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是指有目標性地構設帶有情緒色彩的場景,讓學生以積極的情緒、狀態融入場景,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率。通過實施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體驗,進一步強化教學成效。本文對小學體育課堂上情境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策略進行了研究。
一、構設基于學生生活體驗的真實情境,讓 課堂更“有料”
小學體育情境教學中巧妙融人生活元素,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馬約翰在《體育運動的價值遷移》著作中指出:“體育運動的教育價值,不只限于運動場上,而且能夠影響整個社會。”通過實施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社會化發展。體育重視規則,而規則需要所有運動員共同遵守,規則意識與守規能力是社會文明建設發展的前提。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更善于處理人際關系,辯證看待競爭、合作等問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情境構設應更加真實,且與學生實際生活存在一定關聯性,可以讓他們在情境中激活學習動力,產生情感火花并達到共鳴?;诖耍W體育課堂生活體驗真實情境構設應具有基于生活、形象生動、內涵問題等特質。
如,地震嚴重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對自然災害人們都有恐懼心理,當危險來臨時不知如何更好地自救。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構設地震演練生活化情境,可以使學生理解與掌握地震自救知識,了解什么是安全三角區,學會如何自救、他救,并且通過搬運物資鍛煉肢體力量,提升身體協調性,也增進師生、生生關系,相互信任,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課堂上,教師可先利用短視頻向學生講解三角區原理以及具體躲藏方法,介紹防震演練細則,然后準備一些墊子等物品,讓學生動手熱身搭建安全三角區,并進行防震演練。組織學生自由活動,當聽到警報聲后要迅速抱頭按照躲藏方法跑進安全三角區,未及時躲避的學生則原地不動,然后結合傷情程度進行救助。比如,頭部輕微擦傷的可以采用扶行法,腿部受重傷的可以采用背負法,意識不清的可以采用多人擔架法,學生可自由分組把“傷員”及時救援到安全區。
基于生活體驗的真實情境下,不僅激發了學生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夠自主思考如何進行自救、他救,并掌握相關技能要領。還鍛煉了學生肢體力量、身體協調能力,實現了體能訓練,促進全面成長。
二、構設基于學生認知偏好的真實情境,讓課堂更“有趣”
根據學生的認知偏好去構設真實情境,能夠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了解體育知識,并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
(一)構設故事情境,激活學習興趣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形式單一問題,很多教師按照體育課程標準開展一定時間的體能訓練,然后剩余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自由活動,這就導致學生很難對體能訓練等產生興趣,嚴重影響體育教學效果?;诖?,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形式,構設學生喜愛的故事類真實體驗情境,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感。故事體驗情境可以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對體育訓練充滿熱情,更加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
如,以綜合體能訓練為例,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及細則,使各環節緊密相扣,提前選好活動場地,布設吊環、障礙跑、沙坑跳遠等相關體育設施,并向學生介紹預設故事情境,講解行進路線。課堂上由學生自行進行分組,開展“奪寶奇兵尋寶記”故事活動。活動① :每組學生分別進行尋寶,從起點出發找到寶藏后再原路返回,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吊環、沙坑跳遠、匍匐前進等重重障礙,看哪一組用的時間最少?活動 ② :一組學生扮演“奪寶奇兵”,另外一組學生扮演“守寶奇兵”,整個活動中兩組學生相互競爭,且要攀爬、跳遠、障礙跑等,看看最后是奪寶成功,還是完成守寶任務。
學生在故事體驗情境帶動下會產生濃厚的體育運動興趣,積極參與到故事情境活動中來,并加深體育活動體驗感,理解并掌握綜合體能訓練方法與要點,提升了課堂教學成效。
(二)構設游戲情境,增添課堂趣味
基于學生認知偏好構設體育教學游戲真實體驗情境,發揮游戲熱身、導人等載體作用,使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并喜歡上運動。教師應分析學生認知能力、心理特征、興趣偏好等,了解學生對不同事物的認知能力,偏愛哪一種類型的活動,然后根據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及目標合理設計游戲情境活動,利用游戲活動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如,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熱身活動的設計,可以構設“雙人運球”的游戲真實體驗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課堂上先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2人,首先每人必須接觸到籃球,其次2人以任意形式持有籃球折返跑30米。游戲過程中籃球掉落就要回到起點重新出發,哪一組用的時間短哪一組獲得勝利,同時獲取下一游戲活動的優先選擇權。游戲活動中,有的小組2人托舉籃球;有的將籃球夾在腰間。他們通過自主思考選擇適宜的運球形式,在不掉落籃球的前提下盡量加快跑步速度。在“雙人運球”游戲真實體驗情境中學生樂此不疲,深刻感受到了體育活動樂趣,提升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構設基于學生互動合作的真實情境,讓學習更“有力”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密切交流、互動,通過構設互動合作情境使學生相互討論、分享體育活動方法、經驗等,共同實現體育學練的進步、進階、進級。同時教師應該及時跟進,并抓住時機適度介入,甘愿做學生的傾聽者、引導者,利用提問、追問使學生更深人地質疑與反思,使體育教學活動更有深度、廣度。
如,以“彎道跑”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構設基于學生互動合作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積極進行互動交流,充分調動實際生活經驗,自主研發不同類型的“彎道跑”形式。有的學生提出:采用小組方式進行“S”形跑;有的學生提出:劃分小組,設計彎道接力跑;有的學生提出:將彎道設計成“彩虹彎道跑”圖樣等。不同的“彎道跑”活動設計類型,是學生基于自身生活經驗,并經過互動交流而設計的。此外,為了能夠更好地呈現彎道形狀,學生們經過合作創意性地設計了“彩虹傘”展現彎道跑圖案。這一活動中不僅激活了學生的彎道跑經驗,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有效培養了體育學科合作意識。學生在彎道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高清攝像機將這一活動過程拍攝下來,選取精彩的片段呈現給學生們,讓他們可以欣賞到彎道跑的美,享受彎道跑帶來的樂趣,更深刻體會到彎道跑中互動、合作力量,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互動情境可以促進學生信任默契感進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探討設計“互動情境主題”,引導學生勇于質疑、提問,利用問題聚焦體育思維,同時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交流、互動、研討。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可以讓學生對體育知識產生深思,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廣度、深度。教師要多設計合作研發型問題情境,組織學生以合作形式完成體育學練?;诨诱鎸嵡榫诚?,學生的參與感極強,通過體育學練互動不但可以豐富體育知識面,還有利于培養獨立、自信、合作等高貴品質。通過質疑、思考使體育學練走向更深層次,不斷地質疑與反思,可顯著提高體育教學實效性。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真實體驗情境可以使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感性認知、理性思考。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有機的體育課堂,促進了學生體育思維與認知的進階發展,實現了體育、情感、實踐的相互交融。學生積極參與情境之中進行體育學練,可以真切體會到體育活動帶來的無限樂趣,最終實現體育知識、技能的理解與遷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