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重要的是你要喜歡你做的事情,比如我成為AFGK主理人,是因為我想要這個東西,所以我才會花心思在它的版型等等細節上面,自然而然你就會很認真地去做這個東西。回到音樂本身,我自己就想要好聽的作品。我想要我的演出很帥,我想要一首我可以拍很酷的MV、有很酷的視覺的音樂,那我自然而然就有熱情和興趣,就足夠入戲了。
前幾天我發布了新專輯《樂透人生》預告片,里面就有這頭牛。我是想在我的視覺里面設計一個角色,但后來就越想越有趣了,它可以是一個我內心的投射,也可以是我的一個搭檔,又有點像我的神奇寶貝。它可能顯得魯莽了一點,粗俗了一點,但是又有點兒出乎意料。我們總覺得牛不能夠這么酷,牛不能夠穿這樣的衣服,牛不能穿AirMax,但其實我覺得牛也可以把這些衣服穿得很帥,拍完照也可以很牛。
我一直很喜歡很喜歡NBA,所以喜歡籃球鞋。我記得小時候看雜志,里面會介紹新發的球鞋,講一些跟球鞋相關的知識,我都是那個時候學習的。那個時候最喜歡的就是AirJordan和AirForce1。以前絕對不穿皮鞋,甚至想如果有一天結婚了也要穿球鞋結婚。
最近的造型重點其實是希望把角色感濃縮一下,因為我以前每個階段的形象自己都能夠想得起來,但到后面逐漸就模糊了,很多東西都想穿,就花哨了,角色感就沒有那么清晰了,所以這一次我想著重于把自己變成一個符號,像這頭牛一樣變成一個符號去創作自己。包括和Nike的合作,是從去年夏天開始,和品牌的朋友聊到我要做新專輯了,他們也很支持我,大家一起創作,讓我有一種真正參與到這個項目里的感受,很順利。我也把專輯的logo印到了鞋款的側面,這個logo其實就是我創作的這頭牛的腳印。

我記得前幾天還看了一個Nike在零幾年的廣告,它拍了一個視頻,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很短,是連在一起的,比如說有一個部分是一個人去追公交車,他就像在賽跑一樣;還有一個電工在電線桿上面修東西,他背上背了一個筐,下面有一群小孩把籃球給投進去了。每次這樣一個情節之后,就出現Nike的logo。所以小時候我對Nike的印象就是這個品牌特別酷,那個廣告甚至都沒有強調產品本身,只是強調它的符號和它的精神。它好像在我們心中變得不只是運動本身了,也是一個很酷的符號。
Airmax對我來說還比較新鮮,因為我以前都是穿籃球鞋為主的,Airmax好像給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配色很多,穿著的腳感很舒適。我最喜歡的是黑色和紅色這兩個配色,很巧的是我是一眼就看到了這兩雙,覺得很喜歡,仔細想想我新專輯的logo和主要色調也是黑色和紅色。這兩個顏色對我有那種生理上的吸引吧。
做完HumbleSwag之后我暫時沒想要繼續做專輯,因為做完三張之后我覺得做專輯是一個比較嚴肅、比較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以玩音樂的方式做了一些mixtape,包括跟艾志恒Asen合作的《狗咬狗》,都給我一些新的感受《樂透人生》第一首做出來的歌應該是2023年寫的,那時候我辦了一個海外巡演,夏天的時候在洛杉磯待了一段時間,那個時候做了很多歌,“Switch Room”放到了《樂透人生》里。當時覺得這首歌很好,我不能夠隨便把它發了,等之后有新專輯的方向再去慢慢塑造。所以從2023年夏天開始就一直在補充,像畫畫一樣,一開始有一個輪廓,慢慢去細致描繪每個部分。
我記得搞說唱之前作為愛好者的時候,會覺得一切都不順,因為那個時候太急切地想得到一個所謂的結果,對很多東西有期待,有期盼,不夠享受過程。到后面逐漸體會到樂趣之后,我開始享受每一次演出,去到不同的地方,見到不同的rapper,真正享受做音樂的過程,逐漸就忘記對于結果的索求了,反而那樣每一次帶來新的成長和體驗的時候,都會讓我非常驚喜。一定要足夠投入,享受當下的那一瞬間,所以每一個驚喜到來的時候,就像中樂透一樣。

創作上比較大的改變就是,現在包括我,我的錄音師、制作人等,大家都成長了很多。我們很多地方都是一起去,有點像“神奇寶貝”到各個鎮上的道館去接觸不同的角色一樣,吸收一些新的知識,再回到自己的地方一起做音樂的時候,方向就很一致,效率也很高。
《太成都》算是一首吧,這首歌很神奇,是我去年夏天去美國演出的時候做的。當時跟著一個叫Myles William的制作人,他到錄音棚里面先給我放了一些他自己做的beat,后來錄音棚里面人就越來越多,Myles又放了一些他還沒完成的東西,其中一個就是現在這首歌的框架,我說這個感覺挺對的,我自己的制作人楊-YYKBZ又在鍵盤上面按出了一些音色。當時很神奇,屋子里人越來越多,但因為有這樣一個化學反應產生,我覺得我們三個連成了一個我們的頻道,我就開始即興創作一些歌詞,楊一又把旋律塞進去,然后一個框架就出來,三個人越搞越興奮,最后效果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