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中國企業家和高級經理人對于商務演講技巧和國際商務禮儀知識的需求逾顯迫切,因此,本刊特邀請博士在《財富》(中文版)開設“講禮”專欄。戴博士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多年,是演講和商務禮儀領域的專家,現為專門為企業高管服務的演講與禮儀教練。

2015年,已故澳大利亞禮儀皇后達領小姐應邀來中國蘇州講授禮儀課。我也受邀前往,我們住在同一家酒店,她的房間就在我隔壁。授課前,她希望挑選一套合適的套裙,便邀請我給她參謀,于是她請我來到她的房間。走進去后,映入眼簾的是:所有物品的擺放都是整整齊齊、清清爽爽的,整潔的床鋪上連一絲褶皺都看不到。據說,她無論住在哪里,整理房間便是她起床后做的第一件要事,盡管那時她已經88歲高齡。在舟車勞頓的旅途中,這位近90歲高齡的名人,有100種理由讓服務員來整理房間,但她選擇了自己來做。這不是心血來潮的內務整理,而是刻在骨子深處的個人修養,讓我對她愈發敬重。
隨著國人出國旅游、出海商務活動愈加頻繁,酒店不再只是臨時居所,更是個人及企業形象的延展空間。有人說,在大堂和前臺的前三分鐘便已經決定了他人對你的初步評價。你會看到耐心者有序排隊,輕聲細語地與前臺交流。當然,你也會碰巧聽到有人在前臺大聲抱怨。當遇到這些急不可耐、怒不可遏的入住者,我會想:假如他們正在陪同自己的重要客戶入住,其身后的客戶會不會默默取消合作?前臺是酒店的眼睛,也是住客形象與修養的“安檢口”。如果你在前臺發現了一位優雅有禮的排隊者,當你第二天在早餐廳遇見他/她,你或許就會更愿意跟他/她打招呼或主動跟他共進自助早餐。由內而外的修養和優雅是一以貫之的,離店時我們通常希望快速辦理退房手續,如果我們能夠提前整理賬單疑問或告知發票需求,那就將大大減少現場核對的耗時,縮短對前臺時間的占用,利人利己。
不同國家的酒店禮儀有所不同,盡管國內民眾沒有給酒店工作人員支付小費的習慣,但此舉在一些國家已經成為一種服務生態的重要組成。在我們身處這些國家時,如何在酒店支付小費也成了我們的功課之一。盡管支付小費是我們自愿的,數額也完全由自己決定,但支付小費是一種表達謝意的重要方式。而小費如何“藝術性投放”呢?禮貌的做法是避免當面用現金“施恩”,我們可以將小費留在房間,并附加一張寫著“Thankyou”的字條。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小費裝入信封,當我們給行李員小費時,最優雅的方式是準備好你的小信封,并盡量給那些年輕侍者為你服務的機會,因為這是他每天收入的重要組成。
酒店大堂是公共區域,高聲接打電話或聚眾交談,顯然不受歡迎的。所以,團體參會或親友團旅游時,即便需要在大堂交代相關事項,也最好聚攏成員輕聲交流。并不是所有的酒店房間都具備絕佳的隔音效果,夜晚回房或清早出門時,我們要把自己的聲音壓低一些;推運行李時輕提輕放;關門動作輕柔些,哪怕房門有自動鎖門功能,我們也最好用手輕帶一下,避免影響他人休息。無論是輕聲關門,還是對服務人員的一句感謝,這些細節均能體現商務人士的成熟度與社會責任感,為差旅增添一份從容與優雅。
入住酒店難免會有不盡人意的狀況發生,與其將一腔怒火發泄到酒店工作人員身上,還不如委婉地溝通。
如果對客房服務有需求,可以說:“請問能否在明天八點前提供熨燙服務?這是我的參會西裝,領口需要特別處理(明確需求 + 細節指令 Σ=Σ 專業度)?!?/p>
如果有特殊就餐需求,可以對禮賓部說:“我需要一家能夠體現本地文化的高端餐廳,私密性強,主廚擅長定制菜單(精準需求 Σ=Σ 高效匹配資源)?!?/p>
如果不想讓清潔工人碰你的文件,可以用酒店便簽紙寫下“感謝清潔,請勿移動文件”的溫馨提示。既避免資料被誤收,又贏得服務團隊的好感。入住酒店時,大數據也在默默記錄著你的碳足跡。踐行可持續差旅,正在受到人們的推崇:離開房間時關閉空調、照明及電子設備電源;減少床單、毛巾的更換頻率;為減少一次性消耗,自帶洗漱用品等。我們可以選擇入住的酒店,其實酒店也在選擇更有修養和品味的住客,雙向奔赴,以此解鎖住客與酒店的雙贏密碼。
在書寫入住酒店的美好敘事上,還有哪些禁忌?
·忽視門童的點頭致意;
·在房間以外的地方穿拖鞋、浴袍;
·將用過的毛巾隨手扔在廁所地上;
·廁紙被拽至拖地或散落一地;
·游泳下水前不將自己沖淋干凈;
·使用健身房不遵守開放時間及著裝要求。
從你對待行李員的態度,到離開房間時的溫度設定,這些藏匿在細節中的修養,對商務人士而言,可能是他人對你的商業信譽的評估標尺,也可能是在某個清晨的大堂偶遇中,打開機遇之門的密匙。畢竟,真正的精英從不炫耀身份,他們能夠讓環境主動為其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