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重慶星光隧道北延伸段通車后交通運行情況,分別從早晚高峰分析了星光隧道和金山大道、渝武高速等兩條平行通道進城、出城方向的交通運行變化情況,并分析了與星光隧道相交的3條橫向通道的運行情況。同時,分析了星光隧道擁堵點的分布及成因。最后提出了優化建議。
關鍵詞:星光隧道;運行監測;擁堵成因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16.080
圖1 星光大道北延伸段區位示意圖
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項目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照母山片區,該通道為中心城區縱向交通動脈,平行分布于渝武高速和金山大道之間,北連禮仁立交至禮嘉、蔡家,南接星光隧道至光電園、冉家壩[1]。2024年9月30日開通的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長約3.5公里,北起嘉木路、南至星光隧道。文章對北延道通車后周邊道路運行狀況進行了監測分析。結果顯示,北延道開通后,星光大道車流量顯著增加,相鄰平行通道擁堵略有緩解,照母山北部片區局部擁堵加劇。北延道通車后,照母山北部片區早晚高峰平均車速由26.4km/h降低至25.0km/h,降低5.3%,交通運行指數由5.0增加至5.6,處于輕度擁堵狀態[2];禮嘉片區早晚高峰平均車速由26.9km/h上升至27.6km/h,交通運行指數由2.7降低至2.6,處于基本暢通狀態。
1 通道運行情況
1.1 主要擁堵方向運行情況
1.1.1 早高峰“進城”方向
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開通后,早高峰小時(7:30—8:30),星光大道進城方向流量顯著增加,增幅約56%;車輛排隊由內環快速路至肖家溝北路,排隊長度達2.4km,通行時間增加77%[3]。
渝武高速、金山大道通行流量、排隊長度、通行時間均有一定降低,交通運行情況得到改善。
1.1.2 晚高峰“出城”方向
星光大道北延段開通后,晚高峰小時(18:00—19:00),星光大道出城方向流量增加巨大,增幅約76%;車輛排隊由星舜路至洪湖立交,排隊長度達2km,通行時間增加58%[4]。金山大道、渝武高速交通運行情況得到一定改善,排隊長度、通行時間均有下降。
1.2 3條橫向道路運行情況
1.2.1 早高峰小時——金渝大道、金州大道、金開大道
金渝大道、金州大道、金開大道等橫向通道在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開通后,早高峰小時道路流量整體變化幅度較小。早高峰小時東→西方向,金渝大道增幅為4%[5],金州大道和金山大道減小-1%~-5%。其他時段各方向流量變化處于-3%~9%,變化幅度均較小。
1.2.2 晚高峰小時——金渝大道、金州大道、金開大道
金渝大道、金州大道、金開大道等橫向通道在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開通后,晚高峰小時道路流量整體變化幅度較小[5]。晚高峰小時東→西方向,金山大道增幅為8%,金渝大道和金州大道減小-6%。其他時段各方向流量變化處于-6%~8%,變化幅度均較小。
1.3 小結
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開通后,各大通道運行態勢:一是縱向通道情況:星光大道流量、排隊長度、通行時長均有較大提升,交通擁堵程度加重凸顯,渝武、金山通行流量、排隊長度以及通行時長均有一定改善,但由于原高峰小時通行需求已遠大于通行能力,故改善程度較為有限[6]。二是橫向通道情況:金渝、金開流量有一定增長,金州大道因交通組織調整關系,整體流量變化不大。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開通后初期,路網格局發生變化,加之匯流效應,導致星光大道北延伸段出現擁堵突出問題,后續隨著交通流分布的逐步趨向平衡,同時交管部門及時介入并采取了截流、疏堵等措施[7],擁堵情況相較于開通初期有所緩解。
2 擁堵原因分布及原因分析
星光大道新通車段按照上下分離過境和服務功能的思路,采用隧道形式下穿金州大道,以減少過境交通對沿線的干擾,地面層道路主要服務沿線地塊進出。目前擁堵主要由地面層車輛交織匯聚引起,擁堵主要集中在星光大道—肖家溝西支路交叉口、星光隧道北進口[8]。
2.1 星光大道—肖家溝西支路節點
舜山府等隧道東側小區車輛經星舜路在此處調頭,凡爾賽二期、三期等隧道西側小區車輛經肖家溝西支路在此處右轉,湖山樾片區車輛經恒福路在此處左轉。3個主要方向車流匯于一點,交叉口擁堵嚴重。例如早高峰南進口(星光大道輔道)調頭車輛735 pcu/h,西進口(肖家溝西支路)右轉車輛488 pcu/h,東進口(恒福路)左轉車輛576 pcu/h,北進口(星光大道輔道)直行車輛534 pcu/h,4個方向合計至南出口地面輔道的交通量為2333 pcu/h,處于飽和狀態,導致節點擁堵[8]。
2.2 星光隧道北進口(主輔合流處)
由于隧道口的規劃漸變車道、公交港以及過街天橋均未建成,車流間斷通行、交織嚴重,引起擁堵。一是隧道口地面2車道輔道與地下3車道無漸變段合流成3車道[9];二是隧道口有現狀臨時公交站,公交車占道停靠進一步壓縮合流空間;三是星光大道—星舜路交叉口北側采用平面人行過街,影響通行效率。
