. China; njiang-to-Weihe River Valley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Co.,Ltd., Xi'an 710024,P.R.China)

Abstract:The Heihe River basin,located at the northern foo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hosts two national-level protected areas: the Heihe Rare Aquatic Wildlif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the Heihe Multi scaled White Tortoise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Protection Area,and it is a sensitive aquatic ecosystem.In this study, we focused on the engineering-induced stres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measures implemented as part of the Hanjiang-to-Weihe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n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s in the foothills within Zhouzhi County.Further,the ecological health of the Heishui River basin was assessed based on an mountain stream healt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eveloped as part of this investigation. We aim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a large-scal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From April to July of 2021,three water ecological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in 19 river sections in the mainstream and tributaries of Heihe River, focusing on the habitat quality of fish and other aquatic organism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rare,endemic and endangered fish species and the hydrology, geomorphology and water quality of the streams. Based on the results,a healt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mountain streams was developed using remote sensing analysis,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expertconsultation.The index included 12 indicators of the following five key criteria: hydrologic regime, physical habitat, water quality,aquatic biodiversity,and socio-ecological services.The weight ofeach indicator was determin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and the comprehensive health score was calculated using graded scoring and hierarchical weighting. River health was then categorized into five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scores: very healthy (80-100),healthy (60-79),sub-healthy (40-59),unhealthy (20-39), and very unhealthy (0-19). Finaly,the evaluation system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ecological health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A total of 15 fish species and 19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surveys,including rare and endemic species such as Onychostoma macrolepis and Brachymystax lenok.The comprehensive health score of Heihe River was 82.02 in 2O21,and the scores for river ecological integrity, hydrological regime,physical habitat, water quality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were 81.85, 90.04,84.09,95.40 and 93.28,respectively,allin the very healthy range and indicating excellent ecological health. However, the aquatic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IBI) based on fish and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was 69.35, in the healthy range.Furthermore, the fish IBI for Heihe River in 2021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in 2017 (pre-project), indicating stable river health during that period.In conclusion,the Hanjiang-to-Weihe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has had a minimalimpact on flood controland riverbank erosion in the sensitive areas ofthe aquatic ecosystem of the HeiheRiver basin. Ou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s of Heihe River are healthy and that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have been effective in avoiding and mi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Hanjiang-to-Weihe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Key words: Hanjiang-to-Weihe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ecological integrity; sensitive aquatic ecosystems; northern footofQinlingMountains;Heihe Riverbasin

猜你喜歡
黑河魚類河流
河流(組詩)
山東文學(2025年6期)2025-08-27 00:00:00
團情導航
新青年(2025年8期)2025-08-26 00:00:00
王靖攝影作品
基于三重維度的河流倫理建構研究
基于eDNA宏條形碼技術的巢湖夏季魚類群落結構及多樣性
我與河流(組詩)
陽光(2025年8期)2025-08-11 00:00:00
以青年擔當賦能市域經濟“聯電”提速
新青年(2025年6期)2025-08-09 00:00:00
基于環境DNA宏條形碼技術的大洋河下游魚類多樣性研究
從維多利亞港到泰唔士河右岸(組詩)
百花(2025年3期)2025-07-30 00:00:00
會唱歌的魚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91精品人妻互换| 综合色婷婷|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在线看片国产|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婷婷亚洲天堂|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97成人在线观看|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日韩第一页在线|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一区二区自拍|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八区|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91无码国产视频| 一级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99伊人精品|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亚洲高清资源|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五月激情综合网|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a毛片免费看| 国产91在线|日本|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天堂亚洲网|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在线|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亚洲a级毛片|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最新国产网站| 曰AV在线无码| 五月激情综合网| 亚洲啪啪网| 日韩黄色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国产拍在线| 色有码无码视频|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