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一致性是指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行為,以及課堂評價活動的統籌性組織,實現多種教學因素的統一和整合。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深入研究語文教材內容,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優化閱讀活動組織,及時傳授閱讀學習方法,以調動學生閱讀學習主動性,推出科學的閱讀評價機制,實現教學評一致性,這對全面提升學生閱讀學習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教學評一致性路徑構建時,教師還要注意做好學情分析,針對學生閱讀學力實際,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閱讀引導,為不同群體學生配設不同的閱讀任務,讓更多學生都順利進入到閱讀學習核心,以有效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率。
一、確立教學自標,引導閱讀教學方向
閱讀教學目標設計時,教師要深度研究教材內容,科學整合閱讀資源,精選閱讀教學目標,利用多種輔助手段創設閱讀情境,為學生開展高效閱讀學習指明方向。
1.精選閱讀教學目標
閱讀教學有自身規律,教師需要有優化設計的意識,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確立閱讀教學目標,為教師執行閱讀教學方案規劃清晰路徑,同時為學生展開創造性閱讀學習指明前行方向。閱讀教學目標包含多方面內容,誦讀、精讀、賞讀、質疑、思考、交流、讀寫等,教師都需要利用目標來設計和規劃教學,將閱讀教學環節、閱讀引導、閱讀組織與目標相融合,可以為學生順利進入閱讀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如教學高一語文必修一上冊《沁園春·長沙》,教師示范誦讀這首詞,讓學生感受誦讀詩詞需要情感支持,注意體會詩詞意象、意境和作者的豪情。在閱讀教學目標設定時,教師以閱讀任務形式進行呈現。如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本詞,深入體會“含蓄”“精煉”“優美”的語言特點,進而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通過感知、品悟、探究、拓展等閱讀活動,提升閱讀綜合能力。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本詞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學會以詞的意象為切入點來賞析詞的方法,以感受詩人博大的情懷。為引導學生開展創意閱讀學習,教師專門展示作者相關信息,讓學生對一代偉人建立更多欽佩之感,也能夠助力學生有效提升閱讀學習效率和品質。
教師以閱讀目標為引導,將閱讀任務融入其中,組織學生主動開展研究性閱讀學習,為學生規劃清晰閱讀思路。從學生閱讀學習效果情況可以看出,教師閱讀目標設計投放是比較適合的,這些閱讀目標滲透到閱讀任務之中,學生都能夠主動回饋,在獨立閱讀和集體交流中達成閱讀認知共識。教學評一致性機制追求融合和貫通,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展開教學設計,成功調動學生閱讀學習主動性,教與學達成更多和諧。
2.創設閱讀教學情境
閱讀教學情境設計時,教師需要有創意安排的意識,生動介紹、故事講述、畫面展示、視頻播放、問題導引、任務驅動等,都屬于閱讀教學情境設計方式范疇,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力實際,精心設計閱讀學習情境,為教學評一致性原則的順利落實創造良好條件。高中學生思想比較成熟,對閱讀內容有理性思考的意識,教師在學習情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閱讀訴求實際,以便為學生準備適合的閱讀任務,以成功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如教學茹志鵑的《百合花》,教師先期引導學生復習關涉小說體裁方面的知識,然后選擇小說精彩片段,讓學生進入針對性閱讀環節,要求學生從語言構建方面進行鑒賞學習,學生對小說語言鑒賞學習比較有感,自然能夠積極回饋,從多個角度展開語言鑒賞討論。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教師讓學生圍繞小說要素展開語言鑒賞行動,成功調動學生閱讀學習主動性。如關于百合花的描寫,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解讀,運用形容詞進行歸結分析。如:色澤文雅、香氣清幽、白凈純潔、清麗高雅等。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百合花的圖片,要求學生結合相關描寫進行具體觀察,自然形成語言鑒賞認知。為調動學生閱讀這篇小說的積極性,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同名電影片段,對學生多種感官形成沖擊。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截取精彩描寫片段,將學生帶入閱讀鑒賞學習環節,在學生對百合花有了一定認知之后,教師利用百合花圖片進行輔助閱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對比閱讀學習環節,特別是電影片段的播放,學生有了更直觀的學習體驗,其閱讀學習熱情被點燃,閱讀學習效果更為突出。
