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是生活的備忘錄,具有自主性、日常性及連貫性的特點,有助于訓練寫作思維。同學們可以通過寫日記來記錄日常生活,表達內心情感。
一、確定日記主題,明確寫作目標
寫日記并不難,就是記錄每天生活和學習中的瑣事,要確定主題,明確寫作目標。
(一)選擇貼近生活的主題
同學們寫日記可以選與日常生活緊密貼合的主題。課文《開滿鮮花的小路》是以鮮花為背景,寫溫馨友情的故事。這樣的主題,讀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類似的影子,閱讀起來極其富有感染力。
同學們開始寫日記時,也應該選擇此類主題。比如,可以寫校園里的趣事,寫與同學們一起捉迷藏的游戲時光,在課堂上的小插曲;或是在家庭生活中的溫馨片段,如媽媽親手準備美味晚餐的情景,和爸爸一起修理破損玩具的時光。
這些主題都是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內容生動有趣,便于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二)設定具體的寫作目標
主題選好之后,同學們要設定寫作目標。比如,可以設定這樣的目標:今天我要用文字記錄和朋友一起捉迷藏的過程,記錄開心的時刻;也可設定一個情感目標:我要在日記中記錄下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因為她今天為我做了一桌美食,還可以寫下自己的看法。
明確了寫作目標后,同學們在寫日記時表達就會很順暢,知道自己要寫什么,不會偏離主題,也不會出現卡殼的現象。
二、注重觀察與記錄,積累寫作素材
寫日記就是對生活中的人和事進行觀察并記錄,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
(一)培養觀察習慣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觀察的習慣。《大象的耳朵》的作者因為對大象的耳朵的細致觀察,才能寫出有趣味的文字。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感人的細節,要同學們用心去觀察和體會。
例如:同學們可以對媽媽烹飪食物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細致的觀察,她是怎樣熟練地拿起鏟子,如何在鍋里炒美味的菜肴;觀察爸爸閱讀書籍時的面部表情,他是緊蹙眉頭還是嘴角上揚,是否會偶爾點頭表示贊同;觀察校園里的樹木,春天里的枝頭新芽初露,夏天里的樹木枝葉蔥郁,秋天里的樹葉飄零,冬天里白雪素裹,為校園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在觀察的時候,對細節要細致入微地描寫。如寫媽媽炒菜:“媽媽炒菜的時候,手里的鏟子翩翩起舞,鍋中的食材在鏟子的翻動下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二)及時記錄靈感
有時候,寫作靈感會瞬間閃現,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當我們的靈感涌現時,要馬上記錄下來。這些靈感也許是戶外娛樂期間,突發奇想之下形成的引人入勝的游戲規則;或許是沉浸在書海中的一個新穎的比喻;或許是奶奶給你講故事的時候,心靈被深深觸動的情感進發…這些都可以是寫作素材的來源。
三、掌握寫作技巧,提升表達能力
(一)運用修辭手法
同學們在寫日記時可以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文采。課文《在牛肚子里旅行》運用了比喻、擬人及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讓故事富有吸引力。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寫日記,能讓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如正值酷暑,可以說“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烤得大地滾燙滾燙的”。這樣比喻,讓人感覺天氣真的酷熱。
想讓自然界的風與樹葉都呈現出動態,可以運用擬人修辭手法:“輕柔的風聲低吟,樹葉在風中歡快地舞動。”這樣寫,仿佛能聽見風兒在唱歌,樹葉在跳舞。
(二)注重語言規范和表達準確
同學們在寫日記時,要重視語言的規范性與準確性。寫日記雖然是記錄自己生活和感受,但也要做到文通字順,語言規范,表達準確,沒有錯別字和病句。比如,“我今天很高興,因為我與媽媽去公園玩了”表述簡潔且清晰,沒有語病。若以“我今天很高興,因為我與麻麻去公園玩了”這樣表達就不太得體,要慎用網絡用語,以免誤導他人。
四、定期重讀與修改
(一)定期重讀日記
同學們要養成對日記定期重讀的習慣。定期對日記進行重讀,不僅能再次回顧過去發生的事情,也能重溫當時的情境,也為后續寫作篩選素材。
通過重讀,同學們就會發現自己的作文水平在慢慢提高。剛開始寫日記的時候,還感到有些吃力,面臨寫不長、表達不通順等問題。回頭再看以前寫的日記,就會感到寫作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寫的內容越來越像寫文章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寫作能力會日漸提高,這正是寫日記帶給我們的好處,也是重讀的結果。
(二)修改并完善日記
同學們不僅要養成對日記的重讀的習慣,還要養成對寫過的日記進行修改的習慣。修改日記要從語言表達和內容方面進行修改。
語言方面,同學們要對日記中的錯別字及語法錯誤進行修改,力求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內容具體,中心明確。
定期重讀與修改日記,就像園藝師在細心照料自己的私人花園,及時給花木修剪、澆水,園林植物的花朵才會盛開。同學們對自己的日記定期重讀和修改也像在侍弄自己的私人花園,旨在練筆,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