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14(2025)07-091-02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會計工作越來越易于被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所替代,反觀管理會計工作正無形地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會計行業的轉型升級已悄然開啟。高職院校作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實施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提高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質量已刻不容緩。
一、會計轉型升級的必要性
隨著新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廣泛應用,會計工作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一)新技術帶來的新變革有效支撐會計轉型升級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企業管理正全面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傳統的以數據核算、報表編制為主的會計正在默默地退去往日的光環,新興的以數據分析、預測決策為主的管理會計將進發出耀眼的光芒。由此,管理會計逐漸走向了業務前端。新技術的發展逐漸替代一些傳統的會計職能,卻正好能幫助管理會計更好地實現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評價等職能,對會計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企業可持續發展需求不斷倒逼會計轉型升級
隨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企業的日常管理中,要求會計工作不再只是完成會計核算、編制會計報表,更多的是要與公司戰略規劃、管理決策、計劃規劃、指揮控制、考核評價等緊密結合,要求會計人員能掌握更多的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預測、決策、規劃、評價考核等工作。與傳統會計單純的核算功能相比,管理會計能將企業過去、現在、未來有機結合起來,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嚴密的數據分析,幫助管理部門精準、及時、有效掌握企業經營情況,提高企業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為企業規劃未來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在市場供求關系中,供給取決于需求,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技能水平需要不斷更新和提升,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發展需求,這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的要求。
(三)國家政策法規體系大力助推會計轉型升級
近10年來,我國管理會計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從2014年財政部正式出臺《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開始,到2021年財政部發布《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推動會計職能對內拓展,加強對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政策指導、經驗總結和應用推廣,推進管理會計在加速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有效實施經營戰略、提高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措施和法規體系,不僅保障了會計人才的培養和會計工作的實施,而且強化了管理會計功能、助推了會計的轉型升級。
二、管理會計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財務會計重在核算,通過編制財務報表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管理會計能通過對相關會計信息的分析,解析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
(一)管理會計能適應企業內部管理的需求
法國著名的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提出管理的五大職能,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法約爾認為,管理意味著要著眼于未來,預見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預見企業可能有的機遇,然后根據企業所擁有的人、財、物等一系列資源,制定出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會計工作是服務于企業經濟活動的,從職能來看,財務會計主要是核算與監督,而管理會計的職能更為豐富,包括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考核與評價等,財務會計著重為企業外部相關者提供過去的會計信息,管理會計則著重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管理所需信息,可見,管理會計的職能可以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
(二)管理會計能驅動業務財務深度有機融合
業財融合是指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目標,圍繞價值鏈和供應鏈,通過信息化手段,財務工作嵌入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客戶服務和綜合管理等業務活動,為業務提供適用的預算、核算、成本、績效、投融資、風險管理等財務支持。業務融合就是要打破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將具體業務分析與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相互融合。管理會計活動的開展正是為了更好地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就要求財務部門深入到業務活動中去,用管理會計的工具方法預測業務趨勢、分析業務數據、考核業務結果,最終將科學的決策信息反饋給管理層。
目前,很多企業是將會計核算的業務信息通過信息化手段同步至財務核算系統,以此來完成業財融合,但這只是業財融合的初步階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發展,業財融合已逐步進入深度融合階段,業財融合的內容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管理會計正好能促進企業業財深度有機融合,因為管理會計活動本身就需要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密切溝通,比如全面預算的編制,需要財務部門會同各相關業務部門、職能部門相互溝通、相互配合完成。標準成本的制定,需要財務部門會同采購、生產、技術、人事等相關部門共同進行。管理會計活動的開展必須與業務活動的開展相一致,比如預算的執行與分析,是隨著業務的進行而進行的。管理會計的相關數據也需要由業務部門提供,比如績效考核中一些非財務指標,像客戶滿意度、訂單完成度等,需要由相應業務部門提供信息。總之,管理會計活動的開展與業務活動的開展密不可分,融為一體,其貫穿于業務活動全過程。
