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26-0112-04
所謂的“高效教育互動”,關鍵便是確保能激勵學生發展,達成預期的學習效果。這既涵蓋了教師的有效輔導,也涉及學生的積極吸收,最終達到師生相互作用的增進與共同提高的目的。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和歸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英語學習中,一旦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會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表現出極強的求知欲。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公認的觀點是,興趣不僅是最有效的導師,而且是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對某物產生濃厚的好奇心,才會全神貫注并達到學習的最優狀態。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中學生處于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年齡期,再好的教學方法和形式,若天天單調重復,學生對其興趣也會慢慢減退,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實踐證明,創新精神在教學藝術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嚴格禁止在教育實踐中拘泥成規和套路化。要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穩定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教師必須在每節課中注入創新和進步。在課堂中吸引并持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被點燃的興趣推動下超越課本的界限,探索更廣闊的知識天地。教師需要像戲劇舞臺上的表演者一樣,通過充滿活力的教學風格,營造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從而喚起學生的思維力和想象力。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各種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如提問互動、角色扮演、競答游戲及班級互動環節,被教師巧妙應用于常規課堂,營建出一個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學習環境。如譯林牛津初中英語中,每單元開頭都設置了Hobo與Eddie的對話,它們既短小精悍又風趣幽默,深得學生的喜愛,能引起學生興趣,又能很好地激發其表演欲望,這樣的角色融入是他們樂于接受的,讓學生在模仿對話的同時對對話進行創編并加入自己的思想,既拓展了他們的思維,發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又使得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通過對人物的模仿達到訓練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當學生被學習之光點燃,學術的重負便轉化為探索的欲望。這股探索的欲望激勵他們不斷探求知識,從而激起了濃烈的英語學習熱情,并且提升了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傊?,點燃學生學習熱忱與自主驅動的力量,乃是顯著增進英語教學成效的關鍵策略之一。
(一)同學們積極投身于自行構建的情境之中,以此點燃學習的熱情
在施教過程中,教師需巧妙結合學生的個人情感和實際環境搭建多樣化的學習場景,點燃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同時也應保持學生在學習時的積極與活躍狀態。例如,在授課譯林牛津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現在進行時語法時,利用多媒體將跑步、游泳、滑冰等運動通過動畫形式展現。借此促使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提問題,讓他們在享受動畫時,自然而然地感悟現在進行時的用法,進而潛移默化地掌握其語法知識。再如,舉辦一個派對,在派對中同學們可以邊唱歌邊跳舞。其他同學在觀察時運用現在進行時描述正在發生的活動,將原本單調的句型練習轉變為充滿樂趣的聯歡活動,使得句型練習變成了生活中的具體實踐,使學生更為自然地理解與掌握句型。通過師生互動創建的教學情境不僅營造了形象鮮明的課堂場景,還構建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以主動參與的姿態投入學習之中。
(二)教師精心設計主體活動,激發興趣
行動是知識的根基,學生的感知力、情感反應與獨特行為模式的形成都是由參與活動激發而來。教育觀念的現代化以及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歸功于以活動為核心的教學策略。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展現自身能力,教師必須設計讓他們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所以,老師需要精心規劃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學習,并預先引導學生了解并創造性地準備即將學習的內容。例如,在探究譯林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3《Aday out》中的閱讀材料時,可引導學生事先搜集關于世界著名景點的資料,初步了解世界公園的景色和名勝,并根據資料創建一份世界公園的旅游導覽圖。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協作,分享收集的關于世界公園的知識,然后從中挑選一位代表向全班進行介紹。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整理和總結可能會用到的專業術語和語法結構,及時在黑板上記錄下來,通過此類互動活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通過這個活動讓每位學生都有事可做,都參與進來,讓其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三)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納競爭體制
