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十年間,普通投資者只需要遵循一個簡單策略就能夠穩操勝券:重倉配置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Samp;P500)或其他美股一籃子組合的低成本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然后靜待收益節節攀升。隨著美國科技板塊高歌猛進,“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Seven)的股價沖向云霄。這種投資方式及其變體后來被稱為“買入美國”(BuyAmerica)策略,一度所向披靡一直到風光不再。
這個觀點可能有一些夸大,特別是在部分市場已經逐漸消化今年4月的首輪關稅沖擊之后。然而,近期“賣出美國”的呼聲,實則凸顯了一個更加廣泛的趨勢。多位投資專家指出,科技股在投資組合中占比過高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已經存在多時,這種狀況顯然難以為繼。許多散戶投資者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投資組合已經過度集中于科技巨頭。由于大多數的指數基金采用市值加權法,隨著“科技七巨頭”的市值不斷膨脹,這些科技股在“買入即忘型”投資組合中的權重亦水漲船高。
羅賓漢市場公司(Robinhood Markets)的首席投資官斯特凡妮·吉爾德(StephanieGuild)表示:“如果在十年前來找我,我會說:‘直接購買指數基金,根本不用操心。’”如今,她建議投資者采取更加主動的投資策略,并大幅提升投資組合的地域多樣性。
路博邁集團(NeubergerBerman)的聯席首席投資官埃里克·克努岑(ErikKnutzen)稱:“‘科技七巨頭’確實表現非凡,但如今體量已經過于龐大且估值過高?!睂τ诮谫Y金撤離美股的現象,他說:“我們認為這并非是對美國前景的悲觀判斷,而是一種正常合理的資產再平衡。”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于今年4月祭出“解放日”(LiberationDay)關稅政策之后,眾多投資者得出了相似的結論。這項政策表明,即便可能會對自金融危機(GreatFinancialCrisis)后一直令世界艷羨的美國經濟造成短期沖擊,特朗普政府仍然執意推進制造業擴張目標。市場反應立竿見影:這項懲罰性關稅不僅引發股市暴跌,更導致美元與美債遭遇雙殺。與此同時,資本外逃之勢隨之而起,“賣出美國”(SellAmerica)儼然成為新的投資圣經。
對散戶投資者來說,這一市場突變再次印證了投資的基本原則之一:分散配置。研究表明,多元化程度更高的投資組合的長期表現更佳,因為某一類資產的下跌通常會被其他資產的收益所抵消。“今年的市場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睈鄣侣鹑谝婀荆‥delmanFinancialEngines)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凱蒂·克林根史密斯(Katie Klingensmith)表示,“無論某個行業或資產類別在當下有多么風光,過度集中投資都絕非明智之選?!?/p>
的確,全球經濟依舊在消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帶來的沖擊波。這意味著市場動蕩遠未結束,投資者或需承受更大的壓力。但這一局面也可能迅速逆轉,而分散配置策略將幫助投資者及時捕捉全球各地涌現的投資機遇。
投資新格局
既然以美國資產為核心的被動配置策略已經不再是最佳的選擇,投資者應該如何調整?
首先,專業投資者明確指出,降低美國資產配置比例并非意味著完全撤資。美國經濟基本面仍舊領先大多數國家,包括“標準普爾493”(即剔除“科技七巨頭”后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在內的美股依然具有投資價值。
不過,債券的配置價值可能正在減弱。傳統觀點認為,投資者應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高組合中的債券的配置比例。但在羅賓漢市場公司的吉爾德看來,這一策略已然過時。她指出,債券波動性顯著上升,債券收益與股票呈現負相關性已經不再是必然規律。
這也意味著,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不妨把目光轉向高股息股票—而科技巨頭大多不在可選之列。這些科技企業要么股息微薄,要么干脆“一毛不拔”。微軟(Microsoft)的股息率僅約0.75% ,已經是其中表現最佳者;特斯拉(Tesla)和亞馬遜(Amazon)則完全不分紅。相比之下,同為《財富》美國500強企業的輝瑞 (Pfizer)和福特(Ford)的年度股息率均超過 6% 。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正在涌現一系列積極發展態勢,其中部分趨勢更是因為特朗普引發的經濟與地緣政治動蕩而加速形成。這些變化正在提振投資者對歐亞股市的信心??伺貏e指出,德國政府已經放棄緊縮財政政策,轉而擴大國防開支。這位投資專家還表示,法國政府和意大利政府推出的促增長政策正在激發私營部門的活力,這讓他的公司倍感鼓舞。