星光大道—金州大道節點至星舜路段:片區服務交通量(早高峰2700pcu/h)相較過境交通量(早高峰1200pcu/h)大,且僅可通過地面層輔路2車道通行,兩股車流在星光隧道前交會,車流積壓嚴重形成倒灌[10],引起交通擁堵。
2.3 地理位置及多類型用地誘發大量的過境和服務交通
星光大道北延伸段處于老北部片區核心位置,禮嘉蔡家進城主要通道之一,過境交通需求旺盛。照母山片區現狀分布大量居住用地,開發強度高,交通生成量大,為其服務的輔道僅雙向4車道,通能能力不足過境與服務交通疊加后主線僅雙向6車道,通車能力不足。
2.4 受地形和用地影響導致路網結構不佳,引起交通流量過于集中
照母山片區對外交通不便,經金州大道和金山大道出行均需較大繞行,且銜接道路條件欠佳,星光大道為主要出行通道;照母山片區進出城方向無法駛入星光大道下穿主線,均需通過輔道轉換[11]。
3 對策建議
3.1 針對擁堵突出的照母山北部片區,開展精細化交通管控,持續監測交通運行、迭代優化組織方案
針對照母山北部片區,通過優化信號控制、支線控流等措施調節進入星光大道流量,減輕高峰時段主線擁堵。通過立體人行過街(例如星光大道—星舜路交叉口人行天橋)、公交站港優化(例如凡爾賽小區公交港)、車道瘦身、漸變車道及輔道拓寬等措施提升周邊路網的疏散能力。持續開展交通運行監測分析,及時發現交通流時間和空間變化特征,結合新的出行特征,迭代優化交通管控方案[9]。
3.2 完善片區次支路網體系,發揮路網循環和分流作用
一是推進渝武高速東側平行道路建設,該通道北起嘉蓉路南至北環立交南側路網,可分流禮嘉、九曲河片區車流,規劃未建段長約1.8km,預估造價2.3億。二是推進照母山規劃次支干路隧道建設,該通道起于肖家溝南路,接入云杉北路,可分流照母山片區車流,規劃未建段長約1.6km,預估造價3.2億[4]。
3.3 圍繞軌道車站規劃完善步行、公交、小汽車和共享單車等一體化換乘體系,提升公共交通分擔率
實施公共交通可達性提升規劃,指導開展曹家灣、蔡家、金山寺、向家崗、高義口等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工程,提升軌道站步行便捷性。完善圍繞軌道站的公交網絡,開行與軌道網絡互補的小巷公交和微循環公交,串聯居住區、學校、商業中心與軌道站的便捷聯系,協同優化非機動車停靠點布局。推動禮嘉、蔡家片區軌道站周邊公交停靠站改造提升。
3.4 東西部槽谷聯動,優化光電園片區職住配套,多方向均衡通勤車流,緩解南北向通道壓力
光電園片區為大型就業集中片區,吸引就業人口約14萬,崗位密度約2.9萬/km2[1],通勤吸引范圍大且絕大部分通勤出行需要依賴星光隧道、渝武高速、金山大道等南北向通道。在南北向通道基本飽和且難以新增干線通道的情況下,建議優先建設渝蓉進城第二通道(大竹林大橋—井口隧道),提升西部槽谷進出光電園片區的便捷性,發揮土主等大型居住片區開發成熟、新建住宅閑置量大,價格洼地的優勢,實現與光電園片區職住功能互補。建成后,西部槽谷直接利用黃山大道、金開大道等東西向通道進入光電園片區,出行距離約14km,開車20分鐘可達,緩解南北向通道壓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通車后運行交通微觀仿真[R].重慶: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2024.12.
[2]李亭亭.某城市道路交叉口擁堵問題及優化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24,(Z1):46.
[3]關于星光大道北延伸段通車后運行情況的分析[R].重慶: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2024.11.
[4]星光大道北延伸段堵亂點交通組織優化方案[R].重慶: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2024.10.
[5]星光大道北延伸段及節點現狀交通調查[R].重慶: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2024.11.
[6]商振華,楊海波.濟南:進一步推進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細治理[J].道路交通管理,2024,(06):6869.
[7]莫天明.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組織優化設計的分析[J].人民公交,2024,(14):5961.
[8]曾榮,張存保,曹雨,等.效率安全協同導向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運行狀態評價方法[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22,(06):974979.
[9]范騰飛,魏玉聰.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擁堵近期改善對策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2,(12):179181.
[10]朱新宇,戴帥,劉金廣.面向我國36大城市的道路網結構全息畫像指標解析(五)——城市道路交叉口平均間距[J].道路交通管理,2023,(05):3235.
[11]鐘雨奕.城市道路交叉口選型及優化設計[J].城市道橋與防洪,2023,(04):4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