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資源是用于小學美術教育和教學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源,關系著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在教育信息化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進行小學美術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篩選、運用等已經成為重要發展趨勢。由李春鋒著的《互聯網 + 背景下的中國畫教育當代轉型》一書,結合當前全球化的語境以及“互聯網 + ”的時代背景,以中國文化的傳承為出發點,審視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歷程,試圖探索“互聯網 + ”時代中國畫教育的文化立場和教學模式,為小學美術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篩選、運用等提供了參考。
立足互聯網時代背景,明確推動美術教育改革的迫切性與重要性。該書在闡釋現階段中國美術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推動美術教育改革的迫切性與重要性,為明晰小學美術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篩選、運用的目標與要求提供了借鑒。一方面,該書指出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通過一系列改革進行解決。教學內容單一,如美術教學內容偏重于傳統繪畫,缺乏對其他藝術形式的介紹和培養,較難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廣泛興趣和熱愛;教學手段陳舊,如目前美術教學手段多以傳統的板書講解和示范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導致學生的課程參與度不高;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如部分教師對美術學科本身的認識不足、對美術課程教學缺乏激情和創新,只是機械性地傳授知識。另一方面,該書指出互聯網給美術教育帶來的積極影響為美術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豐富教學資源,如美術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將民間美術資源及文化內涵融入美術課堂,展現本土美術資源的魅力,促使學生尋找并挖掘地方民間美術的素材、源頭、脈絡,增進對地方民間美術的認同感;可創新教學方法,如走進課堂的VR眼鏡、數字頭盔,以及微課、遠程網絡直播課程等新型授課模式,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并且通過情境的創建增加課堂的氛圍,可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相關的知識;可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如互聯網技術在美術教學的廣泛運用,將倒逼美術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學習與掌握互聯網技術的使用方法等。
立足互聯網時代背景,提出推動美術教育改革的具體策略與建議。該書具體講述了“互聯網 +- ”背景下的中國畫教學內容,包括造型意識訓練、造型語言訓練、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當代中國文化的特征與思考等,并探討了中國畫線上教學的班級形制、內容設計、評估、師生互動等問題,以及中國畫線上和線下教育的融合、互聯網教學模式的推廣普及等內容,為讀者呈現了推動美術教育改革的具體策略與建議,為美術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篩選、運用等提供了具體指導。其一,利用互聯網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例如,基于隨手可得的美術學習材料及生活化的美術體驗活動,開發系列化、主題式的美術欣賞、美術表現等線上課程,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開拓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潤澤學生心靈等。其二,利用互聯網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例如,利用互聯網打造翻轉課堂,即課前向學生推送涵蓋理論知識、基礎技能等內容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并鼓勵學生課前自主觀看與學習,課中引導學生將課前所學內容應用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技巧。其三,利用互聯網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例如,利用互聯網便捷、開放和交互的特點,搭建美術教師網絡教研平臺,發揮名師共同體集體教研的優勢,深入挖掘適合美術學科居家學習的素材,打造優質教學資源,有效保證美術教學的有序進行。
總之,該書關于關于互聯網 + 背景下的中國畫教育研究,不僅對互聯網時代小學美術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篩選、運用等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教育學西部項目“農村中小學藝術學科高質量教研體系的區域化構建研究”(項目編號:BLX210291)等開展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