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題在線
水鄉小鎮讓我們賞心悅目,游樂場讓我們興奮不已,書店讓我們流連忘返,村頭的小樹林是我們的樂園……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嗎?推薦一個好地方給同學吧。
大手導寫
樂樂想參加學校舉辦的“最受歡迎的好地方”推薦會,但是他不會寫推薦詞,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
一、尋找“好地方”
我們要在腦海中搜索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和家人一起野餐的草地,是帶你遨游知識海洋的圖書館,還是充滿故事的老街?想想哪個地方最有特點,選擇這個地方作為推薦對象。
二、找出鮮明特點
圍繞“好地方”,想想這個地方到底好在哪兒。是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是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是能讓人參加有趣的活動,還是能讓人品嘗到美味的食物?是能收獲知識,還是能增長技能?如果能找出這個地方的多個“好處”,你的推薦將更有說服力。
三、寫清推薦理由
1.動用五官,運用修辭手法描寫這個地方。比如,推薦熟悉的小樹林,可以寫“陽光穿過層層樹葉,在地上灑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鳥兒嘰嘰喳喳地唱著歌,空氣中飄著清新的草木香”,從視覺、味覺、聽覺角度展現這個地方的美好。
2.用具體事例展現這個地方的“好”。比如,推薦鄉村田野,可以描寫一下你在田野間追著蜻蜓跑,結果摔了個屁股墩,同伴們笑得合不攏嘴。這些有趣的情節會讓推薦的地方更有吸引力。
3.抒發真實感受。最后,說說這個地方帶給你的溫暖、快樂或感動,寫寫你對這個地方的評價。把這些真實感受融入你的推薦中,更能打動讀者。
作文誤區
.
癥狀一:推薦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有同學推薦的是聽說過的景點,但自己并沒有去過,沒有真實的體驗,導致作文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
癥狀二:描寫不夠生動
語言不夠生動,缺少細節描寫,沒有突出這個地方的獨特魅力,無法讓讀者產生想去的欲望。
藏在大山深處的美景
◎周昱欣
新鄉市西北部的輝縣,藏著一處宛如仙境的地方——八里溝。
踏入八里溝,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那條蜿蜒的紅石河,河床由紅石砂巖鋪就而成,有著“太行天河”的美譽。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在陽光照耀下泛著溫暖的赭紅色,宛如一條流淌的瑪瑙緞帶。溪水輕撫過紅石,好似一群快活的精靈在紅色的舞臺上歡快地跳動。
八里溝是一個天然氧吧。一排排樹木枝繁葉茂,密密層層。站在樹下,哪里能看到藍天呢?只有斜射下來的一絲絲陽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樹影。漫步其中,耳畔是此起彼伏的鳥鳴協奏曲,那聲音美妙動聽,仿佛天籟之音。
八里溝的大瀑布有著“中原第一瀑”的美譽。遠在百米之外,就能感受到飛瀑帶來的清涼水霧。走近細看,湍急的水流從百米高空傾瀉而下,濺起層層水花。雷鳴般的水聲在山谷間回蕩,奏出大自然最震撼的樂章。
八里溝就像一顆藏在深山里的明珠,保留著最原始的自然之美。歡迎大家來這里,探索它更多的奇妙之處。你一定不虛此行!
我給家人頒個獎
◎張春鳳
文題在線
家人與我們朝夕相處,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最熟悉、最親近、最信賴的人,你一定很了解自己的家人,他們有什么特點呢?可以選擇一個家人來寫,也可以選擇家中的幾個人來寫。
大手導寫
今天,我們要舉辦一個“家庭奧斯卡頒獎典禮”。典禮前,我們先給家人寫個“頒獎詞”。
一、設立“獎項”(選材)
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家人有什么特點,準備設立什么獎項。可以從家人的特長、性格、品質等不同角度思考。如“爺爺已經退休了,但是每天練習書法,非常有毅力”,可以頒發“筆耕不輟獎”。先羅列出家人的特點,再篩選出與眾不同之處,確定寫作內容。
二、說明頒獎理由(列舉事例)
列舉具體事例,既能突出人物特點,又能讓你的頒獎理由更充分。比如,用“有一次,趁我睡著,妹妹用水彩筆在我臉上畫滿小怪獸。還叫來全家人一起欣賞她的‘作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事例,表現妹妹的淘氣。為進一步突出人物特點,也可以列舉多個事例。
三、增加主角光環(細節描寫)
為了讓你的頒獎詞更有感染力,描寫事例時,可以對家人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進行細節描寫。比如,外公“拿來幾個礦泉水瓶,在蓋子上鉆了幾個小孔,接著用木棒綁在礦泉水瓶身上,然后倒插在花盆里,水滴便排著隊滴落”,通過細致的動作描寫,讓外公動手能力強的特點更鮮明。
四、抒發頒獎感言(表達情感)
結尾部分,別忘了說說你為家人“頒獎”時的感受,談談家人對你的影響,表達你對家人深深的愛。
作文誤區
癥狀一:事例有誤
所列舉的事例與人物特點不符,比如要說爺爺是樂天派,卻列舉了每天堅持鍛煉的事例。
癥狀二:特點不鮮明
描寫事例時,缺少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沒有把家人的特點寫鮮活。
“跨界達人”——外公
◎溫昊添
我最愛的家人是我的外公。外公飽經風霜的臉上,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他身材高大魁梧,走起路來可神氣了。如果給他頒個獎,那一定是“跨界達人”獎。
外公動手能力特別強,不僅會修理各種家電,還經常搞發明創造,是一個“生活工程師”。一次放假,我們全家準備出游,可是家里的花沒人澆水,怎么辦呢?外公突發奇想,拿來幾個礦泉水瓶,在蓋子上鉆了幾個小孔,接著用木棒綁在礦泉水瓶身上,然后倒插在花盆里,水滴便排著隊滴落。看著外公發明的澆花神器,全家人拍手稱贊。
外公還是一個優秀的“導演”加“演員”。每逢節假日,他就會組織家庭晚會。一次中秋夜晚,他讓妹妹當節目主持人,其他家人進行才藝表演。爸爸被迫腆著啤酒肚學野豬拱食,哼哧哼哧的模樣,讓我們笑得前仰后合。外公安排媽媽表演唱歌,動聽的歌聲讓大家從剛才的活躍氛圍一下子切換到深情模式。最后的壓軸好戲是外公的木偶表演。只見他拿出珍藏的木偶,左手穩住主桿,右手操控著木偶的雙手,木偶一會兒捋須長嘆,一會兒甩袖作揖,看得我們如癡如醉。你們一定好奇我的外公為什么會表演木偶戲吧?其實他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從事木偶戲表演工作40多年。我為有這樣的外公而感到驕傲自豪。
我愛我的外公,不僅因為他的全能,更因為他總是能讓平凡的日子發著光。
對外公的外貌進行描寫,給讀者留下初步印象。
“鉆”“綁”“插”,一連串的動詞,把外公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寫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