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點辦,我一眼看到了搭檔吳老師。她入職一年多,像做錯事似的連連自責:“王老師,我手氣差,抽簽抽到大教室,連累你了…”我連忙安慰她:“這有什么呀,在哪里不都是監考?沒事,沒事!”
那天,九年級學業質量監測期中考試如期舉行,共有598名考生。為了不影響其他年級正常教學秩序,學校只能提供17個標準考場,每個考場30名考生,第511到598號考生被全部安排到第18考場——大教室。換言之,這88名考生學習成績是墊底的。
大教室,其實是學校的會議室,供全校教師大型集會使用,可以容納近400人。88名學生裝進諾大的會議室,空曠,冷清,一覽無余。
吳老師還在喃喃自語:“這群孩子想一想就可怕,拜托王老師了!”我當然知道,這群學生幾乎都是每個班的“后進生”,學習底子薄,行為習慣差,試卷基本不會做,抄也沒地方抄,要么睡大覺,熬時間;要么興風作浪,熱鬧得像演大戲。
我正在遐想,“請各位監考老師進入考室”,監考提示語音響了。我和吳老師匆忙趕到大教室。走到門口,就聽見教室里傳來刺耳的嘈雜聲,夾雜著拍桌聲、說笑聲、打罵聲、喧嘩聲。整個教室人影搖電,熱鬧非凡,一片亂糟糟的景象。
吳老師一言不發,開始啟封試卷。我高聲喊叫一聲,陰沉下臉,目光嚴肅地掃視一遍后,厲聲吼道:“這是考場!請全體同學按照指定的位置坐好;不守規矩者,請出教室。”我深知對付這群頑劣的學生,必須擇出狠話。
還有三個男生正在瘋狂打鬧,我用目光狠狠地盯著他們,他們漸漸變老實了。接著,我開始認真清理各種書籍、夾帶和電子產品,有他們主動上交的,也有我意外發現的。不一會兒,便搜羅了一大堆,我把它們全部堆放在教室外面的書桌上。一陣有條不紊的忙活折騰后,大教室終于安靜下來。
趁著吳老師分發試卷的間隙,我開始帶領這群孩子學習《考生守則》。隨后,我意味深長地說了一段話:“同學們,你們過去的學習基礎是差一點,但我們考試狀態不能差,精氣神不能差,做人做事的品質更不能差。身在第18考場,但完全可以表現出第1考場的精神狀態,那就是守紀、專注、認真,做守紀用心的考生,答出自已最滿意的考卷!”
說完,我似乎瞧見一部分學生眼眸里開始閃現一絲自信的光。我趕緊趁熱打鐵:“俗話說,人有失手,馬有漏蹄。也許你們上次像三國關云長那樣,大意失荊州,有那么三兩門學科沒考好,現在正在為此前的大意買單,才屈身于第18考場;誰說下
次,下下次,你們不會出現在第10考場,第8考場,甚至更前呢?要知道,這世界上永遠有最后一個考場,但不會有永遠待在最后一個考場的人啊!”
教室里沉默了,我隱約聽見一陣輕微的啜泣聲。久違的自尊心如同山間春筍,從某個隱蔽處悄悄地生長出來。我沒有半點猶豫,轉身從桌上拿起一張紙,晃了晃手中的“考場違紀記錄單”說:“我相信你們在未來150分鐘里,沒有一個同學會發生違紀行為。我現在當著大家的面就在這張紙上填上‘無違紀現象’。還是那句話,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表現出最好的自己,答出最優秀的答卷!”
在高高地舉起填好“考場違紀記錄單”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張張先是驚訝,而后是無比開心與堅定的臉龐。正如我們所愿,孩子們表現得很好,大家一直在埋頭答卷,大教室里安靜極了,仿佛掉下一根針都可以清晰地聽見。即使有些同學不會做,也安靜地趴在座位上,沒有一人違反考場紀律。
端坐在講臺上,我暗自慶幸,教育還是不要以他人的觀點先入為主,從而給孩子們貼上一成不變的標簽。我倍感欣慰,我以自己的方式打開了與這群孩子的相處模式;我也篤定地自信,我看到了相信的奇跡與信任的力量。
終于,150分鐘過去了,在監考語音提示下,同學們紛紛起身,把試卷和答題卡平放在書桌上,按順序離開考場。
趁著吳老師收卷,我目送著他們從前門一一離開。“孩子們,好樣的!你們從頭至尾專注又認真的精神狀態與高度自律,真美!我一定會把你們今天的表現不厭其煩地講給所有人聽—我要告訴大家,在嘗試改變的過程中,相信‘信任'的力量很重要。”
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起學生對學校、教師和學習環境的信任,這需要學校和教師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呵護學生的自尊心,真誠地關愛并尊重每一個學生。
當然,我不去奢求一次監考便徹底改變88名孩子的學習狀態和生涯,我只是希望這群孩子能夠喜歡上并記住安靜、認真的自己,前進時有個方向,努力時不再彷徨。
回到考點辦的路上,吳老師高興地說:“王老師,還是你有方法,今天的考試,第18考場和前面的考場沒有啥區別!”我微笑不語,卻再次陷入思考中……
董卿在《朗讀者》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生最美就是遇見,因為你不知道你們的以后,會是怎樣的結局。剎那間的心動和歡喜,都有它的意義。”而在建構師生之間的信任關系方面,教師永遠要發揮榜樣、示范和引領的作用。什么情況下教師傳遞的學習信息容易被學生感知到呢?就是在師生關系和諧、同學之間互相關愛、整個課堂氛圍融洽,可以讓大家在其中身心愉悅地學習的時候。而這樣的氛圍和關系,就是建立在學生對教師信任、對同學信任、對課堂信任的基礎上的。
相信學生自身成長的力量,教育才會充滿無限可能。我始終相信信任的力量,它已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彈奏出了一曲彼此信任、相互成全、富有詩意的教育樂章! ?
(作者單位: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