由此可見,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管理會計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企業在做好會計核算的同時,要加強管理會計活動的實施,才能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這種情況下,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會更高,因此,培養管理會計人才任重而道遠,要面向社會變化變革和企業發展需求實施管理會計教學改革,培養更多符合企業需求和崗位需要的高素質管理會計人才。
三、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學改革的路徑
要發揮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決策中的重要作用,管理會計人才是關鍵,而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學校更是關鍵之關鍵。因此,推動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指出,要從師資、課程、教材、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和實踐基地等方面進行教改研究和探索。這為管理會計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開拓了思路。
(一)引入企業師資,培養“雙師”人才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推動教學改革的關鍵力量,教師的學識和能力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學識主要來自其專業素養,教師的能力則主要來自其職業經驗。管理會計作為實理一體化課程,對教師的實踐應用能力有較高要求。現階段高職院校有管理會計職業經驗的師資不多,需要從內外兩個方面加強師資建設:一是從外部引入企業師資。比如從校企合作的企業當中聘用有管理會計從業經歷的人員,他們有豐富的職業經驗,能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外部信息和實踐技能,有助于在課堂教學中結合企業實際,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未來就業形式的認識,增加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二是積極培養本專業校內教師成為“雙師”人才。比如積極推動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專業課教師本身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如果能在企業相應崗位進行鍛煉,能很好地促進其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豐富職業經驗,最終“反哺\"于課堂教學。
(二)推動“以賽促教”,契合崗位需求
職業技能大賽以項目為依托,提出了本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和職業素質,體現了市場和企業對本專業學生的要求。因此,技能大賽是職業學校教育改革的風向標。管理會計技能大賽賽項也在近幾年不斷發生變化,從最初只是會計技能大賽賽項中的一部分內容,到后來出現專項的管理會計技能比賽,再到現在除了專項的管理會計賽項,管理會計也融入了業財稅融合大數據應用技能賽項中,賽項的變遷體現的是企業對管理會計崗位需求的變化,對管理會計人員要求的提高。因此,作為職業院校,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參加技能比賽,而課堂教學是針在每一位學生的,需要平臺軟件的支持下,以備賽模式進行實踐訓練,力爭為每一位學生打通就業的“最后一公里”。
(三)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更多的是以教師為中心。新時代下,學生更具有青春的活力和表現的欲望,為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應該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如今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更多地教授學習的方法,而非填鴨式的知識講授。
隨著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學方式除了常規的講授以外,可以利用案例教學開展分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匯報展示、利用教育資源信息化展開翻轉課堂等,一切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方式都可以在課堂中予以嘗試,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以提高管理會計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根本。
(四)拓展實訓基地,增強校企合作
實訓基地是將課堂知識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橋梁,它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塑造職業素養。管理會計理論和工具方法要與單位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在管理會計應用上要有不同側重,選擇適用的工具方法。因此,必須要讓學生切實到實訓企業中運用所學知識,開展管理會計活動,真正服務于企業,才能靈活應用管理會計的工具方法。
高職院校要不斷增強校企合作力度,尋求更多不同類型的企業,與之建立長效合作育人機制,讓學生有機會在不同領域的企業中學習如何運用管理會計不同的工具方法,同時鍛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我國管理會計在新技術、新業態的加持下正在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管理會計人才的巨大缺口。高職院校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中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任,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學工作必須適應人才培養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快教學改革步伐,為企業培養更多的實用性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婧超.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會計轉型研究[J]員梁學院學報,2022,12(06):69-72.
[2][法]亨利·法約爾.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21.05.
[3]余勁國.業財融合,財務向價值創造轉型[J].中國外資,2020(14):33-34.
[4]牛健.業財融合之業務管理與財務核算的融合[J].國際商務財會,2020(09):18-21.
[5]李嘉佩.互聯網背景下的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思路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2):308-309.(作者單位: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四川成都 611131)[作者簡介:曾萍(1983—),女,漢族,四川什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管理會計、成本會計。]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