二、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教師不僅要注意優選閱讀任務,還要科學組織學生開展創造性閱讀學習活動,以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熱情,順利激活學生閱讀思維。
1.傳授閱讀學習方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教師在閱讀教學指導時,要科學分析學情,對學生閱讀學力基礎、閱讀思考能力、閱讀興趣取向、閱讀悟性水平等因素做科學分析,為不同群體學生提供不同的學法指導,這樣可以有效啟動學生閱讀思維,讓學生在主動閱讀學習中啟動學習思維,為閱讀課堂注入豐富動力。教師要有閱讀學法傳授的主觀意識,科學整合閱讀學法,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法交流活動,為學生閱讀交流創造條件,為學法傳遞提供可能。
如教學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這篇課文屬于雜文,帶有議論文的屬性,是典型的駁論文。教師先期介紹文本主要內容,要求學生了解作者魯迅先生的基本情況,學生對魯迅先生生平比較熟悉,相關信息早已熟記在心。教師從駁論文寫法角度展開閱讀引導,要求學生認真揣摩文本中比喻、諷刺、反語等方法的運用,體會其表達效果,學會根據語境分析文本意思和作者思想情感。學生根據教師指導進入閱讀核心,教師針對性投放相關歷史信息,學生對“閉關主義”“送去主義”“拿來主義”有了更深入地理解。為調動學生閱讀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求學生開展質疑性閱讀學習,找到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閱讀疑惑問題,準備參與集體討論活動。因為這篇雜文誕生在特定年代,學生對相關歷史背景不是很熟悉,提出的問題大多屬于內容方面的,或者是作者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師精選相關問題,組織學生進入集體懸疑問題討論環節,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
教師從成文歷史背景角度展開閱讀引導,傳授一些閱讀鑒賞的方法,成功調動學生閱讀學習主動性。特別是質疑性閱讀任務的推出,為學生開展創造性閱讀提供便利條件,從學生閱讀問題梳理和總結情況能夠看出,教師教學引導是比較成功的,學生能夠及時進入閱讀思考狀態,并利用問題推進閱讀思考,教師組織學生進入集體討論環節,將閱讀學習推向高潮。
2.激發閱讀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學習活動組織時,教師要針對學生閱讀學習要求設計閱讀活動任務,讓學生主動進入到閱讀互動交流環節,在深入探究和廣泛互動交流中達成學習共識。閱讀交流形式眾多,質疑閱讀、話題辯論、集體討論、鑒賞互動、學法交流、閱讀座談、讀寫展評、課堂演繹、延伸閱讀等,都屬于閱讀學習活動形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精心組織閱讀學習互動交流活動,讓學生自覺展開閱讀討論,以便形成嶄新閱讀認知。
如教學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師先期介紹宋代詩詞的特點,重點講解豪放派和婉約派的個性特征,要求學生反復誦讀這首詞,感受豪放派詩詞的獨特魅力。為調動學生閱讀熱情,教師設計投放閱讀問題:這首詞的寫作特點有哪些?怎樣體現在詞中的?應該如何評價蘇軾“人生如夢”的感慨?寫赤壁為什么要假借他人之口?詞中寫景的目的是什么?詞中周瑜是什么樣的形象?你認為哪句寫得好?好在何處?學生接受相關閱讀問題后,都能夠積極展開閱讀和思考,并主動與同學進行閱讀討論,逐漸理清相關問題解答路線。在展評環節,學生能夠主動解讀相關問題,教師對學生閱讀問題解讀情況進行專業點評,成功調動學生閱讀學習主動性。
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推出閱讀問題,學生都能夠積極回饋,并在主動閱讀思考中形成閱讀解讀答案,在問題解讀交流中建立閱讀認知基礎。教學評一體化建設追求多種因素的均衡發展,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注重學生主動閱讀學習,及時做出專業評價,確保教學評一致性機制的順利落實,教學效果顯著,學生閱讀認知能力得到有效歷練。
三、升級教學評價,促進閱讀認知內化
教學評一致性追求教學因素的多重融合,在閱讀教學評價時,教師要深入觀察學生閱讀情況,推出閱讀自主評價和學生互動評價,與教師點評高度契合,以提升教學評一致性執行品質。
1.創新閱讀自主評價
教學評一致性原則執行過程中,教師要有創新探索的意識,在閱讀評價環節設計時,教師不妨推出學生自主評價、學生互動評價、教師專業點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閱讀學習現狀做出科學反思和歸結,為學生傳授更多適合的閱讀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認知的順利內化。特別是學生閱讀自主評價,這是學生比較陌生的評價方式,教師提出閱讀自主評價要求,組織學生主動進入自主評價環節,能夠對學生閱讀思維和閱讀心理形成更多觸動。
