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黃昏的街道上,雪花飄落。自從進入十二月,店里突然變得特別忙碌。
今年即將結束,也許,這是我人生中最濃墨重彩的一年。我不由自主地輕觸胸口,衣襟里收藏著我最重要的寶物。那是從開店第一天就一直在激勵我,同時讓我保持鎮定的“護身符”。
“吉平,東京分店就交給你來打理了。”父親說出這句話時,我內心的驚訝無法用語言表達。一年前的年末時節,這個消息落到了我頭上,讓我猝不及防。
福居堂是擁有兩百年歷史的京都茶葉店,包攬了從制茶到售茶的整個流程。店鋪經營代代家傳,而我是這個家的獨生子,從小就堅信自己會一直生活在京都,將來繼承福居堂,從未對此有過任何懷疑。
東京分店早已定好于四月開業,本來這件事已全權交給了店里的員工豐島先生。豐島先生四十多歲,是父親最信任的員工。
“東京分店?為啥讓我去東京?豐島先生呢?”
面對我連珠炮般的質問,父親不容置疑地說:“豐島有自己的人生。”
豐島先生的夫人懷孕了,豐島先生主動提出,希望在妻子懷孕和生子之后,都與家人生活在熟悉的京都。
我也有我的人生啊。我從未想過離開京都。如今我已年過三十,突然要開始新的生活,我只感覺到害怕。要我去繁忙的東京分店當店長,我根本不是那塊料啊。
“明年年初,東京那邊正好有一場茶業協會的聚會,你就替我去參加吧。”父親的命令不容違抗,我只能從命。
我家在東京有個經常來往的朋友。那位叔叔是京都某畫廊的老板,在東京從事設計行業,還經營著咖啡館,生意做得很大,大家都管他叫老板。
聚會時間定在星期日下午。我本來打算聚會那天在東京住一夜,第二天早晨就回京都,但老板提出了另一個方案。他告訴我,他經營的云紋咖啡館星期一固定休息,問我想不想做點好玩的,可以推出限定一天的“抹茶咖啡館”。我雖然不覺得這有多好玩,但還是答應了。于是,老板馬上聯系了跟福居堂相熟的橋野屋,還決定請他家住在東京的女兒光都送些和果子到店里。
因為是店里的固定休息日,又沒有提前做宣傳,那天的活動幾乎沒什么人。
從半開的門外,進來了一位女客人。
小巧白皙的臉藏在紅色格子圍巾里,大大的眼睛濕潤水靈,興許是外面太冷了,她的鼻子被凍成了粉紅色。
“真可愛啊。”我忍不住在心里說。
我不擅長跟女性說話,尤其不擅長面對年輕的女孩,甚至連女孩的眼睛都不敢看。
“歡迎光臨。”我給她放了一杯水,并遞給她厚紙板做的簡易菜單。上面只有濃茶和薄茶,都配了和果子。
女孩困惑地問:“只有這些嗎?”我除了說“是”,別的什么都說不出來。我還擔心她會繼續問下去,沒想到她突然抬起頭說:“那我要濃茶。”
糟糕,因為一切來得太突然,我的目光不小心對上了她的目光,強烈的羞恥感涌上心頭。我連忙轉過臉,嘀咕了一句“濃茶,是吧”,隨后匆匆走進了吧臺。
她沒有要普通的薄茶,而是要了苦味更濃烈的濃茶,要么她是個行家,要么就是她什么都不懂。我配上雕花的寒牡丹,連同濃茶一起端了出去。她正在跟老板閑聊,也許因為身體暖和了,她的表情也略有放松。
可是當她抿到茶的瞬間,表情就扭曲了。她果然不是行家,而是從未嘗過濃茶。對于不習慣喝濃茶的人,那個味道真的很難接受。
我想問她要不要加點兒熱水,但是我忍住了。看到她勇敢挑戰的身影,我覺得這么做太不識趣了。
這時,我放在吧臺角落的手機響了,是父親打電話來了。我才剛把翻蓋手機換成智能手機,還沒學會怎么接電話。最后還是這個女孩教了我。托她的福,我總算接到了電話,內心感到既羞恥又尷尬。
智能手機真是太難用了。它這么大,手指還要直接碰到屏幕。不僅如此,它總是要更新,每次一更新,好不容易使用習慣的應用程序就變得不好用了。我抱怨了幾句,就被她直愣愣地盯著。
她說自己的工作跟智能手機相關,還特別熱情地講了起來:“智能手機這個行業一直在變化發展,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智能手機也必須一直進行細微的改動。更新有時的確會導致不良反應,智能手機本身就是在不斷試錯中漸漸變好的。無須更換主體就能有全新的操作體驗,功能越來越廣泛,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她的雙眼在閃閃發光。我明白,她只是在訴說自己對智能手機的喜愛,但我還是覺得她像在告訴我一些道理。
自從父親二話不說就把不適合我干的事情推過來,我就一直在默默生氣。我一直固執地認定,自己這種性格已經無法改變了。但是聽了她的話,我仿佛得到了鼓勵。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要一直有細微的改變,這樣我能做到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她對待工作的態度也讓我備受感動。我對家里的茶葉店,包括對茶,都不曾有過如此深厚的感情。此時此刻,我突然感到萬分羞愧。
“要加點熱水嗎?”我幾乎是下意識地說出了這句話。這或許既是為了表示感謝,也是為了讓她多停留一段時間。
在老板的慫恿下,我給她表演了點茶。這是我從小到大做得最熟練的事情,我能教給別人的,也就只有這個了。
我們輕松地交談了幾句后,笑容自然而然地浮現在了我的臉上。我竟然能稍微看著她的臉講話了,連我自己也吃了一驚。平時總是表露無遺的羞澀,此時就像被包裹在了柔軟的棉花里。即使只是萍水相逢,我也很高興。
轉眼到了二月,我再次來到東京,給自己找房子。
老板說幫我參謀店鋪裝修的事情,于是我跟他約好,在看完房子后去云紋咖啡館找他。
下午四點,我如約走進了云紋咖啡館。
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好像有人,因為桌上擺著杯子和書本,像是客人暫時離開了。
我發現那個位置的椅背上搭著一條圍巾,忍不住走過去看了一眼。我想起開“抹茶咖啡館”那天,在店里點了濃茶的女孩。紅色格子圍巾,莫非……應該不會這么巧吧?