為激發同學們主動參與學習與鉆研的熱情,筆者經常組織一些定時賽制的互動活動,讓他們在師生之間或彼此之間展開競爭。具體如下:當教完當天的對話或短文時,讓學生計時,教師盡可能快地將對話或短文念完,并以這個時間作為評分標準(如30秒即30分),然后讓學生課后準備,第二天早讀時進行比賽,時間低于教師所念的另加10分即40分,超過一秒則扣一分,以此類推(如學生念35秒得25分)。期末和月底會評選出表現最佳的“月度之星”和“學期之星”,并給予相應的獎勵。(也可以作為家庭作業,讓同學們第二天帶到學校與教師或速度最快的同學一決高下,得分規則與此相同。)這種做法不只是讓學生完成了口語課后作業,而且加深了他們對詞匯、語法結構的記憶,培養了對英文的語感,并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求學的欲望,使他們在多方面受益匪淺。當然,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興趣,還要融入游戲、歌唱、簡單繪畫以及學生自己創作的圖片等多種教學手段。例如,在學習譯林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Friends》中的Reading時,讓學生提前預習了解三位好朋友的特征并給他們畫一幅自畫像,并畫一幅班級內其他同學的自畫像,然后在小組內對這位好朋友進行介紹讓其他人猜出他們是誰??凑l介紹的特征最詳細具體,讓學生之間形成競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關鍵。因此,教師就需巧妙構建每個課程環節,包括模仿練習、對話交流、口頭及書面練習、提出問題等,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哪怕教學資源有所局限,也能依托當前條件,創造性地使用真實物品或自制教具,讓課堂充滿活力和樂趣。例如,在學習譯林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2《Schoollife》中的Welcometotheunit中的不同的單詞表示相同事物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學習卡片,一面是圖片另一面是單詞,然后兩人一組,一個學生問另一個學生答,讓學生看著圖片說出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探索欲和學習興趣。身為教育者,肩負的責任是運用多樣的策略引導學生跳脫出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限,將學習看作是自我進步的路徑。因此,教師承擔著課堂教學中輔助學生樹立穩固學習興趣的義務,以此激發他們內心的求知欲望。適時地,教師也要幫助他們設定合適的英語學習目標,并且激勵他們發揮積極的學習精神,以期增強他們的自我約束力。教師渴望學生從“被迫學習”態度轉變為主動求知的“我愿學習”。從筆者親身經歷講起,在筆者新接管這個班初期,曾指導過一位成績極差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到連最簡單的單詞也無法正確書寫,對課堂講解內容一知半解,而且上課時注意力無法集中,經常顯得心不在焉。經過進一步的認識之后發現,他學習英語提不起興趣、信心不足,原因在于他沒有認識到學習實質上是一種獨立的行為。亟須找到方法喚起他對知識的追求熱情。因而,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根據他的具體情況特定了一套方法,初期減輕了對他的期望,當其他同學需要學會整個句子結構時,筆者指導他先從單詞的發音學起。當同學們需將課文記憶于心時,筆者僅僅期望他掌握課文內容。通過分步實施的培訓過程,他逐步體驗到學習成果帶來的喜悅,進而心理層面上埋下了追求知識的萌芽,構筑了掌握英語的信心,并漸漸激起了對英語學習的熱忱。當他能夠接近班級同伴的進度時,筆者便為他定下了更高的目標,在其他老師的共同幫助下,幫助他建立起正面的學習動力,并讓他認識到努力是學習成就的核心。在全部的學習階段里,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助手和導師。經過整整一年的辛勤學習,該名學生的英語能力顯著提高,主動學習的潛能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同時,其他學科的成績他也有了相當大的提升。這一現象極大地啟迪了筆者,意識到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是非常關鍵的。即使對那些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也決不能失去對他們的信心,只要運用正確的策略去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便能大幅度地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三、授學生以“漁”
陶行知大師曾言:“教育者的職責不僅是施教,更在于指導探究,激勵他們自主學習。一個充滿熱忱的教育者雖愿將所學畢現于門生,可新學說理論源源不絕,教師焉能將宇宙之深奧盡數揭示給學生?若需教師面授每件知識,又何須學生自行學習?”實踐亦證實學生的英文能力提升更多取決于他們個人的學習努力,而非僅是教師的授課。由此,教師需更專注于輔導學生如何自主獲取知識,致使他們學習得輕松自在,增強自信心,且效果顯著。首先,應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氣,例如要求他們保持天天朗讀經典或其他教材——組成小組并自行設定獨立的閱讀任務,共議日常的讀物和閱讀時段,次日同學間互換各自所讀之內容與獲得的感觸及收益。經過一周,教師根據各組閱讀量的多少決出“朗讀明星”,并予以嘉獎,以激發學生自發學習的興致,讓他們享受成為學習主導者的喜悅。其次,應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態,強調課前預習,預習要務包括獨立查找課本相關資料及使用詞典。在預習譯林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3《Aday out》的任務部分時,需要學生做好詳細的準備工作,例如:指導學生上網搜集有關北京著名景點的信息,包括這些景點的英文名稱、圍繞它們流傳的故事,以及如何到達這些地方更方便快捷,同時讓學生想一想假如你是一名導游,你如何安排線路圖能讓游客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地游覽完北京的名勝古跡。在準備的過程中,學生積極查閱資料、制作圖片,并在課堂上進行了精彩的展示。