如教學郁達夫的散文《故都的秋》,這篇散文景色描寫比較精彩,教師設計語言鑒賞任務,要求學生自行選擇描寫片段,學習運用鑒賞格式進行閱讀分析,準備參與班級展評活動。學生接受任務后,快速確定鑒賞內容,嘗試利用教師給予的格式進行語言鑒賞分析。如這樣的片段:“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學生語言鑒賞分析:這句話采用對比的寫法,將秋蟬與蟋蟀耗子進行對比分析,寫出秋蟬的叫聲最為平常,表達作者對秋蟬的親近之情。還有學生找到這樣的片段:“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這段話運用了細節描寫和擬人修辭方法進行具體的描繪,寫出秋天的景色充滿生機,表現秋色中人們悠閑的表現,表達作者對故都的懷念之情。從學生語言鑒賞情況能夠看出,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按照教師設計的格式進行展開分析,教師組織學生進入鑒賞評價環節,要求學生自主評價,說說語言鑒賞方法運用情況。
在這個教學環節,教師鼓勵學生自行選擇鑒賞內容,自主展開語言鑒賞評價,將學習的權利放給學生,成功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語言鑒賞是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教師及時傳授鑒賞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鑒賞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主動學習的機會,這對培養學生閱讀核心素養有重要促進作用。
2.組織閱讀互助評價
閱讀互動評價是合作性學習,教師適時推出互助性評價任務,要求學生理清評價思路,能夠為閱讀教學帶來更多內驅動力。學生對閱讀學習收獲和體會等內容比較敏感,教師設計互動評價任務時,要提出具體的操作要求,特別是評價標準的制定要科學合理,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所有人,需要考慮多種客觀情況。互動評價不僅是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對學生閱讀學習進行點評,學生也可以對教師閱讀執教情況進行點評,這樣可以實現教學相長目標。
如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這是一篇最為經典的寫景散文,學生大多喜歡閱讀和鑒賞散文內容,教師要求學生自主誦讀課文內容,設計情感誦讀任務,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特別是誦讀評價環節的設計,教師鼓勵學生展開互動評價,對同學誦讀情況進行專業點評,給出建設性意見。學生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課堂互動氣氛活躍起來,誦讀學習漸入佳境。為提升學生誦讀評價專業性,教師先期對學生誦讀情況進行評價,從語言節奏、停頓、語速、重音、韻律、語氣、語調、情感等角度進行點評,學生模仿教師評價方式,進入到互動評價環節,將誦讀學習推向高潮。
情感誦讀互動評價,為學生提供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教師現場傳授評價方法,示范評價展示,給學生提供參與機會,課堂學習氣氛活絡起來,學生學習效率大大提升。閱讀評價是閱讀訓練的重要內容,教師從實用性角度出發展開教學設計,成功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學生深入到誦讀展示、評價、交流之中,其閱讀認知能力獲得更多鍛煉,教師及時干預,給予學生更多技術指導,教學評一體化特征突出。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適時改進教學策略,組織學生展開主動閱讀學習,優化閱讀評價機制,將教學評一致性原則執行到底,無疑為閱讀教學注入豐富動力,也能夠有效激活學生閱讀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閱讀認知的順利內化。教師是閱讀教學設計者、執行者、服務者,學生是閱讀學習主體,教學評一致性要求教師和學生多重合作,共同執行閱讀教學評一致性機制,確保閱讀教學的高效運行,促進學生閱讀認知的順利內化。
【參考文獻】
[1]張蓉.“教學評一致性”視角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中學語文,2024(30).
[2]汪雯婷,指向“教學評一致性”的小說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以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六單元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2(22).
[3]張國麗.基于“教一學—評一致性”原則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語文新讀寫,2023(03).
[4]陳東升.指向教學評一致性的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研究[J].科教文匯,2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