我感到心跳開始加速,小心翼翼地走到旁邊的座位落座。我點了一杯熱咖啡,緊張又激動地等候那個座位的客人現身。手心開始冒汗,我不由自主地捏緊了拳頭。
門開了。那是一個留著栗色長發的女人,她手上拿著智能手機,也許是剛在外面接了電話。
原來不是她啊,那只是一條相似的圍巾。我忍不住嘆了口氣。
那位女士突然轉過來,我慌忙解釋道:“真不好意思,您的圍巾跟我一個熟人的很像,我還以為是她來了。”
她恍然大悟,溫和地笑了笑,說:“你很想見她,對吧?”
這句話戳中了我的心。
我向她討教:“如果我還不知道想見的那個人身在何方,連和她交談都是奢望,該怎么辦?”
栗色頭發的女士眨了眨睫毛纖長的眼睛,笑瞇瞇地回答:“我相信,只要努力成為即便站在她面前也能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人,就一定能和她再次相見。”
那天在“抹茶咖啡館”,她美美地喝了我做的薄茶。想起她舒緩的表情,我的心就像打開了蓋子,源源不斷地涌出熱意。
我希望能為客人提供美味的茗茶,提供身心舒緩的閑暇。也許,我真的能做到。也許正因為到了全新的環境,我才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我如愿以償。
這么一想,在分店開張之前,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
我主動找到豐島先生,提出跟他進一步學習的想法。他先是吃了一驚,然后滿臉笑容地說:“哎呀,那我可太高興了。”我記得他一直都跟我保持著距離……不對,我想是我錯了。一直都不允許別人接近的人是我,現在我終于意識到了這一點。
賣日本茶的店鋪容易給人門檻很高的印象,所以豐島先生說,攬客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我捧著茶碗,皺起眉頭仔細思索,想起了在“抹茶咖啡館”點茶的事情,突然有了主意:一邊保持高檔茶的門檻,一邊配合現代人的生活改進銷售方式,讓人們以更休閑的方式享用日本茶,推廣日常茶的享用方式,比如造型可愛、價格實惠的茶器,還有適合搭配日本茶的西式點心,將茶與日常的東西融合。
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馬上去找豐島先生商量。他很贊成我的提議,還特別積極地跟我一起做了策劃。第二天,我就把策劃拿給父親看。父親聽完我們的陳述,只說了一句話:“那是你的店,加油干。”
后來,我就廢寢忘食地開始準備店鋪的開業事宜。
其間當然有很多坎坷,但我每次都會想起她說的話:“嘗試新事物時難免遇到挫折,只有經歷了失敗才能更好地完善。”我能做的事情真的越來越多了。這是一種我從未有過的、無可替代的歡喜。
我對這家店鋪的不滿與恐懼漸漸變成了希望,同時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責任感。
沒錯,我就是在一點一點地實現細微的改變。
終于,迎來了開業的日子。
我環視著大家合力打造的店面,忍不住幻想。幻想有一天,她會發現這家店,在機緣巧合之下,走進來。在那個良辰吉日到來之前,希望我能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始終能夠驕傲地面對她。
到了十點鐘正式開業的時間。“咔嗒”,店鋪入口處傳來響聲,值得紀念的第一位客人,已經光臨了。我轉過身,下一個瞬間,就忘了該如何呼吸。
半開的門外,有一雙帶著羞澀的大眼睛。
是她!我張大了嘴,呆立在原地。她靜悄悄地走進店里。
我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十分簡短。我努力擠出了聲音:“歡迎光臨。”
但我在心里說:“你來了真好,我已經——等你好久了。”
“等你好久了。”她的聲音與我的心聲重疊在了一起。
等我好久了?等待的人,不是一直只有我嗎?
我驚得說不出話,她卻緩緩向我走來,我的心跳如同大鐘的轟鳴聲。
“我之前聽老板說福居堂要開東京分店,就專門上網查了消息,一直在等這一天。我想把這個還給你。”
她向我伸出了握緊的手。
她的手心里,是那天我遞給她擦眼淚的手巾。“我一直帶著它,把它當成了護身符,祈禱它能帶我再次見到你。”
她微微一笑,我體內頓時竄過了輕柔的電擊感。
深藍色手巾的一角,用白線繡著我名字里的一個字。細細的棉線匯集在一起,組成了“吉”字。美麗而脆弱的線條,一層層重疊起來。
原來,她一直珍藏著我們的第一件信物,而且,用它找到了我。
我伸出手,接過手巾。“謝謝你,那從現在起,它就是我的護身符了。”我把手巾放進懷里,認真地注視著她。
我們用彼此的笑容,開啟了共同更新的人生。
(靜 好摘自湖南文藝出版社《星期一,喝抹茶》一書,本刊節選,陸 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