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中國大學生,日本大學生承受的經濟壓力可能更大一些。在日本,并非所有大學都配有宿舍,哪怕配有宿舍,也數量有限,無法提供給每一位學生。也就是說,還在大學時代就得支付每個月高達幾萬日元的房租。而獎學金也不是減免學費的意思,而是憑借成績優秀才能獲得“學費貸款”。所以說,在日本上大學的經濟壓力不小。
談到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廉價早餐”值得一提。廉價早餐,在日本被稱為“百元朝食”:只要100日元(約合6元人民幣),甚至50日元就能購買到一份營養均衡且豐盛的早餐。早稻田大學學生食堂里的50日元早餐包括熱蔬菜濃湯、面包、豆腐和蘋果,如果按照市價,這份早餐應該要賣到700日元左右,因此,每天廉價早餐供應點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廉價早餐的起源,最早是私立雙雄之一的慶應大學。2006年10月,慶應大學學生健康保險互助組織為了幫助經常“跳過”早餐的學生改善飲食習慣,在日吉校區推出過實驗性的免費早餐。可以說,這種免費早餐就是現在廉價早餐的前身。此后,慶應大學每年都會定期實施100日元早餐活動。
慶應大學的免費早餐獲得學生點贊,社會的評價也非常高。京都市的立命館大學也“從善如流”,本科生家長組成的父母教育后援會和學校合作,共同提供了10天的免費早餐,并于2014年4月開始的新學年全面引進了廉價早餐。很快,廉價早餐就普及到了全國各個大學。
從健康方面而言,不吃早餐可能會擾亂生活節奏,不規則的飲食習慣也是健康問題的一大主因。話說回來,日本大學生需要連早餐錢都省了嗎?說起來可能難以置信,但事實的確是這樣。立命館大學對本校大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每天都吃早餐的學生僅有約六成,不吃的人中有不少人是為了省錢。
日本有16%的孩子處于相對貧困狀態,他們可能需要自己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學費、生活費。哪怕是能夠從家里獲得經濟支援的孩子,到手的錢也越來越少了。根據東京地區私立大學教職員工會的調查,就讀于東京圈私立大學的外宿生從家里收到的生活費用越來越少,甚至達到了有調查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雖然100日元早餐讓學生節約下來的錢有限,但是,能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不因為省錢而忍受饑餓,100日元的早餐的確是雪中送炭。從慶應大學、早稻田大學走出去之后,他們很可能會擺脫貧困,再也不會為幾百日元所困擾。但是,在經濟困頓時獲得母校的支持,這種歸屬感會讓他們銘記一生。
當然,廉價早餐不會要求購買者提供貧困證明,甚至從來不會說明這是給貧困學生專門提供的早餐。不傷貧困學生的自尊心,也不“歧視”非貧困者。說到底,會為了省下幾百日元而起早排隊,購買限量廉價早餐的學生,必然是認為自己有這個需要。
這種辦法不僅讓學生吃上營養均衡的早餐,還讓一些學生改變了生活習慣,上課不再遲到。近年來,日本學生一直吐槽9點上課太早,尤其冬天起床更是痛苦。這個問題也因為廉價早餐有了改善。同樣提供100日元廉價早餐的東京經濟大學,不少學生都表示自己是為了早餐早起,有了早餐的支撐,比過去更能集中精神上課。
經濟不景氣,大學生除了要忙學業,還要兼職打工來掙生活費、住宿費。可是,展望未來時最先看到的是幾十年的學貸,沉重的負擔和消極的情緒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信心。這時候,學校首先伸出援手,給他們實際的支持,使很多人都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話聽起來雖虛泛,但日本人從生活小事中獲得力量的能力是驚人的。
雖說不會把貧困和廉價早餐聯系在一起,但最受益的還是貧困學生。最可怕、最難戰勝的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而是物質匱乏給個人身心健康發展帶來的傷害。在日本,100日元連乘坐一站地鐵的車票都買不到,卻給了這些學生一天溫暖的開始。
讓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日本學校開始采取類似方法,給貧困學生一點支援,讓一些學生愿意早起享受廉價早餐,讓他們獲得尊嚴與健康,還有來自學校的關愛。