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時的教育不僅關乎幼兒的身心發展,更是塑造其未來人格和能力的關鍵時期。本研究以大班主題活動“我換牙了”為契機,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創造教育”等理念指導下,嘗試通過兒童海報這一創新形式開展教學實踐。這種將教育融入生活、通過實踐獲得真知的教育探索,既是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動實踐,也為幼兒園課程創新提供了可借鑒的鮮活經驗。
一、陶行知思想概述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著重突出教育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在幼兒教育中,生活教育理論的應用尤為重要。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通過親身體驗和感知來認識和理解事物。因此,將生活教育理論融入幼兒教育,可以讓幼兒在參與生活實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習和成長。在“我換牙了”這一活動中,生活教育理論得到了充分體現。課程圍繞幼兒換牙這一生活現象展開,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牙齒變化、了解換牙的原因和過程、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探究其他動物牙齒的秘密等方式,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掌握相關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陶行知的創造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他認為,教育應該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在幼兒教育中,創造教育理念的應用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幼兒期是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可以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我換牙了”這一活動中,創造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師鼓勵幼兒設計“班級有多少人換牙”統計表,以保證統計過程的方便性和結果呈現的直觀性。這種創造性的學習方式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此外,陶行知還強調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幼兒教育中,這意味著要給予幼兒充分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學習和成長。在“我換牙了”活動中,教師組織幼兒自己嘗試刷牙、學習正確的刷牙技巧、進行關于牙齒知識的宣講活動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幼幾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還培養了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還強調教育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在幼兒教育中,這意味著要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和差異,給予他們平等的教育機會和關注。在“我換牙了”活動中,教師關注每個幼兒的學習情況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升。
二、兒童海報在“我換牙了”活動中的實踐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強調通過生動、直觀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我換牙了”這一主題活動中,兒童海報作為一種載體,呈現了幼兒探究換牙過程中難忘的“魔法時刻”。教師大膽放手,讓幼兒以主人的身份著手去創設可以“說話”的主題海報。
1.海報中的多種呈現形式
兒童海報的呈現方式應是多元的,我們要突破以往的固化思維。除單幅海報外,還可以通過系列畫面記錄故事的發展,如:幼兒采用連環畫的形式完整記錄下自己第一次換牙的經歷,分享自己換牙的趣事(見圖1)。另外,還可以由平面創作轉為立體創作,給予幼兒更多的展示空間,如:幼兒用超輕黏土捏出牙齒模型,展現大家換牙或者蛀牙的不同情況(見圖2)。
2.海報內容的選擇
兒童海報應當體現兒童視角,創作屬于幼兒自己的內容。對于幼兒來說,兒童海報不一定是主題活動的全部呈現,而應當根據他們的興趣點,呈現出他們難忘的“魔法時刻”。
在“我換牙了”主題活動中,幼兒對動物的牙齒探索欲望十分強烈,這在“你還想知道關于牙齒的…”調查表中有了充分的體現。他們在探究鯊魚、蝸牛、老鼠、長頸鹿等動物牙齒的過程中連連驚嘆,并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各自的探索與發現。
3.“兒童教兒童”
陶行知倡導“小先生制”,支持幼兒在教別人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成就感,進而產生更大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善于識別兒童海報中的高階榜樣,當意識到幼兒在探索發現的過程中有創造性表達的欲望時,就積極邀請幼兒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如:在統計班級有多少幼兒換牙時,有部分幼兒采用的是隨機提問,問到誰就將誰的情況記錄下來;有的是以小組為單位,一桌一桌地提問并記錄;有的是先將學號記錄下來再依次提問;還有的是按性別分為兩組記錄。于是,教師組織了一場集體分享,而有的幼兒會認真聽取并借鑒同伴的相關經驗,從而選擇更為省時省力的高效記錄方法。
三、實踐效果的評估
1.幼兒對刷牙方法的掌握
通過課程的深入探究,幼兒對刷牙方法的掌握有了明顯提升。在課程實施前,許多幼兒對刷牙的認識僅停留在表面,甚至存在錯誤的刷牙習慣。然而,了解刷牙知識并參與了相關實踐活動后,大部分幼兒都能夠正確掌握刷牙的基本步驟和技巧。他們學會了如何選擇合適的牙刷和牙膏,如何以正確的姿勢和力度刷牙,知道了正確刷牙的時長和頻率。這些知識的掌握不僅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還能夠有效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此外,我們還觀察到幼兒對刷牙的態度發生了積極的變化。他們開始主動要求刷牙,甚至在沒有成人的監督下也能自覺進行。這種自覺性和主動性的提高,有助于幼兒長期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2.幼兒關于牙齒和口腔知識的增長
課程的實施在普及換牙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圖文并茂的展示,幼兒對換牙的原因、過程和注意事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們知道了乳牙和恒牙的區別,理解了為什么乳牙會脫落并被恒牙替代。同時,他們也了解了換牙期間需要注意的口腔衛生問題和營養補充等方面。這些知識的增長不僅增強了幼兒對自己生理變化的認知和理解,還提高了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幼兒對換牙現象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他們開始主動向教師和家長提問,尋求書本和互聯網的幫助,想了解更多關于動物牙齒的秘密。這種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激發,對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3.幼兒在課程中的表現與收獲
在整個“我換牙了”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幼兒的表現積極、投入。在刷牙方法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他們能夠按照教師的指導進行操作,并不斷改進自己的刷牙技巧。在換牙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積極提問并尋求答案。通過這一主題內容的學習,幼兒不僅掌握了刷牙的正確方法和換牙的相關知識,還提高了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他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口腔衛生,愿意主動采取措施保護牙齒,同時也學會了從容面對生理變化,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成長過程中的挑戰。這一課程還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設計換牙統計表的過程中,幼兒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形成了良好的團隊氛圍。
四、總結
在“我換牙了”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打破了主題墻的傳統觀念,讓兒童海報作為一種工具,助推幼兒的深度學習,讓幼兒的成長看得見。幼兒在課程中的表現與收獲也充分體現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價值。這一實踐不僅促使課程的呈現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也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