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愛辣味美食,享受那種令人欲罷不能的灼燒感。但不少人大量食用辣味食品后會出現腸絞痛等不適,還可能誘使痔瘡發作。那么,人們為什么喜歡吃辣?怎么吃辣更健康?本文將為您揭示關于辣味美食的“辣”些秘密。
人為什么會“無辣不歡”?
1.辣味的本質是痛覺
人們談論食物的味道時,常將“辣”與酸、甜、苦、咸并列。但事實上,辣味與其他味道的產生機制有很大區別。食物中的化學物質刺激舌頭表面的味蕾,繼而產生味覺信號。這些信號被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最終使人產生酸、甜、苦、咸等味覺感知。但辣味不同,其本質并非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人體的神經系統、組織和器官內,廣泛分布一種能夠感知溫度與痛覺的受體——TRPV1。當TRPV1受到43℃以上的熱刺激時,會讓人產生灼痛感。辣椒素可激活TRPV1,使人產生“火辣辣”的灼痛感,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辣味”。
那么,為什么人在吃辣時,會大汗淋漓、面紅耳赤呢?這是因為,TRPV1被激活后,可促進P物質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的釋放。吃辣后,身體會誤以為你受到了高溫或化學刺激,從而舒張血管,令面部變得潮紅,并分泌汗液、眼淚、鼻涕等體液來降溫、稀釋刺激物。
2.辣椒素可帶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刺激
從生理層面來看,當辣椒素激活TRPV1,令人產生痛覺后,大腦會釋放內啡肽來緩解疼痛。內啡肽也稱“快樂激素”,除了可以鎮痛外,還能給人帶來愉悅感,緩解壓力。因此,之所以很多人對辣味美食欲罷不能,是因為內啡肽帶來的快感。
從心理層面來看,“良性自虐假說”可以解釋人類對辣的嗜好。良性自虐指個體在沒有實際危險的情況下,故意尋求一定程度的痛苦或不適感,以獲得心理上的愉悅感。吃辣雖然能帶來痛感,但是這種疼痛是可控的,不會讓人真的受到傷害,反而是一種刺激的享受。所以,很多人沉浸在這種“剛剛好”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適量吃辣對身體有益
有些人認為吃辣不健康,這是真的嗎?事實上,辣椒本身不會造成健康損害,適量吃辣反而對身體有益。
1.有益于消化系統健康
辣椒素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刺激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幽門螺桿菌是誘發胃潰瘍、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有研究發現,辣椒素可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此外,還有研究發現,食用辛辣食物的頻率與消化道癌癥的發生風險呈負相關。每天吃辣者與幾乎不吃辣的人群相比,罹患食管癌、胃癌和腸癌的風險分別下降19%、11%和10%。
2.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新鮮辣椒富含維生素C、黃酮類化合物和辣椒素,它們都屬于抗氧化物質,適量攝入有助于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造成的損傷。此外,辣椒素還能夠通過抑制炎癥介質的形成,減輕人體內的炎癥反應。
3.保護心血管健康
有研究發現,吃辣能改善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心功能不全,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指出:經常吃辣味食物,可以預防高血壓。這可能是因為,辣椒素能作用于TRPV1,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生成。此外,適量吃辣能夠減少人對咸味的渴望,減少高鹽飲食引起的健康損害。
健康吃辣攻略
吃辣雖然對身體有益,但前提是“適量”且合理搭配。
1.不宜過度嗜辣
過量吃辣,攝入過多的辣椒素,可能會刺激口腔黏膜、胃腸道黏膜,引起咽喉疼痛、腹痛等不適癥狀,加重便秘和痔瘡、肛周膿腫等肛腸疾病病情。理想的辣度是食用后微微出汗但沒有灼痛感。
2.優先選擇新鮮辣椒,避免使用辣椒醬
制作辣味菜肴時,建議選用新鮮辣椒。新鮮辣椒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及鈣等營養素,營養價值遠高于干辣椒。不建議食用額外加鹽的調味辣椒粉、辣椒醬等調味料,以免鈉攝入量超標。
3.避免高油高鹽飲食
很多人喜愛的辣味美食屬于高脂、高鹽類食物,比如火鍋、燒烤、辣條等。大量食用這類食物,會增加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建議選擇脂肪、鹽分含量較少的辣味食物,如少油制作的辣椒炒肉、酸辣魚片等。
4.適當中和辣度
可以適當使用調味料或飲品中和辣味,降低辣椒素對身體的刺激。比如,烹飪辣味美食可適當加點兒醋,用醋酸來減輕辣椒素對消化道的刺激。牛奶中的酪蛋白能“包裹”辣椒素,降低其刺激性,因此吃辣時可以適當飲用全脂牛奶。
5.講究食用時間與季節
晚間吃辣會增加胃潰瘍的發生風險,因此要避免睡前3小時食用辣味食物。中醫理論則認為冬季吃辣的驅寒保暖效果最佳。而秋季氣候干燥,人體“肺燥”最盛,應減少食辣。
這些人群要遠離辣椒
1.消化系統疾病患者
罹患慢性胃炎、胃潰瘍和食管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要避免吃辣。辣椒素會刺激胃腸道黏膜,使其充血水腫,誘發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同時,膽囊炎、膽石癥和胰腺炎患者也不宜吃辣。辣椒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膽囊異常收縮,加重患者病情。
2.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謹慎吃辣。過量攝入辣椒素,可能導致血液循環加速,心跳加快,誘發心腦血管不良事件。
3.肛腸疾病、腎病、“甲亢”患者
TRPV1遍布人體全身,包括胃部、腸道、肛門等。肛腸疾病患者食用辣椒后,辣椒素可刺激腸道黏膜、肛周皮膚,加重充血、水腫問題,加劇疼痛、出血等癥狀。辣椒素通過腎臟排泄,腎病患者的腎功能不全,排泄辣椒素的能力有所下降,過量吃辣可能加重腎損傷。“甲亢”患者具有心率加快等癥狀,大量食用辣味食物后,可加重不適感。
4.服用特定藥物者
部分藥物應避免與辣味食物同時服用,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服用期間要忌食辛辣刺激類食物的藥物包括:清熱類藥物、滋陰類藥物、黏膜保護劑、皮膚病治療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