在今年5月舉行的米爾肯研究院全球峰會(Milken Institute GlobalConference)上,投資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的總裁喬納森·格雷(JonathanGray)與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Management)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羅恩(MarcRowan)一致認為,德國及歐洲其他地區的資產目前處于價值洼地。他們樂觀預測:歐洲過度監管的時代或將終結。這兩位投資巨擘也對日本和印度的投資環境給予積極評價。路博邁集團的克努岑同樣看好日本市場。他指出,日本新實施的公司治理政策已經推動企業管治水平取得了系統性的改善。此外,克努岑透露道,他正在投入大量的時間,為高凈值客戶解析房地產和蓬勃發展的私募信貸市場等另類投資領域。
針對投資組合的構建與再平衡,吉爾德基于年齡層、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給出了差異化的配置方案。對于35歲左右的投資者群體,她建議采用 6675% 美股 + 歐洲大盤股ETF”的核心配置,并搭配亞洲科技股及黃金、比特幣(Bitcoin)等另類資產進行組合優化。臨近退休的投資者則需要采取截然不同的配置策略—這類投資者通常更加注重風險控制和流動性管理。吉爾德為其推薦“60/40”的經典股債組合,但她特別指出,在當前市場波動的環境下,債券配置應該側重短期品種。
對自主型投資者而言,構建如此多元化且復雜的投資組合可能會面臨挑戰,因為這需要他們涉足不熟悉的資產領域。聘請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或是解決方案,但需要確保其創造的超額收益可以覆蓋管理費。好消息是,隨著金融機構大舉進軍財富管理服務領域,顧問費用因為競爭加劇而持續下行。(當然,仍然遠高于最低僅5個基點的頭部ETF產品。)與專業顧問合作的另一優勢在于:當市場遭遇短期波動時,他們能夠有效阻止客戶在市場短期波動時非理性撤資。
從更宏觀的維度來看,投資者需要把2025年的市場波動視為回歸投資本源的契機。在“買入美國”策略的盛行時期,被忽視的一個基本投資原則是:多元化配置可以有效提升投資組合的韌性,幫助抵御從關稅政策、疫情沖擊到市場泡沫破裂等各種系統性風險。“我們正在協助各類客戶優化資產集中度問題?!笨伺硎尽?/p>
譯者:任文科
黃金投資
閃耀背后的考量
在這個手機炒股盛行的時代,人們很容易忽略一種既能夠存于保險柜、又可以埋在自家后院的熱門資產:黃金。黃金的魅力還在于其美感:一枚精致的金幣或閃閃發光的金錠,比起投資組合中那些數字塵埃般的資產,更能夠贏得他人的艷羨。然而,黃金投資也有其弊端:與普通股票的持有者不同,黃金的擁有者需要承擔高昂的安全運輸及儲存成本,還面臨實實在在的失竊風險一無論是專業盜賊還是可疑訪客都可能會構成威脅。當然,黃金還有其他缺點:黃金無法像股票或債券那樣提供收益回報,實物黃金的變現也遠不如金融資產便利。
盡管存在這些獨特屬性,黃金卻是2024年表現最亮眼的資產之一。在近期的經濟動蕩中,黃金完美印證了其作為“終極避險資產”的市場地位。4月22日,金價更創下每盎司(約28.35克)3,500美元的歷史新高。偏好實物黃金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開市客(Costco)一其金條溢價僅約 2% ,遠低于其他零售渠道最高 5% 的加價幅度。若投資者無意持有實物,黃金ETF提供了更經濟實用的替代方案一盡管這種投資方式確實少了幾分令人心跳加速的刺激感。但需注意,黃金投資獲利時(包括ETF形式)需要繳納高于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因為黃金被歸類為收藏品,適用稅率最高可以達到 28% 。
對于萌生黃金投資興趣的普通投資者,《財富》雜志梳理了以下主流黃金投資渠道的優劣分析。

金幣與紀念章
通常由國家政府發行,美國金鷹幣(A m e r i c a n G o l dEagle)和加拿大楓葉金幣(CanadianGold Maple Leaf)是熱門選擇。
優點: 實物精美,W具有觀賞價值。
缺點: 較其他投資W方式溢價更高。
金條
通常以一盎司的扁平矩形塊狀出售,表面壓印公司或政府標識。投資者還能購買更大規格的金錠,主要在批發市場交易。
優點: 最基礎的投資形式,價格較金幣更低。
缺點: 依然需要支付訂購和運輸等溢價成本。
黃金 ETF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 ETF 之一,這類產品以信托份額形式交易,由銀行或金融機構存儲的實物黃金作為支持。
優點: 目前成本最低的投資選擇。
缺點: 無法接觸實物黃金,所有黃金均由第三方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