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中,“聽說讀寫”四大項都很重要,但在不同學習階段,學習者的精力宜有所側重。以小學英語為例,多數學生從零基礎開始,讓他們會聽、善聽、愛聽就顯得比較緊迫。傳統的灌輸式學習模式中,學生很難從中感到樂趣,而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將其運用到英語聽力教學,通過情境化和互動性等維度的增強,學習的沉浸感隨之濃厚,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可以有較大幫助。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與AI接軌,在各環節主動融入AI思維并運用相應平臺和工具,讓AI的牽引力成為教學走上快車道的新動力。
一、遵循必備原則,確定AI使用基調
(一)適配性,動態調整教學內容
在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AI,首先要遵循適配性原則,保證教學內容同學生的聽力需求相匹配。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在詞匯識別、語速適應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表現構建個性化學習畫像,并且以此為基礎對聽力材料的難度、語速以及內容類型進行動態調整。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為那些英語聽力水平較弱的學生提供一些簡單和慢速的對話練習,為那些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提供一些復雜場景的聽力練習。這種聽力教學模式既能夠突破傳統英語教學內容單一和進度統一的限制,又能夠將全部學生都能夠吸引到英語聽力學習當中,突出英語課程教學針對性的特點,實現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和學習自信心的雙提高。
(二)互動性,展現人的主體價值
聽力教學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是互動性,學生需要通過AI與教師以及系統之間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具體來說,當學生在完成聽力練習之后,系統可以與學生進行簡單英語對話,對話宜在盡量真實的情境中,鼓勵學生自信表達,同時適時糾正學生在發音過程中出現的各類錯誤。同時,互動性原則還體現在學生可以借助平臺進行合作學習,通過角色扮演或任務競賽等方式提升對英語聽力課程的熱情和興趣。
(三)趣味性,激活課堂氛圍
小學生的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因此AI在英語聽力中的融入需要突出趣味,借助多元化的游戲化設計提升聽力內容和聽力形式的趣味性。實際操作中,教師可將聽力練習和互動游戲融合,當學生在完成聽力任務之后可以獲得一些虛擬獎勵,也可以解鎖一些動畫角色,這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AI還可以生成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和可視化的進度圖表,這種更具趣味性的評價反饋方式可以帶給學生愉悅的聽力體驗,增強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靈活調整方法,著眼教學評一致
(一)情境模擬:增強感知體驗
結合小學生好奇心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AI為學生構建一個相對真實的語言環境,模擬英語國家的一些日常生活場景,讓學生在這種沉浸式的聽力場景中練習自己的英語技能,強化對于英語學習的感知和體驗。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不同的課程主題設計有針對性的情境任務,并且結合學生的反應對場景的難度進行動態調整,保障學習任務與學生的聽力需求相匹配,以此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聽力興趣,提高聽力教學成效。
如在進行“Amazinganimals”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些VR設備,讓學生零距離地觀賞動物園中的情景。在此過程中,設備會利用英語為學生介紹一些動物,如“This isalion.It'sstrongand fast.”。同時,系統還會播放一些問題,要求學生進行回答,如“Whatcoloristhelion?”。學生在回答完成以后,系統會通過其語音識別功能糾正學生的發音或提示答案。與此同時,AI技術還能夠將動物的形象投射到教室中,學生可以借助平板設備和動物進行互動,并且回答相應的英語問題。這種情境模擬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了更加新穎和真實的英語學習體驗,不僅調動了聽覺,還調動了視覺甚至觸覺,讓學生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深化對動物相關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實現英語聽力水平的不斷提升。(如圖1)

(二)實時互動:提升參與熱情
教師需要借助AI的語音交互以及及時反饋功能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為學生設計一些對話練習或聽力競賽等任務,分析學生的回答內容,并且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鼓勵。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突出互動的趣味性特點,通過角色扮演或積分獎勵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得聽力訓練的成效更具持久性。
如在帶領學生學習“Healthyfood”時,就可以讓學生與AI進行對話。AI扮演服務員的角色,用英語詢問學生“Whatwouldyouliketoeat?”,此時學生會根據系統所播放的菜單選項回答相應的問題。如果學生的回答正確,如“pizza,noodles,orsalad”,那么系統會自動播放一些鼓勵性的語音;如果學生的理解或發音錯誤,系統也會自動進行糾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小組競賽活動,讓學生在AI平臺上分組完成聽力點餐任務,最終獲得積分更多的小組會得到虛擬徽章獎勵。這種沉浸式的課堂互動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讓學生意識到英語聽力實際上有著十分豐富的現實應用場景,這對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和英語聽力學習成效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三)個性推送:滿足學習需求
AI所獨有的大數據算法可以對學生的聽力水平和聽力興趣進行精準判斷,并且為其推送定制化的學習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借助學生的個性化數據為其設計一些差異化的教學任務,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聽力內容,同時提升聽力學習的相關性,進而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聽力更深層次的理解,提升英語聽力教學質量。
如在“Meetingnew people”教學中,教師通過AI發現班級中一些同學喜歡時髦的衣服,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為其推送一些與服裝描述相關的聽力音頻,如“Thisisabluedress.It'sbeautiful.”等。還有一些學生喜歡運動,教師則為其推送一些與運動相關的聽力音頻,如“Aredcap”并配以運動場景的聽力任務。需要指出的是,所推送的內容除了音頻之外,還可以是動畫視頻等內容,讓學生可以通過英語聽力的指令選擇正確的內容進行匹配。在此過程中,教師發現許多學生雖然對推送的聽力素材十分感興趣,但是仍然對個別詞匯的掌握程度欠佳。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AI的個性化功能為其推送更加精準的聽力音頻材料,從而讓學生在熟悉的主題中反復進行聽力練習,進而全面提升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如圖2)

(四)智能評估:優化教學效果
在教學評一致性的大背景下,有效開展課程教學評價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鞏固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AI的實施數據評估以及反饋機制對學生的聽力水平進行精準評估,結合學生的發音精準度、聽力理解能力和反應速度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重點強化學生的聽力薄弱之處,從而全面提高聽力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如在進行“Makingfriends”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系統為學生播放對話“TodayisAnna’sbirthday.She'ssixyearsold.”,然后要求學生回答系統中的問題,如“HowoldisAnna?”。學生在回答以后,系統會自動記錄學生的發音、語速以及理解準確率。一些學生盡管回答正確了,但是發音不夠清晰;一些學生對于數字的理解能力較強,但是對于句子的掌握程度不夠。結合系統的這些反饋,教師可以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強化練習方案,如要求學生聽一些完整的句子并且進行復述。這種智能化評估的方式具有實時性和精準性的特點,能夠幫助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動態調整,保障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聽力練習中實現英語聽力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AI的廣泛運用正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將AI運用到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能夠幫助教師快速識別學生在英語發音、語調以及理解能力上的不足之處,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點,并且結合其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制定針對性強的學習方案,借助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手段,將更大范圍內的優質聽力材料整合,讓學生接觸到多種多樣的聽力素材,結合學生的喜好為其推送相應的聽力練習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并使之得以更長保持,進而充分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的AI運用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教師需要避免對AI過于依賴,同時平衡好技術與人文關懷,在充分發揮AI優勢的基礎上,聚焦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從而造就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