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張照片的背景很簡單,昏暗的室內射進一抹光,男孩的臉迎著光,輪廓鮮明的五官平靜得像雕塑,令人心驚的是,他只穿一件汗背心的瘦小身軀,雙肩之下空空蕩蕩的,沒有手臂……
這是一張獲荷賽攝影獎“年度照片”大獎的作品:9歲的男孩在戰亂中失去了雙臂。
獲獎者在接受采訪時說,最讓人動容的,是小男孩剛剛意識到自己的雙臂被截肢時的第一反應。他對強忍著眼淚的母親說:“媽媽,我以后該怎么擁抱你呢?”
聽了這句話,媽媽的眼淚終于奔涌而出。
第一反應是人最本真的自我展現,是人內心深處最直接的想法。而后的各種反應,會經過理智的加工、利益的權衡,體現你的修養和教養,但它們不是你最原始的表現。
朋友圈里有位文壇好友,琴棋書畫皆通,最出色的是策劃能力。在各種場合,他總是最重要的人物,又往往坐得最低——他坐著輪椅。孩提時代,他罹患小兒麻痹癥,從此失去了行走能力。
他90多歲的老母親住在養老院,他定期去看望她。最近他在微信朋友圈發文:“95歲的母親徹底失去了行走能力,必須與輪椅為伴。我給母親送去一輛輪椅。”
收到兒子送來的輪椅,母親很高興,但這時她說了一句話,非常出乎他的意料:“我現在不會走路了,才知道你靠一輛輪椅走到今天,多么難!”
一個兒子和一位母親,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如此相似。愛,超越了自身的不幸。
(夏之炎摘自《今晚報》202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