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提前預習所學知識的好習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的興趣。另外,應激勵學生積極提問,無論問題簡單還是復雜,都應當讓學生嘗試討論,教師在耐心地引導、暗示后進行解答;提倡學生閱讀課外資料,學習獲取信息的技巧,點燃他們的求知欲;協助學生尋找并持續優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持續探求知識的主動學習態度。達爾文曾經提道:“掌握了正確學習的技巧,就如同擁有了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弊鳛榻逃叩奈覀儽仨殏魇谶@樣一把“金鑰匙”給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經常強調基于理解之上的記憶法,例如,在教授直接引語轉變為間接引語的人稱變化規則時,筆者總結了一個七字口訣“一主、二賓、三不變”,并指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領會這一口訣所蘊含的原則。這種做法使得在理解的前提下的記憶效果更為顯著。教師還應輔助學生發現并填補知識上的缺漏,幫助學生厘清知識體系,以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并提升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皩W習過程中的成就體驗”往往是激發學生持續學習動力的根本因素。作為教育者,應致力于培養并強化學生在學習旅程上的這種體驗,以提升他們的自我信念。
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與空間
在開展協同學習之前,應當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個人思考機會。缺乏個人思考就直接進人協作探究,其實只是走過場而已,效果欠佳。只有當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進行探討時,才能實現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如:在學習譯林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Doit yourself》時,在討論“Do youknowhowtoimproveDIYskills?”時,先行引導學生自行探索,鼓勵他們在課前自主搜索資訊,并在課堂中進一步探討相關議題,以此拓寬思考維度,確保他們有足夠的自學時機與領域。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高效分配時間,體現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因為時間乃教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資源。探索性學習的問題導向、實操性、參與度及開放性要素,都指向了一個前提一一必須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不然探究式學習就無法實現其本意。
激勵學生主動性的策略有哪些? ① 促使學生自發地進行課前準備。這要求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需深人分析教材,認識到學生的獨特需求,并構建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在編寫教學方案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準備工作,更應鼓勵學生的主動參與。比如在準備教學用具時,教師可以委派學生承擔責任,以便讓學生擁有像教師一樣的教學資源。舉例來說,教授字母時,學生可以提前自制字母卡片;在學習0至10的數字時,同樣可以讓學生自行收集與此相關的電話卡片、門牌號或者郵政編碼等。 ② 通過課程開場環節鼓勵學生投入??梢酝ㄟ^自主對話的方式討論天氣情況,或用幽默故事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新課程的引入方式對課堂的流暢性有重要影響,比如通過學生日常報告來導入新課,既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能增強其他學生的聽力技能。這類策略已被證明效果卓越,還可以結合小規模的競賽、講故事和游戲等活動。 ③ 在動手練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積極全面參與對他們的技能提高至關重要。在操作練習階段,學生不只是需要口頭練習,還應該激發他們的思維、動手操作、運用肢體語言,甚至可將課堂轉化為舞臺來表演。通過豐富多樣、形象直觀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加高效地吸收和領會知識。
五、結論
綜上所述,激發與發掘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是目前英語教育領域的一項核心追求,唯有引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鼓勵他們在課程中積極地付出努力并提高參與度,幫助他們確立自信、養成優秀的英語學習習慣并制訂出行之有效的語言學習策略。以此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導者,可達至英語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在未來的教學中,應繼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雯.怎樣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J].教師,2012(36):83-84.
[2]孫海玲.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校園英語,2024(35):169-171.
[3]王引蓮.初中英語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J].吉林教育,2017(17):59.
[4]楊俊輝.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初中教學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17(2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